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一)法蘭克福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打印 (被閱讀 次)

參見意大利音樂之旅(十三)羅馬興衰的體會

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一)法蘭克福

這次的音樂之旅是借著知音合唱團參加6月12日開始的意大利阿爾匹斯山藝術節(Alta Pustria International Festival,德語區),和之後部分合唱團員進行的瑞士旅行。合唱團安排我們6月11日在米蘭集合乘坐大巴到意大利最富的一個自治省南蒂羅爾的多洛米蒂三峰山區(Dolomites山區)。為了和已經在歐洲遊玩了一段時間的二女兒匯合,她已經離開了她們同玩的夥伴、單獨在慕尼黑旅行了幾天。原計劃是我們提前6月8日到意大利慕尼黑轉機到米蘭,買票時猶豫了幾天,結果沒有買到去慕尼黑合適的機票,就改到法蘭克福轉機去米蘭。我們到了法蘭克福之後才發現這裏沒有什麽遊玩的,難怪到法蘭克福或從法蘭克福轉機的機票比較容易買到。後來坐車去附近城市遊玩時的導遊告訴我們法蘭克福是一個商業城市,很多人到這裏都是業務出差,較少有人來這裏旅遊。許多德國人一輩子除了轉機,也從沒有到法蘭克福旅遊過。很多歐洲人也大多在這裏轉機,或轉火車。例如一些荷蘭人,從機場出來,坐10多分鍾輕軌、然後轉火車到阿姆斯特丹去了,很少有遊人在法蘭克福停留住宿和遊玩。我們以前也是多次從這裏轉機而已,以前最有可能到法蘭克福旅遊的一次是德國《浪漫之旅》自駕遊最後一站到法蘭克福還車,然後坐飛機回美國。但那次為了到機場退稅,早早還車進入機場,沒有在這裏遊玩。以後除了可能的出差機會,大概率不會專程來法蘭克福旅行。

法蘭克福是簡稱,她的全稱是美茵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m Main),是德國第五大城市,是黑森州人口最多的城市。雖然法蘭克福對旅遊來說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城市,但她卻是歐洲最理想的居住城市。

德國有兩個法蘭克福,一個在美因河畔,就是我們這次轉機的城市。另一個在德國東部,與波蘭的國界線奧得河上,即奧得河畔法蘭克福。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Frank指法蘭克人,是古日耳曼人的一支,“Furt”在德語中是淺灘的意思。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意為“法蘭克人在美因河畔涉水而過的地方”。相傳“歐洲之父”查理曼(查理大帝)與薩克森人征戰時,在漫天大霧中打了敗仗,退到美因河畔。由於找不到當地向導,無法了解河道深淺,大軍不敢貿然渡河。正在躊躇之際,看見一隻鹿走到岸邊,輕而易舉的涉水而過。查理大喜,揮軍渡河,局勢轉危為安。為了紀念這段經曆,查理大帝下令在當地建造一座城市,取名為“法蘭克福”。這裏是查理大帝的福地,在以後的曆史中,給予了重視。公元794年,法蘭克福作為查理大帝的行都,首次載入史冊,法蘭克福被授予帝國自由城市的地位。此後,法蘭克福依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在德意誌的政治舞台發揮著重要作用。1152年,來自德意誌各邦國以及教會的諸位選帝侯首次在法蘭克福集會,推選綽號“巴巴羅莎”(紅胡子)的腓特烈一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40年,城市取得腓特烈二世特許狀,舉辦第一屆法蘭克福商業博覽會。1330年起,法蘭克福商業博覽會成為國際性的展會。1356年,卡爾四世頒布“金璽詔書”正式規定法蘭克福為推選神聖羅馬皇帝的法定城市。1562年起,法蘭克福取代亞琛成為神聖羅馬皇帝的加冕地,直到神聖羅馬帝國覆滅。前後共有10位皇帝在法蘭克福大教堂加冕稱帝,因此法蘭克福大教堂在德文中又稱作“皇帝大教堂”(Kaiserdom St. Bartholomäus)。1815年,法蘭克福自由市成為德意誌邦聯的政治中心。1816到1866年間,法蘭克福是德意誌邦聯的首都以及邦聯議會的所在地。1848年,成為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所在地,在法蘭克福聖保羅教堂寫下德意誌史上第一部民主憲法,史稱“保羅教堂憲法”。1866年,普奧戰爭中被普魯士占領,布拉格條約後,被普魯士並入黑森-拿騷省,結束了法蘭克福自由市的獨立城邦時代。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法國戰敗,日爾曼全境統一為德意誌帝國,雙方在此簽訂《法蘭克福條約》,由德國並吞今法國洛林、亞爾薩斯等地。1875年時,法蘭克福居民突破十萬人,1928年時則已超過50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蘭克福遭受33次嚴重的轟炸,史稱法蘭克福轟炸,城中原本大片的古典建築有80%付之一炬,千年古城變成一片廢墟,僅有少數幸存。戰後,在馬歇爾計劃複興歐洲的支持下,法蘭克福獲得再造。戰後的法蘭克福與德國其他城市不同,僅重建少部分極具曆史代表性的建物,少數建築回複舊觀,以體現其曆史文化的代表性,例如歌德故居、法蘭克福火車總站、衛戍大本營、羅馬廣場、法蘭克福大教堂、法蘭克福聖保羅教堂等處。其餘被炸毀的部份沒有進行曆史修複,大多重新起造為新式建築。這和佛羅倫薩城市相比為了保持古跡而無法進行任何新式建築。另外與亞洲新興國家和美國相比,歐洲並不流行興建摩天大樓。歐洲城市的建築風貌多以形式古樸典雅為主,往往隻有哥德式大教堂才有著高聳入雲的尖塔,象征把民眾的祈禱傳入上帝的天廷。然而二戰期間盟軍的轟炸將市中心大部分古跡夷為平地,又隨著法蘭克福經濟高度發展,現代化高樓於是乘勢拔地而起,讓僅有70萬人口的法蘭克福成了少數擁有摩天大樓,而且密度也最高的歐洲城市。著名的現代建物,例如:德意誌銀行雙塔、商業銀行大廈、歐元塔、歐洲之塔。其中,歐洲之塔為德國第二高的人造建物,高度僅次於柏林電視塔。商業銀行大廈則為德國第一高樓。法蘭克福的摩天大樓建築群是德國重新站立起來的象征。

法蘭克福是歐洲大陸商業、文化、教育、旅遊和交通樞紐的重要都市,也是許多全球和歐洲公司總部、教育機構的所在地。它是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評定的德國的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法蘭克福已連續十年以上,成為世界宜居城市第七名(在德國僅次於慕尼黑、杜塞多夫)。

法蘭克福是一個很好的交通中轉站, 2年前我們矽穀附近有很多人去跑柏林馬拉鬆,雖然從不同的途徑出發,但都差不多時間到法蘭克福轉機或轉火車,我們從不同的地方出發,但都在機場碰到一起。

在航空交通方麵,法蘭克福萊茵-美因國際機場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商用民航機場,也是世界最大的機場之一。法蘭克福機場與綿密的歐洲空中交通網緊密聯係,提供飛往歐洲大小城市的航班。此外,幾乎所有直飛歐洲的洲際長程航班,也都在法蘭克福設有航點。法蘭克福因此聚集了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和旅店,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以及過境轉機的旅客。德國漢莎航空即以法蘭克福國際機場為樞紐機場。但漢莎所在的航站大多老舊,很多航班的飛機不能靠近航站,而是用巴士運送旅客從航站到飛機和從飛機運到航站,對於攜帶較重的手提物品的旅客十分不便。國家航班的安檢隊伍通常很長,我們有次從法蘭克福回美國時、排了3個小時的安檢隊伍。

由於法蘭克福曾經是前西德的地理中心,萊茵-美茵國際機場借此優勢成為了德國規模最大的商用民航機場,歐洲重要的航空中轉站,也是漢莎航空的主要基地。德國中央火車站,由於同樣的原因,為德國客運量第二大的火車站,僅次於漢堡中央火車站。法蘭克福互通交流道則是歐盟境內最繁忙的交流道,每天32萬車次通過。有多種方式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從法蘭克福機場前往法蘭克福市中心。火車在機場有兩個火車站。其中一個是區域列車,另一個是長途列車。跟隨機場指示牌從長途火車站步行到1號航站樓隻需大概10分鍾。 2號航站樓到長途火車站須先乘坐擺渡車或是SkyLine到達T1,然後再步行前往。大概用時25分鍾。

二女兒在紐約上學4年,對於像她們那樣熟悉地鐵係統的人來說,到法蘭克福利用Google MAP的交通簡直是如魚得水。

法蘭克福過去曾是一個城邦,近五個世紀來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誌邦聯的自由市,是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法蘭克福是歌德的誕生地,這位德國最受景仰的人文思想家及作家的名字與德意誌文化的傳承及傳播緊緊相連,和中國的孔子一樣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法蘭克福大學即以歌德為大學命名,德國政府也在世界各地成立“歌德學院”致力於德語文化教學(不知道中國的孔子學院是否來自這樣的靈感)。歌德在德語文化世界具備國粹瑰寶的地位,讓這座城市始終散發著與有榮焉的光彩。

如今,法蘭克福是一個民族多元化的城市,許多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將總部選址於此,一半以上的人口有著移民背景,而四分之一的人口為外國公民。德國聯邦銀行、歐洲中央銀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也設立在此,法蘭克福因而掌握了全德國乃至全歐洲的钜大財富,成為歐盟的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實質上的經濟首都,還有“美因河畔曼哈頓”之別稱。

自從公元1240年,法蘭克福城市獲得腓特烈二世特許狀,舉辦第一屆法蘭克福商業博覽會以來,法蘭克福已經擁有800年的會展曆史。如今每年在法蘭克福舉辦的大型博覽會大約有15場,已經成為人們了解世界,以及世界了解德國的重要窗口。憑借德國最大空港法蘭克福國際機場的交通之便,法蘭克福作為世界的博覽會之都(Internationale Messestadt),始終曆久彌新。著名的博覽會例如法蘭克福書展、法蘭克福車展。

我們住的酒店是在法蘭克福市中心、靠近鬧市區的WJ-Marrit,步行可以走到很多商業公司(如航空公司)和銀行的辦公樓。離美因河也不遠,步行15分鍾可以參觀IRON橋,那裏不僅是旅行的一個打卡點,也是旁晚人們散步的好去處。

走在法蘭克福的大街上,最有特色的畫麵視角莫過於傳統建築背後映著現代化的摩天大樓,這常讓法蘭克福的建築景觀給人新舊相遇的空間感。美因河畔這座城市的天際線,也因為這樣新舊交錯的曆史偶遇,在歐洲地景上顯得分外跌宕精采。

金融業是法蘭克福的支柱產業,擁有324家銀行,歐洲中央銀行和德國聯邦銀行也都坐落在法蘭克福,實質上為德國及歐盟的經濟首都;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如今經營德國超過90%的股票交易。根據歐洲城市觀察(European City Monitor)機構的報告,自20世紀90年代後,法蘭克福常年次於倫敦與巴黎,在歐洲最重要城市的排名中位居第三。

法蘭克福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主要沿著水岸林立,形成舉世聞名的法蘭克福博物館河岸。包括歌德故居博物館等,法蘭克福的博物館數量超過50座。法蘭克福旅遊發展局特別為此推行“博物館卡”,方便遊客參觀。

法蘭克福境內共有100多座外國總領事館和領事館,成為全世界外交代表機構最多的非首都城市之一。其中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美國海外領事館,甚至大於絕大多數的美國大使館。

法蘭克福的特色食物有蘋果酒、青醬炸豬排,以及法蘭克福腸等等。但眾口難調,到達那天晚餐我們三人慕名各點了一杯蘋果酒,感覺不太好喝,後悔沒有先點一杯嚐一下再多點另外兩杯。

(未完待續)

下接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二)海德堡

 

正明2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工匠' 的評論 : 是的,很多人在法蘭克福轉機,但很少去那裏遊玩。
正明2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謬讚了!非常感謝您花時間閱讀。先生的詩詞真棒!出口成詩!謝謝!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謝謝介紹。去過幾次都是機場。
油翁 發表評論於
鑒賞睿智文筆,深入旅遊曆史,富有幽默風趣,令人愉悅,期待續篇。正明21的文章總是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值得閱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