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西班牙(4) - 馬德裏 Day 1

西班牙地處歐洲大陸南部和非洲大陸的伊比利亞半島,其豐富多樣的文化跟幾千年來在這個半島上的走馬燈似的政權更迭息息相關。從公元711年之後的七百年間,來自北非的摩爾穆斯林民族侵略並占領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以基督教為主的王國定都托萊多(Toledo),而南部的摩爾人定都格拉納達(Granada)。1492年,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一世費迪南二世率領基督教軍隊打敗摩爾人,完成了收複失地運動;他們的外孫查理五世統一了西班牙。1561-62年間,鑒於馬德裏所處的中心地理位置,城市發展的潛力和受當時地方貴族的影響較小,菲利普二世決定將國王的王宮遷往馬德裏,次年正式將馬德裏定位西班牙首都。馬德裏從此成為西班牙的政治文化藝術中心。在西班牙帝國達到了頂峰的十六、十七世紀,馬德裏成為歐洲藝術、文學和文化的中心。

第一天初到馬德裏,我和女兒在火車站跟地鐵站連接的站口琢磨買地鐵票,五花八門的地鐵線和不同價錢把我們看得頭暈。然後檢票口的一位老先生告訴我們需要要先買地鐵票,然後他耐心地給我們展示買一個單程和買乘坐10次的套票,讓我們看到買10次的套票要便宜很多。老先生講流利的英語,態度隨和,給初來乍到的我們留下了對這個城市美好的第一印象。

我們的旅館在Gran Via 地鐵口附近一個小街上。這裏交通方便,無論到西邊的老城還是到東邊的麗池公園(El Retiro)都可以走路到達。到了以後才知道Gran Via 是馬德裏最著名的街道之一,Gran Vía擁有眾多餐館、酒吧、時尚服裝店、電影院和劇院,有著西班牙百老匯的聲譽。Gran Via也是馬德裏夜生活最豐富的街道之一,被稱為“不夜城”,旅館附近大大小小酒吧好幾個,晚上十一二點仍然有年輕人成群結隊歡聲笑語準備開始他們的夜生活呢。

我們第一天的行程是逛老城,下午參觀皇家宮殿。馬德裏的老城區,也被稱為馬德裏的奧地利王朝區,是以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老城區,擁有一些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位於Gran Via的一家四星級酒店Hotel Riu Plaza España有一家“天空酒吧位於27層樓的屋頂,享有城市天際線的無敵全景視野。一般遊客即使不在這裏用餐,也可以花5歐元買張上到頂樓的票觀賞城市全景。放眼看去,馬德裏綠化覆蓋率很高,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Hotel Riu麵對的就是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這個廣場不大(跟後麵在塞維利亞看到的西班牙廣場相比大小相差大風格不一樣),但它是獻給被譽為西班牙語文學世界最偉大的作家塞萬提斯的一個重要廣場,這裏有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堂吉訶德 (Don Quixote) 和桑丘·潘薩(Sancho Panza)三座雕像。





塞萬提斯1547年出生於馬德裏,年輕時家庭生活拮據,他曾參加過著名的勒班陀戰役((附:Battle of Lepanto是西班牙帝國及其聯盟國與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一場關鍵海戰,基督教盟國取勝並鞏固了其在地中海的海上優勢),曾被海盜俘虜多年還多次試圖逃跑。1587年塞外提斯回到西班牙以後做過稅吏,但卻因為財務問題而被關進監獄。在獄中塞萬提斯創作了《堂吉訶德》這部批判當時流行的騎士文學,揭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與衝突的偉大作品。唐吉可德是個身材瘦削有著奇思妄想的遊俠騎士,身披鎧甲手執長矛地四處打抱不平鋤強扶弱,從而鬧出大戰風車等瘋瘋癲癲的笑話,成為文學史上一個經典文物。楊絳先生因翻譯《堂吉訶德》獲西班牙國王授予的騎士勳章。



馬約爾廣場 (Plaza Mayor): 1619年菲利普三世主持修建,這個帶拱廊的四層樓四方形大廣場如今餐館商店雲集,是馬德裏老城區的中心,經常有大的集會慶祝活動在這裏舉行。







太陽門廣場 (Puerta del Sol )是馬德裏市中心最著名也是西班牙最繁忙的廣場之一。名字來源於17世紀時在太陽廣場的一個日晷。廣場上有一塊小石碑,上麵刻著“Origen de las Carreteras Radiales Km.0”,意為“輻射公路的起源”,標誌著馬德裏的中心位置,和馬德裏許多主要道路的交匯點,包括從馬德裏向較遠地區的道路的起點,是西班牙道路輻射網絡的“零公裏”點。”Huesca, Zaragoza, Guadalajara,Lleida,Girona, Barcelona, Tarragona等是西班牙幾個省份的名字。



這個廣場有三個最主要的地標:馬德裏標識性的鍾樓,可愛的熊與草莓樹的雕塑和卡洛斯三世的雕像。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1759年至1788年在位)是西班牙十八世紀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位期間實施了在工業、農業、貿易、文化、教育和城市發展等方麵的一係列改革,開啟了現代啟蒙思想的轉型,並在首都馬德裏和其他城市進行城市擴建規劃,加強基礎建設。卡洛斯三世也被稱為馬德裏最好的市長(The Best Mayor of Madrid)





憨態可掬的母熊和一顆草莓樹(El Oso y el Madroño)的雕塑矗立在馬德裏最重要的廣場之一,成為遊客們爭先留影的對象。熊自1212年開始就被用在馬德裏市徽章(Coat of Arms of Madrid)上,是馬德裏人民堅韌和傳統的象征;草莓樹在1222年阿方索八世國王的法令下被添加到了市徽中,象征著國王賜予城市的土地和資源。除了馬德裏市徽,熊和草莓樹還出現在城市的很多地方,其中一個例子是馬德裏三大足球俱樂部之一的競技足球俱樂部(Atletico de Madrid)的隊標。





街頭藝術家





ALE-HOT是一家創建於西班牙Valencia,主要售賣搖籃、帽子、和其他一些本地產品的歐洲連鎖店



感覺馬德裏是個大氣又生氣勃勃的城市,有曆史底蘊的老城,有新古典主義較新的建築,這些掃街隨機見的建築讓人很是喜歡。













途徑一個餐館,一個小小的凹進去的bay area放一張小圓桌,一位優雅的女士獨自坐在那裏品咖啡,任周遭幾多喧鬧卻心自清淨,真是一幅可人的畫麵。



也有這樣的行為藝術家,是個transformer嗎?



馬德裏的"Plaza de Oriente"(東方廣場)有20座與西班牙不同王國相關的君主雕像。這些雕像包括了從羅馬帝國滅亡後的西哥特王國的原始國王,一直到當時的國王菲利普五世。







跟皇家宮殿麵對麵的是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Almudena Cathedral),據說這是座極具爭議的建築,這裏曾經是馬德裏第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所在地,在清真寺的遺址上從開始構想到1993年建成,曆時110年建成了一座擁有巴洛克風格的外觀,新哥特式風格的內部和古羅馬風格的地下墓穴的大教堂。其實在我這個外行人來看,它那個圓頂似乎也有受到清真寺的風格影響。





穆斯林摩爾人占領西班牙有七百年之久,其中860年穆斯林人在馬德裏建造了一座堡壘,保護安達盧西亞王國免受基督徒襲擊。傳說當穆斯林軍隊到達時,馬德裏是一個西哥特人定居點。為了防止入侵者褻瀆他們的宗教文物,這個定居點的居民將一尊珍貴的木製聖母瑪利亞像隱藏在城牆內。1083年,阿方索六世在前往托萊多的途中攻占了這座堡壘,聖母像被重新發現。通過祈禱的力量,城牆倒塌,揭示出一尊聖母像,旁邊的蠟燭依然在燃燒。人們歡騰不已,從那時起,阿爾穆代納聖母被尊奉為該市的主保聖人(每年的十月九日是馬德裏紀念聖母的一個重要節日)。其名字The Virgin of Almudena也來自阿拉伯語詞匯“Almudayna”,意為“堡壘”。如今穆斯林曆史文化遺跡雖然主要在南部的安達盧西亞,但在其他地區仍有穆斯林的影響,例如約8%的西班牙詞匯來自於阿拉伯語,馬德裏本身的名稱也源自阿拉伯語(Mayrit,意為“許多泉水之地”)。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由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於1993年6月15日祝聖,成為首座在羅馬以外祝聖的大教堂,是馬德裏最重要的宗教建築 (也是我們晴天班長在馬德裏最喜歡的教堂)。





金碧輝煌的馬德裏皇家宮殿

馬德裏皇家宮殿(Royal Palace of Madrid)始建於1738年,在卡洛斯三世任期內的1764年完成擴建,正式成為西班牙國王的官邸。這座具有巴洛克風格和新古典主義元素的豪華建築總麵積13.5萬平米,總共有3418個房間,是歐洲建築麵積最大的宮殿。如今的皇家宮殿主要用作舉辦國事以及作為博物館供遊人參觀。皇宮內部精美華麗,富麗堂皇,有無數的繪畫、雕塑、金銀器皿、瓷器、壁毯、樂器及各種皇家用品。馬德裏皇宮展示了西班牙王曆代王國非凡的財富積累和藝術品味。





一進皇宮大門口,氣勢磅礴的

大理石宮殿樓梯是由一整塊聖奧古斯丁大理石(San Agustin marble)製成的,它有70多個台階,通向不同房間。樓梯底部有兩隻由費利佩·德·卡斯特羅和羅伯特·米歇爾(Felipe de Castro and Robert Michel)雕刻的獅子。











國宴廳:



這應該是一個大力神阿特拉斯(Atlas)雕像。在古希臘神話中阿特拉斯遭受懲罰雙肩扛起一個地球。阿特拉斯雕像在世界各地有多種,這個皇宮的雕像由全銅製作,象征了傳奇般的力量和強壯,也許也表達了對西班牙這個曾經擁有最多海外殖民地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的緬懷。事實上,這個皇家宮殿裏極盡奢華的金銀飾品該有多少是從海外尤其是美洲大陸發掘運送至西班牙的。







皇宮的寶座廳是馬德裏王宮最大的廳堂,是整個宮殿中最華麗的房間





西班牙王室加冕儀式中使用的王冠。該王冠上一次使用還是在2014年當胡安·卡洛斯一世

宣布退位現任菲利普六世國王繼承王位的加冕儀式上 。菲利普六世年輕時是大帥哥一枚,如今他和王後萊妃及兩個公主女兒是顏值超高在西班牙和社交媒體上極受歡迎的的王室家庭,尤其是王位繼承人Leonor公主。



在巴薩羅納和馬德裏看到很多獅子雕像,不僅是在城市裏的熱鬧的廣場,尤其是在馬德裏華麗輝煌的皇家宮殿裏,象征了君主權力、皇位權威、宗教信仰、軍事權力、勇氣力量和藝術表現的獅子是雕塑家、藝術家們喜愛的主題





世界著名的Stradivarius Violins:



西班牙著名的伊莎貝爾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的女王。她跟堂兄費爾南多完成收複失地運動,資助哥倫布開拓美洲新大陸,當然在她的的任期也開始了宗教裁判所,強迫猶太和伊斯蘭教人歸順基督教否則驅逐出西班牙。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六世和王後:



參觀完皇家宮殿,感歎讚美驚異它極致的金碧輝煌富麗奢華,但不免也有些喘不過氣來。話說在這樣富麗堂皇的皇宮裏,繁瑣的禮儀嚴苛的規矩,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重擔和責任,王宮重重深似海,歡樂憂愁幾人知。我們普通平凡人家還是自由地享受一下人間煙火吧。

德博德神廟(

Temple of Debod)

原本是埃及的一座古代努比亞神廟(Nubian temple),完整的神廟有三座塔門和聖殿,幾個世紀的風霜之後僅剩下三座塔門。1968年埃及政府為感謝西班牙政府為拯救另一座神廟的幫助而將

德博德神廟

捐贈給西班牙政府。這裏地處一個高地,俯瞰西邊的城市邊際,是本地人和遊客觀看日落的好去處。























像這樣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是少不了街頭藝術家的演唱的。這天晚上一個歌手在包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的圈子裏演唱了不少經典歌曲,包括我們近幾年在城市旅行中經曆最多的兩首歌: 約翰丹佛的鄉村之路(Country Road)和啊朋友再見(Bella Ciao)。這兩首歌是那樣地熟悉令人感動(Bella Ciao是我們去年徒步TMB時由美國加拿大法國巴西14人組成的隊伍最喜愛的隊歌),內心裏的漣漪隨著美麗的晚霞彌散開來。。。





謝謝跟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