桃葉渡口

將喜歡看的胡蘭成的文章拷貝下來,慢慢看
博文
(2006-05-07 07:26:33)
            第九十六則 趙州示眾三轉語舉:趙州從諗禪師示眾三轉語: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爐,木佛不渡火。  底下原有一句:「真像內裏坐」,但是雪竇禪師舉時,不取這一句。他的意思是,泥佛金佛木佛可以即是真佛。譬如草不渡秋,花不渡季,人不渡百歲。然而詩人可以把花草看作長生,聖賢可以把人生看作不朽。若說泥佛渡水則解,金佛渡爐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05 21:06:35)
                閑記               文/胡蘭成  宣統與我同年,讀其自傳,帝王家還不如民間之健康真實。民間的纔真是富貴。  讀晉書,於異族及草莽諸梟雄怎麼的亦少有可愛想,其嗣子們如苻生等之愚而荒暴尤無趣,此是作史者之過。而文獻諸人詠宋公讌集戲馬臺詩及唐人宮詞,又何其文明。馮文炳論溫庭筠詞中之美人是被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05 21:05:41)
             評鹿橋的「人子」               文/胡蘭成  每次翻看鹿橋的「人子」,總要感歎一聲:奇才奇才!說給自己聽的,原也是隻有這一句。但是答應了在中國時報上寫一點,因又翻來看時,竟忽然無話中生出話來,像大海汪洋,永恆的境界裏忽然有了人語。                 一  「人子」的文章是世界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5-05 21:01:04)
天道人世◎胡蘭成  古來中國的文學就是:一、對大自然的感激。二、忠君。三、好玩。四、喜反。※對大自然的感激  對大自然的感激,最早的就是舜的卿雲歌,尚書堯典與洪範就是日月星辰與歲時、名山大山與天子巡狩的文章。  詩經講朝陽裏的梧桐與鳳凰,講「倬彼雲漢」,講「七月流火」,講「春日遲遲」。楚辭雖多名狀草木,還不及詩經的陽光世界,與種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5-05 21:00:14)
中國文學的作者◎胡蘭成          一  中國文學的作者,一種是士,一種是民。如兩漢文章,唐宋詩詞,作者是士。如民謠、童謠、平話、說書,作者是民。  平話與說書自唐以後纔有,另成藝人,民謠童謠則來歷甚古,不成為藝人,兩者皆屬於民,有別於士。士為四民之一,本來也是民,但是士與民有別而相關,此點要追溯到周禮王製的王官與王民,士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05 20:59:00)
周作人與魯迅◎胡蘭成  和沈啟無先生,談起周作人,他說:周先生在日常生活上是很莊嚴的,──不是嚴肅,是莊嚴。他的生活的氣氛幾乎不是中國式的,卻是外國式的。倘拿中國的哲理來比擬,則他毋寧與道教相近,而他所提倡的儒家精神,卻其實是他所缺乏的。  又說:他的愛好明人散文,也是愛的那時代的空氣的,但不知怎的,後來又把散文弄成小品文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5-05 20:58:03)
              周作人與路易士               文/胡蘭成  聽朋友說起,片岡鐵兵新近在一個什麼會上提議,對於中國某老作家,有甚高地位,而隻玩玩無聊小品,不與時代合拍,應予以打擊雲。據說是指的周作人。原文我沒有看見,因為身非文化人,文化界的動態對於我總彷彿是別人的事,不甚關心,而又彷彿全明白了似的,不想再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5-05 20:53:42)
張愛玲與左派◎胡蘭成  有人說張愛玲的文章不革命,張愛玲文章本來也沒有他們所知道的那種革命。革命是要使無產階級歸於人的生活,小資產階級與農民歸於人的生活,資產階級歸於人的生活,不是要歸於無產階級。是人類審判無產階級,不是無產階級審判人類。  所以,張愛玲的文章不是無產階級的也罷。  革命必須通過政治,到改造經濟製度。製度滲透於一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05 20:51:18)
隨筆六則◎胡蘭成                (一)  過去有一個時期我喜歡遊覽名勝,後來漸漸不喜歡了。大概是因為看了縣誌,凡有鬥方名士的地方總是有十景。讀徐露客遊記,覺得太冷清,也不喜歡。  回想起來,以前到過的名勝印象都很淡,倒是常走的小街小巷對我有感情。我遊過西湖,見過長城,可是動人的隻是當時的情景,不是當地的風景。遊長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5-05 20:49:48)
文學的使命◎胡蘭成  讀朱天文朱天心袁瓊瓊這輩年輕人的作品,第一個感覺,它是全新的,它是非常好的。但是於此發生了幾個問題:  一、為何此時於台灣會有這樣的好作品出現?  二、就文章來說,它果然是自足的嗎?  三、文章的自足與它對時代的問題的使命又是怎樣的說法呢?          一  史上新文學的出現,大概都是因於一番關係朝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