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桂林(2): 幹戈不礙聖恩隆

打印 (被閱讀 次)

夢回桂林

(成文於瘟疫橫行中的西元二〇年春夏)

 

前文

夢回桂林(1): 朝裏有人好辦事

 

:幹戈不礙聖恩隆

從王城的後門出來後一路向北步行不出一袋煙的功夫就到了桂林城裏的另外一處名勝疊彩山。進了疊彩山的山門之後,遊人的注意力十有八九都會被群山中那座比鄰漓江的明月峰所吸引。這也難怪,陡峭的石壁一旦有了寬闊的江麵作襯托往往就會顯得更加陽剛峻美,而點綴在峰頂上那座發紅透亮的拿雲亭則仿佛不停地向遊人招手,催促大家趕緊加快腳步去享受登頂後那一覽眾山小的愜意與快感。

急匆匆的登頂路上,或許是因為碑文上的楷書寫得中規中矩,座落在半山腰上的一塊古風濃鬱的石碑讓識字不多老狗放慢了上山的腳步。隻見碑上蒼勁有力地刻著“常熟瞿忠宣江陵張忠烈二公成仁處”十五個鬥大的大字而石碑左下方則有著“道光庚子撫粵使者梁章矩立石”的落款。除此之外,在石碑的右側還有其他兩塊幾乎大小相仿的同伴,上麵刻的是瞿張二人頭頂官帽手執大刀的遺像。遺像前的石案供桌空空如也,仿佛在向熙熙攘攘的過客無聲地證實逝者的身影其實早就隨著時光的飛馳而消失在今日茫茫的人海裏

不瞞看官您說,和眾多的今人一樣,老狗以前對瞿張二人的事跡也是前所未聞而不甚了了。虧得疊彩山的山長純樸厚道早早就急人所難地在這三塊石碑旁邊為胸無點墨的老狗之輩準備了一方量身定製現場惡補。一通急用先學之後,老狗對石碑後頭的故事也就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這是一段崇禎亡命於燕京煤山後明朝遺臣螳臂擋車般的抗清史詩。主人翁之一乃諡號為忠宣的瞿式耜,江蘇常熟人,卒前為南明清兵入關後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起來的抗清流亡政權的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相當於當朝的中央組織部部長兼國防部部長。值得順便一提是,那位直至今日還算人氣騰騰的揚州抗清名將史可法,也和瞿式耜一樣倒在南明兵部尚書一職的任上憶昔撫今,和當年南明的兵部之首一比,眼下當朝諸如巴渝總督之類的肥缺美差也不再顯得那麽高危恐怖了……[1]

主人翁之二乃諡號為忠烈的張同敞,湖北江陵人卒於南明兵部右侍郎(相當於當朝的國防部副部長)的任上。張同敞曾拜瞿式耜為師,又與瞿同年同日為明朝成仁盡忠。張氏生自豪門,他的曾爺爺就是大明的一代能臣張居正,那位常常把身兼大明皇帝的萬曆小朋友嚇得渾身打抖尿褲子的極品首輔。

話說瞿張二人成仁盡忠的當年,清兵入主中原已經六年有餘。其時南明的軍事主力已被清廷壓迫到廣西境內作困獸鬥,局勢岌岌可危。是年九月,外圍的恭城失守,桂林的南明守將不戰而逃,城中實再無兵可用。在此大勢下,瞿式耜的侍從出於好心特意備馬請其出城暫避,沒承想招來的卻是一番無情的痛斥。瞿式耜嚴肅地對手下的人說:身為南明的桂林留守,有兵也好無兵也罷他都將義無反顧地留名城裏與之同存共亡!身在城外張同敞得知老師獨踞危城後立馬泅水過江,趕到留守衙門與瞿式耜會合。兩人相見後瞿式耜曾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為由力圖要把張同敞支走,奈何張氏不為所動。次日桂林城陷,師生雙雙落入清兵的手中。

瞿張身陷囹圄後,清兵統領定南王孔有德一心一意要為大清將他們收降,但他的苦心孤詣均遭到兩人的嚴詞拒絕。碰了一鼻子灰後孔有德並沒有死心,緊接著他又大幅度降低生意成交的價碼,提出他們倆隻要願意削發為僧也可以免於一死,不期此計仍為所不齒最讓孔有德抓瞎的是,瞿式耜竟然還想利用孔氏在勸降期間為了示好而有意放鬆的戒備,試圖將城內清兵的布防情報帶給人在他處的南明殘軍,要他們相機回馬反攻。一通光火之後,孔有德將兩人斬首於今日的立碑處。大限如期相至時,兩人整衣正冠後從容赴死。

從被清兵關押到殺身成仁的那四十來天裏,牢籠中早已是命懸一線的瞿張仍傲視死神的威脅而時有唱和。低吟淺唱中的瞿詩裏有這麽樣的兩句: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2]。對此,張同敞曾深情地回應道:衣冠不改生前製,名姓空留死後詩。到了最後,兩人都一同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去印證這些充滿著蒼涼與悲壯的詩篇……[3]

,有關碑上兩位主人翁的史實算得是基本搗鼓清楚了,但接踵而至卻是別的問題又冒出頭來。別的不說,就說說立碑的這位梁章矩梁大人吧梁某身為道光一朝的廣西巡撫(相當於當朝的省委書記)分明就是食我大清官粟享我大清厚祿的封疆大吏,可他怎麽就能這樣敵我不明是非不分,明目張膽地在吾朝的一畝三分地上為那些做夢都妄想推翻大清統治的世仇死敵勒石揚名?堂堂體製內的重臣高幹竟然也會如此無視吾朝的政治規矩而大玩吃飯砸鍋,難道他姓梁的果真是老虎膽豹子心之類的奇藥偏方吃多了不成?這樣的難題死死困惑著老狗,但越想越糊塗之後也就隻好咬咬牙將之留作日後的家庭作業了。

萬能的互聯網裏一番苦苦的尋根究底之後有趣的細節也就一一浮出到水麵上來。原來,疊彩山那塊瞿張成仁碑雖然立於道光同誌當家掌舵的似水年華背後真正的推手卻是他慈祥的爺爺,那位深得中央電視台上下各級愛戴的清高宗乾隆。其實,立碑的時候乾隆早就已經作古四十來個年頭但他的光輝思想卻依舊影響著大清朝政的走向。為梁氏砸鍋打氣撐腰護臭腚的紅頭文件[4],可就是乾隆這位爺降旨讓他的近臣愛卿撰修的那篇最終收入《四庫全書》的《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了。

《殉節錄》記載的是前命官子民在大明傾覆時為之守節殉道的名錄和事跡,個中不乏像瞿式耜張同敞這樣命付黃泉之前還念念不忘對我大清人民子弟兵大打出手的南明文官武將。乾隆欽定的這篇巨著鴻文對他們為前朝盡忠的實踐褒獎有加,讓你都不忍心相信這樣的文字居然還會出自以文字獄見長的清廷之手。為了便於看官您做出自己的判斷,今日老狗姑且搭上自己的半世清名去再當一回文抄公,將《殉節錄》中有關瞿張二人事跡簡曆片斷一字不改地重錄如初:

“(南明)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桂林留守、臨桂伯瞿式耜,常熟人。崇禎中,為給事中,搏擊權毫,論事切直。福王時,為廣西巡撫,定亂有功。迎立桂王,力保危疆,支持數載。大兵破桂林,被執,不屈死。瞿式耜定議立君,竭誠奉上,義全忠孝,節貫存亡,今諡忠宣。

“總督各路兵馬、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張同敞,江陵人大學士居正曾孫。總督軍務,毎戰輒為諸將先。大兵至桂林,被執,諭降不從,整衣冠就刃,顏色不變而死。……(張同敞等)一百十三人或血戰捐軀、或竭力守土、或闔門赴義、或抗論輕生,義烈較著,俱通諡忠烈。

怎麽樣,都看明白了吧?對,看官你的確沒看錯,朕就是這樣的秉性!這樣的漢子!!這樣的皇帝[5]!!!隻要你忠心耿耿地為朝廷賣力氣,哪怕你忠心的那個朝廷曾經和我們大清打得頭破血流也都沒有關係。不但沒有關係,大清人民政府還要好好弘揚和表彰你這種一仆絕不事二主的執著與忠貞。除了請你榮登我們欽定的忠義守節光榮榜去風光一把之外,我們還要給你加封諡號[6],為你頒發撫恤、安置後人……。如果這樣還不夠,那你還有什麽別的其他要求就盡管向組織提出來。什麽,什麽?哦你不說朕都快要忘記了,感情汝等抗清刺頭掉了腦袋後早就已經不能說話提要求了……

瞿式耜和張同敞雙雙被客客氣氣地請入《殉節錄》之後的三兩年裏那位把他倆腦袋砍下來的大清定南王孔有德就因為自己早年棄明降清的“劣跡惡行”而被乾隆爺打發進了專門鞭撻失節明臣的《貳臣傳》,在那裏為大清的江山永固而終日端坐在禦製大節有虧排名甲榜的第四把交椅上[7]。有德無德,斷不是你老孔自家說……

平心而論,如果看官您也熟知有德大將軍凡身肉胎的最終結局,那您大概十有八九也會像他那樣忍不住要詛咒上天的不公,哀歎命運的淒涼……。早在將瞿張二人斬首後的四五年內,定南王孔有德自己就因為兵敗於南明的反撲圍攻而被迫縱火焚燒桂林王城,在歡樂明快的四麵楚歌聲中麵北跪拜後自刎身亡,隨之而至便是有德妻兒皆墨,孔家香火不再[8]。得知孔氏的死信後,乾隆的曾爺爺順治同誌也曾悲切切地諡其忠武並將之厚葬有德棄明變節後對大清可謂是赴湯蹈火赤膽忠心,可到頭來他就算連老命都搭上也終歸逃不脫乾隆這尊龜孫鱉後的羞辱暗算,這樣的下場怎能不教人望北山而流涕、臨汨羅而太息?!

做夢都沒料到,疊彩山中區區幾塊破石刻,後頭的水竟然也會有那麽渾濁那麽深。聽實誠的山長說,像這樣的破爛老古董,在他們這個山旮旯裏還能輕而易舉地再找出四五百塊來……

 

尾聲:再來桂林醉山水

塵世間的事,人家跟你說的,往往不見得都是實情;不跟你說的嘛,背後又多是大有文章。遊曆的樂趣,或許就是在這種躲貓貓的遊戲中一把拽出掖藏在大水缸後頭的小頑童。而名城桂林的這方碧山秀水,卻又恰到好處地為我等的庸人尋歡提供了一個上好的嬉鬧平台……

來年秋染桂花黃,還戲漓水逐魚蝦?[9]

 

 

 

                                                                            西元二〇二〇年六月初稿於英倫九歲齋

                                                                                                                       七月二稿

            八月三稿

 

全文完

相關文章:拙文《夢回桂林》的輟筆後記

 


 

[1]   終隱秦城的薄(熙來)、孫(政才)倆書記,既然首級還都在自己的肩膀上扛著,您老就姑且就在黃連樹下彈琵琶,憶苦思甜後而知足長樂吧。

[2]   當是老狗才蔬學淺,可瞿氏這句“姓名香”總能讓陷入他沉思:難道這兄台可就是那聞名中外的詩歌“老幹體”之開山鼻祖?

[3]   在瞿張成仁碑旁的石壁上還刻有當朝弄臣郭沫若大學士寫的兩首讚詩以郭在當朝表現出來的那些的氣節與為人,若果瞿張二位的在天之靈有知,敢問他們又該作何感想呢

[4]   梁章矩立成仁碑雖然有乾隆爺罩著,但老狗還未弄明白這碑為何早不立晚不立,偏偏要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就要開打的道光庚子(西元一八四〇)立。盼他日有知之高人點撥明示。

[5]   乾隆修《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背後的考量眾說紜紜,但其主政後因朝政的相對平順所積攢下來的那些自信或許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考量吧。眼下朝廷的自信又要爆表,或許用不了多久,在魯西孟良崮那個不知名的山洞旁也會冒出一方靈甫將軍盡忠碑之類的勞什子來。

[6]   瞿張的忠宣與忠烈均為清另外加諡的號,之前南明小朝廷早已分別封諡二人為文忠與文烈。

[7]   《貳臣傳》全稱乃《欽定國史貳臣表傳》,與《殉節錄》遙相呼應而互為姐妹篇。從某種意義講這兩部官文或許就是滿清眾多吏治手段中的一款黃金搭配,像胡蘿卜加大棒一樣禁錮約束著大清各級奴才日後的思維行止。

[8]   據說孔有德在自刎前已令其妻妾上吊自盡,而其子孔廷訓則是在逃跑途中為南明所俘後誅,孔家得以逃脫的僅有孔四貞一女。坊間有多事者考證雲,此女乃後來那位被神州各級電視台捧成還珠格格小燕子之原型。其實依舊俗循祖製,哪怕四貞再紅,女流之輩斷也是擔當不起傳宗接代這樣的重責大任的。

[9]   桂花乃桂林城市花,全城隨處可見,秋來滿城披黃飄香。

來自南蠻的老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哪裏哪裏,隻因老狗生性就愛惡作劇罷了。既然你要挖苦人家,那也就總得花點功夫去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吧。
格利 發表評論於
兄台考據功夫了得,佩服,佩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