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時間的討價還價,歐盟25國最終在財政預算上達成了協議。該協議的達
成既歸功於英國,也歸功於德國。因為,英國決定從2007年至2013年讓出返
還款105億歐元,而德國在調解英、法矛盾上發揮了關鍵作用。歐盟政界和媒體均
把財政預算協議的達成視為英、德兩國的功勞。協議的達成不僅為英國作為輪值主席
國的使命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
閱讀全文]
美聯社20日報道,按照瑞士再保險公司公布的最新數字,2005年全球自
然災害頻發,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05年造成全球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分別為:
一、人員傷亡方麵:
1、今年10月份發生在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的地震、餘震及山體滑坡共造
成死亡和人員失蹤87000人。
2、3[
閱讀全文]
國國家人口研究所12月20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人口數量12月1
9日突破65億,預計將在2012年到2013年間突破70億。
該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扣除死亡人數後,全球人口大約每年增加7500萬
。數據還顯示,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上6個人口
最多的國家,6國人口總數達到了33億,約占世[
閱讀全文]
編者按
又值歲末。回首2005年的世界經濟與國際金融市場,人們會意外地發現,盡
管受到高油價的衝擊,但平穩增長與波瀾不驚仍成為全年的主旋律。在這個看似平淡
的主旋律下,中國經濟的崛起、美元匯率反彈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主要國家利率正處
於或將要進入上升期也備受關注。就這些國際經濟金融的熱點,本報特推出一組專家
訪談文章。
[
閱讀全文]
美國彭博新聞社評中國修正GDP數據,認為這是世界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信號
,表明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該地區的經濟中心,並將繼而成為該地區的政治中心。
美國彭博新聞社21日發表文章說,在修正統計數據後,中國的經濟總量增加了
2850億美元,比原先估計的多了16.8%。雖然這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基本機
構,也不會讓13億中國人在一[
閱讀全文]
英國《獨立報》19日發表文章,評述2005年全球經濟,認為“東方”改寫
世界經濟運行法則。
文章說,在大多數年份裏,世界經濟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重大意外。2005
年也不例外。最主要的意外來自亞洲地區。在整個亞洲地區,經濟增長明顯要比預期
強勁。日本經濟複蘇勢頭正勁,國內需求出現令人鼓舞的增長。消費支出和資本投資
都有所[
閱讀全文]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今天撰文,稱日本持續8年的通貨緊縮將在2006
年走到盡頭,消費者開支將有巨大回升,這意味著日本經濟全麵走向複蘇,可能達到
2%至3%的增長率。
文章稱,當日本政府本周一宣稱日本經濟將在2006年走出8年的物價過低時
,聖誕節仿佛提前來臨了。日本股市回應迅速,於周三創下了5年來的新高,顯示許
多人[
閱讀全文]
IMF在周三的首次全球貨幣儲備數據更新中表示,全球外匯儲備在2005年
3季度首次達到4萬億美元。
IMF表示,更頻繁的更新將提高透明度並平衡國內和國際的金融係統功能。
數據顯示,3季度外匯持有總額比上個季度上升950億美元至4.041萬億
美元,升幅達2.4%。
儲備總額年率上升5590億美元,升幅17%。相比[
閱讀全文]
美國經濟增長達至1年半來的高點,其中汽車銷售強勁的勢頭抵消了颶風帶來的
負麵影響。但隨著新年的到來,美國經濟可能將放緩增長。
周三美國商務部表示,第三季度美國GDP年率增長達到4.1%。
該增幅低於11月份作出的4.3%的預期,但仍為04年早期的最高水平。如
果考慮到美國經濟剛剛經受了颶風的洗禮,且經過了汽油價格漲至3[
閱讀全文]
市場人士稱,鑒於近期英國數據紛紛暗示該國經濟仍未複蘇,同時通脹壓力溫和
,預計英央行最早可能於06年2月再次降息25個基點以激勵經濟。
英國三季度經常帳赤字擴大及商業投資疲弱表明該國經濟仍未複蘇,暗示英央行
06年很可能繼續降息以提振經濟。
先前英國統計局公布,三季度GDP終值季增0.4%,年升1.7%,與初值
相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