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到現在,烏克蘭的牌是什麽?

sandstone2 (2025-09-10 05:25:09) 評論 (3)

特朗普安排的他和普京在阿拉斯加的會晤已經結束十幾天了,他鼓吹的“俄烏直接和談”至今也沒有任何進展。今天,白宮官員已經開始放風:美國現在不想管俄烏的事情了,讓他們打一陣子再看看。

很明顯,特朗普這一波的和平計劃又爛尾了。事實上,特朗普長期以來的計劃就是想逼著烏克蘭按照普京的意思,割地求和,實現所謂的“和平”,這樣他不但可以實現自己競選時候吹過的NB,甚至有可能拿到諾貝爾和平獎。特朗普多次說過:俄羅斯是如此的強大,而烏克蘭已經沒牌了。

於是問題來了,俄烏戰爭打到現在,烏克蘭還有牌嗎?事實上,烏克蘭人現在正在用自己的行動來回應這個問題。

從這場戰爭爆發後沒多久,除了在前線刺刀見紅的作戰以外,烏克蘭就已經開始用無人機和導彈打擊俄羅斯後方的軍事和能源目標。今年上半年,烏克蘭的“蛛網行動”,更是用無人機給俄軍分布在幾千公裏範圍內的幾個戰略轟炸機基地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在打擊軍事目標的同時,烏克蘭也不斷地使用無人機和導彈打擊俄國的能源基礎設施。

一開始,人們還覺得烏克蘭的這種做法更多是象征性的,畢竟俄羅斯幅員遼闊,產油和煉油設施多如牛毛,就是被炸幾個,也無法影響俄國的大局。然而,在烏克蘭堅持不懈的打擊之下,相關的情況已經悄悄地從量變發展到了質變。

據《路透社》的報道:烏克蘭的無人機近期襲擊了至少10家俄羅斯大型煉油廠,導致其中5家已經完全癱瘓。

受此影響,俄煉油廠8月的停產量已經達到640萬噸,創曆史新高。從8月以來,俄羅斯全國23%的一級煉油企業處於無法工作的狀態,相當於每天減少了20.6萬噸產能,其中有15.7萬噸的停產直接受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的影響,占全國煉油總產能17%。剩餘部分是由於西方製裁而無法維修設備等原因。

俄羅斯不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油國之一,還是最主要的石油輸出國。俄國長期以來依賴其龐大的能源管道輸出體係,不僅賺了大量的外匯,還維持了巨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俄烏戰爭剛爆發的時候,俄國就曾經用停止供應天然氣來要挾歐洲,不許他們支持烏克蘭。

“德魯日巴原油管道”、“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北極光”管道及其延伸支線,就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資產。它們從亞馬爾半島和烏拉爾的天然氣田出發,直通歐洲腹地,是一個長達5000公裏的龐大能源網絡。

然而,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這個網絡已經成為烏克蘭無人機和遠程打擊的目標了。德魯日巴管道已經因為被反複襲擊到幾近癱瘓。其中的波蘭段從2022年起就停運了。“亞馬爾到歐洲”的管道也處於半癱瘓的狀態,維堡與烏斯季盧加的輸送管道更是暴露在烏軍日益頻繁的轟炸威脅之下。

幅員遼闊,曾經是俄羅斯的戰略優勢,但現在卻成了妥妥的防禦上劣勢。俄國數十個天然氣壓縮機站、泵站與管道樞紐散布在數千公裏的土地上,俄軍的防空係統根本不可能實現全覆蓋防禦。這意味著,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可能成為烏軍致命打擊點。

要命的是,俄羅斯的經濟模式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收入長期占俄聯邦預算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即使在遭受西方製裁的情況,俄國還是會通過影子艦隊等繞過製裁銷售油氣產品,能源仍然是俄羅斯為戰爭提供資金的主要來源。

俄羅斯經濟嚴重缺乏多元化,工業體係仍停留在資源型模式,民用高科技產業薄弱,金融與製造業也嚴重依賴原材料出口帶來的資金流。換句話說,能源就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一旦能源出口渠道遭到切斷,整個經濟將麵臨係統性崩潰。

除了管道,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外運還依賴少數幾個大型港口:烏斯季盧加、新羅西斯克和圖阿普謝。這三個港口幾乎承擔了所有可快速裝油和出口的任務。一旦這些設施遭到襲擊,俄國能源的出口能力將銳減,直接導致財政收入暴跌。而這些港口設施與被炸的煉油廠和倉庫一樣,都屬於規模大,難以防禦的固定目標。

隨著更多烏克蘭幾乎海量的無人機投入使用,再加上自行研製的“火烈鳥”等導彈,烏克蘭炸毀這些管道和碼頭,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如果特朗普還質疑烏克蘭有什麽牌可打的話?這就是牌。

俄國的國運似乎總被能源與戰爭改變,1980年代,阿富汗戰爭等造成的高額軍費開支,加之國際油價暴跌,使蘇聯經濟雪上加霜。能源出口收入的下降直接削弱了蘇聯維持其軍事和全球戰略的能力,最終導致整個體係的崩潰。

今天的俄羅斯正處在類似的困境:為持續戰爭需要的經費造成巨大的財政支出,西方的製裁與烏克蘭的襲擊的雙重作用,使得俄國的能源生產和出口能力嚴重受限。經濟持續的惡化,已經讓俄國人民的民生麵臨嚴峻的困境,這也注定會削弱民眾對政權的支持。

烏克蘭和他的盟友們當然深知這一點。相比在戰場前線的消耗,打擊俄羅斯能源體係更可能成為“致命一擊”。

特朗普、萬斯和部分國際輿論一直呼籲“談判解決”俄烏問題。但從戰爭開始到現在的無數事實已經表明,無論是馬克龍的電話粥,還是特朗普的阿拉斯加峰會,所謂“和談”換來的並不是和平,而是俄方對烏克蘭城市和基礎設施更頻繁的攻擊。就像某些政治家說的那樣:俄國人隻能聽得懂武力這種語言。

能源體係是俄羅斯國家的根基,一旦被摧毀,俄國人不僅會失去戰爭需要的資金來源,更可能麵臨國家生存的危機。

2025年,俄羅斯用於戰爭開支的已經超過全部稅收的50%,這是曆史上的第一次。今年第一季度,俄軍事支出占整個收入的50.1%,第二季度為48.2%。相比之下,2022年這一比例為24.4%,2023年為32%,2024年為39%。與此同時,俄國的國家預算又出現赤字,支出超過了收入。

曆史告訴我們,經濟上的困境往往比戰場上的失敗能更快地摧毀一個帝國。烏軍的這張“牌”如果一直打下去,一旦俄國人無力繼續維持戰爭,整個“紙牌屋”就將轟然倒塌。

作者:老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