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從小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別說平時,周末都不給孩子們自己自由玩耍的時間:周六去中文學校,周日去教會。走親戚?沒時間。去參加Party?沒時間。
孩子們就這樣在沒有自己童年少年的情況下長大了。父母聰明的基因在那,孩子不會差,也都可以進入哈佛斯坦福之類的名校,父母也就非常滿足,覺得孩子進入名校就可以光宗耀祖了。
然而問題還在後麵。孩子大學畢業出來後,確實有不錯的工作和收入,然而他們現在要開始彌補失去的童年和少年,於是開始了追逐興趣愛好,比如旅遊,滑雪,潛水等等,而不是真正成年人應該追求的正經事:婚姻家庭和孩子。放眼周圍華裔的成年孩子們,很多都是高收入的職場成功者,然而都是沒有成熟的老頑童,晚婚晚育,很多甚至不婚不育。
如果孩子們從小就是忙這忙那,沒有多少時間和父母享受家庭的溫馨,沒有多少時間和親戚來往去感受血脈的紐帶,那麽給他們留下的就隻有商業的快感。下館子,追求愛好,周遊世界等就成了唯一消磨時間的方式。他們沒有要孩子的欲望,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感受家庭的溫暖。他們即使要孩子,也沒有多要孩子的欲望,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感受到堂表兄弟姐妹們的友情。
一個族群,不論目前收入再高,隻要後代數量不斷減少,最終會消亡。看不到後代利益的個人和群體都是目光短淺,缺乏智慧。錢的目的是帶來好的生活,而一個缺乏情親,缺少後代數量的生活,錢再多,物質再豐富,也隻是一個病態的生活,類似一個癌症病人在有限的生命中拚命揮霍的方式。
為了子女長久的幸福,為了他們能夠成長為成熟的,有家庭責任感的成年人,把周末還給孩子們吧!多給他們提供選擇,鼓勵和支持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多注重進行一些整個家庭一起的活動,比如郊遊,野餐,露營等,加強家庭紐帶。多走走親戚,中文學校,教會等都是在家庭利益之後的。應該是實在閑得無聊才去找樂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