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天才交易員◆艾迪·塞柯塔
--------------------------------------------------------------------------------
艾迪。塞柯塔盡管在金融圈內名不見經傳,但是他的成就確實可以名列當今最高明的交易員之一,1970年代初期,塞柯塔受雇於一家經紀公司,他在這段期間,開發出第一套代客戶操作期貨的電腦交易係統。這套係統獲利能力頗高,但是該公司管理階層的橫加幹預與猜忌,卻[
閱讀全文]
第十章攻擊性的操作藝術◆保羅·都德·瓊斯
--------------------------------------------------------------------------------
1987年10月可以說是投資人的夢靨,當時他們親眼目睹了全球股市重演1927年崩盤的曆史。但是,就在同一個月份,由保羅·都德·瓊斯所管理的都德期貨基金,卻賺得62%的投資報酬。瓊斯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交易員,交易風格與眾不同,他的表現也是同行難以望其項背[
閱讀全文]
第十二章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詹姆斯·羅傑斯二世
--------------------------------------------------------------------------------
詹姆斯·羅傑斯二世是在1968年以微不足道的600美元,在股市起家的。到了1973年,他便與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合夥設立“量子基金”(QuantumFund)。該支基金後來成為全美表現最優異的基金一。1980年,羅傑斯累積一筆財富,於是宣告退休。他所謂的“退休”[
閱讀全文]
第十四章大無畏的場內大戶◆湯姆·包得文
--------------------------------------------------------------------------------
期貨市場的交易廳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地方,每天有數百位場內交易員在其中相互推擠,並竭盡所能的高喊買進及賣出。以債券期貨市場的交易廳為例,場內就有五百名以上的場內交易員在其中活動,而且個個都是毫無所懼的巨人。交易廳之大,往往在這端發生事,[
閱讀全文]
馬克,威斯坦曾經做過房地產仲介人,後來才改行擔任全職交易員。他在交易生涯的初期,由於對交易毫無所知,因此輸錢簡直就像是在丟錢。不過,他在經曆失敗之後,開始發奮研究市場與交易之道,從此以後,除了一次慘痛的交易經驗外,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威斯坦從事多種交易,包括股票、股票期權、股價指數期貨、外匯以及商品期貨等。盡管他不太願意[
閱讀全文]
第八章商品交易的傳奇人物◆理察·丹尼斯
--------------------------------------------------------------------------------
理察·丹尼斯是在1960年代末期踏入商品交易行業的。當時,他隻是交易所營業廳內遞單的小弟,賺取微薄的薪水。1970年夏季,他決定自立門戶,於是向家人借了1600美元,在美中交易所(MidAmericaExchange)買了一個會員席位。
美中交易所是一個小型的交易所,合約規[
閱讀全文]
範塔普博士於1975年獲得奧科拉荷馬大學心理博士學位之後,畢生從事心理壓力與人類工作表現關係的研究。1982年,他成功地設計了投資心理測驗,用以衡量導致金融操作成功及失敗的心理特征。數以幹計的投機客和投資人接受過他的心理測驗和谘詢。他也寫過五本探討如何使投資邁向成功的暢銷書。
目前,範塔普博士全心全意投注於為交易員提供心理谘詢和輔導,並[
閱讀全文]
布魯斯·柯凡納也許是當今舉世進出金額最大的銀行外匯交易與外匯期貨交易員。他單單在1987年,就為自己及其基金投資人賺進3億美元。過去十年,他的平均年投資報酬率高達87%,也就是說,你在1978年初,隻要投資柯凡納的基金2000美元,10年後,你的投資可以成長到100萬美元。
柯凡納雖然是一位超級交易員,不過他本人卻極力避免成為一名公眾人物。他在接受我的[
閱讀全文]
第五章有誌者事竟成◆麥可·馬可斯
--------------------------------------------------------------------------------
麥可·馬可斯最早在一家經紀商擔任商品研究分析師。不過,他對交易的濃厚興趣,終於驅使他放棄這個高薪的職位,而全心全意投入商品交易的領域當中。他在做了一陣子場內
交易員後,進入商品公司(CommoditiesCorporation)服務。商品公司是一家雇用專業交易員為其基金從[
閱讀全文]
第四章冠軍交易員◆馬蒂·舒華茲
--------------------------------------------------------------------------------
馬蒂·舒華茲是在股市收盤後,在他的辦公室接受我的采訪。我發現舒華茲對於操盤所持有的某些觀點相當武斷與偏激,這樣的觀點有時甚至會使他對於某些交易行為如電腦程式交易,感到氣憤不已。然而舒華茲本人承認,氣憤與不平是促使他從事交易的原動力之一。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