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西安遊子 名博

波城旅後漣漪

西安遊子 (2025-07-13 10:34:11) 評論 (3)

我去波城旅行回來,腦海中有了一係列中小城市的概念。而乘地鐵回家時,又看見street easy 公司新一期的廣告宣傳詞"don't be a former New Yorker!",及係列渲染圖片(中心:意思:搬離紐約的人多後悔).心下有頗多思索 ,略述一下。

這回涉足好幾個城市/城鎮,boston/springfield/sturbridge/brimfield,ma/providence,ri/new port ri.多屬於中小城市。

如波士頓,它GDP全美第八,人口全美第25,宜居性前八,實際人口45萬左右,有兩百個大學,名副其實的大學城。我遊覽期間,挺好的。據別人說,因是假期,學生們都離城了,平時很擁擠的。我有日去探訪博物館未開門,路過西北大學及麻省理工附近,那一片叫“祖母綠項鏈”,是個特別清幽的長鏈狀自然公園,有好幾英裏長,其間林樹高大,小湖泊一個個,炎炎夏日,行走其間,很是愜意舒適。我分析,公園周圍環繞的略舊的新英格蘭式二三層樓房,大多是學生公寓或教師住宅啥的,論宜居性真是沒有再好的了。而紐約同樣的有公園景觀的房子/公寓大樓,都很貴,周遭道路也很繁忙擁擠,不像這裏,街道不寬,也沒多少車流量!讚!我流量街區時,還想過做個亞裔學者住這附近是啥感覺?轉天就看見(雅途之美)文友寫的關於這附近西北大學華裔教授吳櫻的不幸遭遇。回想吳教授一家1993年來美,吳居於Boston西北大學附近多年,校區優美 ,對子女成長也很相宜,工作也順心吧?

我是羨慕他們的工作環境,但不知,獲得終身教授教職之後,還會有若幹變數。隻能說,其競爭環境也很劇烈吧。所謂一行不知一行的難。即使她那樣的老移民,科技工作者,也有難熬的“苦”.靜觀其變吧。

Springfield,是我轉車時呆了兩小時的地方。市中心空空的,我步行一段,在一個購物中心一樓買了panini 。那購物中心有些服飾珠寶連鎖品牌櫃台,基本無人。多見的多是一群初高中生黑人男孩女孩們,要麽在購物中心門口浪蕩,要麽在大巴車站後麵車輛停靠處打打鬧鬧,分吃零食,偷吸“手卷煙”。這城市是不景氣的樣貌。它也有宣傳點,告知遊客這裏好幾個“美國第一”,如第一個生產出汽車樣本的城市等。它人口約15萬。

Sturbridge,是個鄉村小鎮。“灰狗”放下我的地方,沒“灰狗”停靠站,是加油站加便利店。uber司機載著我,在綠油油的田地中間穿行,感覺像是個農業鎮子。回程可能走了不同的路,看見一個小購物中心,也有一條街十間店鋪的主街。開車在周圍,生活還是沒問題的。

Brimfield,就越發是個村子了。村口一間很輝宏的白色大教堂。村子曆史悠久,屬古建較多的村落,據說已有六十餘棟房子被評為曆史建築。我時間緊沒進村,村口幾戶人家院子都較大,剛好在古董自由集市期間作為收費停車處,一家停十幾輛或更多。它作為集市的地方,是公路兩邊的大片平地,估計最深處支的帳篷能離公路一百米,其後就是停車場(供參展商的。這些人來此一周,要吃要住要售賣,應帶動相關生意。有些攤主,直接是開RV來的)。集市已進行到第二天,頭天碰到下雨天氣,很多攤主的帳篷內外地麵都是濕滑的,我見到有些攤主在散幹草,有些搞的薄木板鋪地,有些有較多露天支架的,就隻好湊合了:如我看一家擺在外麵三五平米支架上攤開擺放的一隻碟子,直接是從水裏拿出來的。條件有限,攤主若把雨水從平支架板上弄到地麵草地上,觀者就沒法走進支架,陶瓷/玻璃等不怕水,就由它去了。好幾百隻碗盞,不小工作量重新擺放啊。我在村口便利店買飲料,順便問店主公車情況。女印度人店主,直接告知無公車,要自駕五英裏以外才有巴士啥的。不過這村子,看起來挺富裕,且屬於夜不鎖戶的情況。因我看見有些住戶也做古董舊物生意,如舊路燈,舊銅壺啥的,放在自己driveway上,有路人喜歡,就把標價的錢壓在他家門口信箱。沒人看攤的。

小結一下,我觀察約中心城市生活,相對節奏較慢,工作崗位也大多基礎崗位。Boston to Springfield 大巴約一天兩趟,springfield 去Sturbridge 灰狗一天往返一次。再往下往小村走就沒公車了。似乎跟中國市縣鎮相似。中心城市去中心縣一小時一班大巴,中心縣往鎮,就更稀班次。中美不同之處,在於美國這邊鎮子居民較富裕,私有車輛較多。不通巴士不會太影響生活。我被服務的兩個uber司機均是黑人小夥兒。一個來自非洲,一個一年多前從紐約布魯克林搬來,看樣子兩人都挺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況。誰人知道,紐約物價高房子高。曾是紐約客的司機說,波士頓住不起,wlechester (l離波士頓一小時火車區的中心市鎮,也被外遷的波士頓人弄高了房價,他住Springfield還可以。非洲小夥兒說他住Sturbridge沒兩月,挺喜歡很安靜。我是猜想這兩位不做uber司機能找到其他什麽工作?總歸,像我熟人說的,外州生活壓力小,但工作機會也少。

不知怎的,上述若幹城市,除了Boston,new port,都讓我有些depressing.也許路人衣著簡樸,女士基本不化妝,行為做派也較鬆弛隨意。幹啥也都慢慢的。也許脫離紐約這樣千萬人口的大都會,普通城市的節奏都慢一些。即美國大多數地方是個“大農村”。故而移民的人隻要做好手頭工作,融入這慢慢的節奏就好。。。

僅以此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