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如背山-回國感受

養兒如背山-回國感受

我回國過春節,吃喝玩樂,見親訪友,一過節就過到了2月2號龍抬頭。日日滿街紅火,一片熱鬧,加上滿滿的胃享受,不在話下。

期間,總少不了和親戚朋友話家長理短,談天下大事。有一天,我的一位發小來訪(我住在老媽家),我們一起飲茶吃點心,暢談了一下午。 我這位發小的老母親最近雇了保姆A, 讓她的身心輕鬆了許多。這位保姆A來自周邊的農村,50多歲。她要求每周工作七日,想把每周攢下的周日和節假日都用在農活兒需要的關鍵時期,比如播種期或者收割季節。她家裏有50多畝地,辛苦一年,也掙不到多少錢。她有一個兒子,需要娶媳婦兒;娶媳婦需要有房住(買房需要50萬以上),還要加上給女方家30萬的彩禮。這位保姆為了兒子,她和她的老公一並外出打工。 新三座大山的日子,何時才能熬出頭?!

我也聯想到在北美的一位老相識B. 他一輩子在美國打苦工,給人修理房屋。等有了美國身份,也把自己在國內的老婆和兒子和女兒弄了過來。他天天起早貪黑,為兒子掙出來一個房子,兒子又從國內娶過來一個媳婦。 這個公子兒子從小沒吃過皮肉之苦(中國特色的媽寶男),雖然父親不在身邊,但總是有錢從美國寄過來的。等公子兒子熬到了辦美國身份,也來到了美國。他跟著老爸做了兩日泥瓦工,就此打住,堅決不幹。老爸雖是大罵,自然也管不住。 之後兒子又生了孫子。 B先生又繼續努力做工,已經是七十歲的人了,還要為了孫兒努力工作,說是要為孫兒掙學費。他從不遊玩,工作認真,自己掙的也足夠享受生活了。他為什麽要為兒女當牛做馬呢?

C女人也是一個保姆,她曾為我的一個親戚做住家保姆。 她50歲左右變成了寡婦。一個人要撫養兒子上大學。我的親戚七十多歲,喪偶。可以自理,他對這位保姆很寬厚,一住就是幾年。 保姆C有自己的房子,每年兒子放假,她就陪兒子。平時,她雖是住家保姆,每天早飯後,又去附近的一個單位,負責打掃衛生。然後才能回來煮飯。之後,又接著去上班,直到下午才能回家。她掙兩份錢,也是為了能夠攢錢給兒子買房娶上媳婦。 我老家的人們祖輩都是市民,雖然養兒女也辛苦。但是老天保佑,生活還算幸運。

和家人們或者中學同學們一起聊天的時候,常常聽到撫養孫輩兒之事。好像公公婆婆除了要為兒子娶上媳婦,為此“傾家當產”。之後還要無條件地給兒子兒媳做免費保姆,撫育嬰幼兒。若是不出力,就會被罵。有一次同學聚會,一位女同學D沒能來。聽說她的先生抑鬱走了。她和她先生本來有自己的房子,兒子兒媳也有房子。但是兒子兒媳想要買新城的大房子,正趕上孫輩兒出生。於是D同學就決定賣了她們的及給兒子買的房子,一共兩套房子,可以用此錢在新城買上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三代同堂。他們入住,提供退休工資,並且做免費保姆。一幌就是幾年,婆媳矛盾越來越多。最近公公因鬱結而走了。D又沒有了自己的房子!唉!

在北美的白領華人們,其子女們也大多受高等教育,畢業後大多數是白領,可以自食其力。許多美國人民的孩子們大學畢業後都自己背些債,以後自己還。 在美國的白領華人們,他們的孩子們大學畢業後,基本上不背債,因為都被勤勞幸苦的父母們買單了。 這些華人子女結婚時,有些父母甚至會為他們付上房子首付。美國人民是不會這樣做的。美國社會沒有兒子需要有房子才能討上媳婦的風俗。美國父母大多都隻付一些結婚宴費錢。美國人民結婚也不收紅包。

我雖然不喜歡美國的許多東西(飲食文化),喜歡中國的許多東西(飲食文化)。 但是讓我選擇,我還是選擇美國。 至少我的身上沒有新三座大山。但是這個現實又應該怨誰呢?!

但是這個現實又應該怨誰呢? 應該買單的是誰呢? 政府若是衣食父母,這三座大山是不是應該政府背呢?另外女方家一定需要彩禮嗎?兒子一定要娶妻生子嗎?結婚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嗎(在歐美地區的許多結婚的年青人都租房住)?若是政府耽心年輕人不願生兒育女,那麽就業機會又是誰的責任?沒有工作的人又如何能負擔起生兒育女的重任呢?應該誰買單?難道就應該是父母親嗎?難道“啃老”和“媽寶男”,和“躺平”是中國的特有名詞?世界上社會變革成發達社會後,生育率都下降,窮國生育率都高,在美國也是窮人出生率高。這個世界的生育問題,又應該是誰負責呢?

願全天下的華人父母們都生活無憂!

老樗, 3/28/25,寫於大費城

注:2017統計,美國30-34歲結婚率是59%(男性),69%(女性)。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隨意看看110' 的評論 : 舊歲月養兒防老。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謝謝分享!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6ba6' 的評論 : thanks for sharing!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亦緣' 的評論 : 收到!you are so kind!! 謝謝理解!謝謝分享。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謝謝來訪!always good to hearing from you!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meagolrocks' 的評論 : 謝謝分享和來訪。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elfie' 的評論 : oh, Chinese people don’t like Chinese food, never heard of it before. Thanks God that you are able to read iChinese.
elfie 發表評論於
I don't like many things from China, particularly don't like Chinese food.
The only thing I like is the cheap goods from Temu.
I don't like paying medical bills in America but like American food, particularly hamburgers and fried chicken. Since I converted to Judaism, I can't eat them anymore because of the dietary restrictions. Now I love the vege burgers and waffle fries.
smeagolrocks 發表評論於
並非如此,美國人不需要買房買車才結婚生子,有些人不想早結婚而已,但也有很多結婚生很多孩子的,中國現在人口危機政府服鼓勵多生都沒用

6ba6 發表評論於 2025-03-29 05:16:25
老美沒父母幫助,都要熬到4,50歲才結婚生子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類似那位老人那樣的,還是非常多的,中美皆如此。辛辛苦苦一輩子,花花銀子送兒子:)
安然0203 發表評論於
“攀比”和“占小便宜”是華人(和部分東亞、南亞人)的死結,是缺乏自尊和懦弱的表現。
有自尊的人,就敢於自己去努力和拚搏,不會占父母的便宜,不會同別人攀比。---

嚴重同意!!!
亦緣 發表評論於
這些人過得好辛苦,覺得還是社會的福利沒有盡責,把人類繁衍後代,培養後代的責任推給了個人。
另外,請查悄悄話。
6ba6 發表評論於
老美沒父母幫助,都要熬到4,50歲才結婚生子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老樹最後那些問題問得好,我也有國內的親戚朋友為兒女操心受累一輩子,可在那樣的環境中,好像也沒得選擇。大城市應該好一些,小城鎮養個兒子真是太難了
隨意看看110 發表評論於
華人的傳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說沒有後代--兒子孫子,是最大的不孝。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喜歡簡單2023' 的評論 : 謝謝分享和來訪!
喜歡簡單2023 發表評論於
好文。

“攀比”和“占小便宜”是華人(和部分東亞、南亞人)的死結,是缺乏自尊和懦弱的表現。
有自尊的人,就敢於自己去努力和拚搏,不會占父母的便宜,不會同別人攀比。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