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都在備戰

打印 (被閱讀 次)

有一則消息,俄國在西伯利亞的可以防核的巨大地下倉庫裏, 儲備了足夠全國吃幾年的糧食。這表明,俄國當局已經有以核戰爭為特征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預判。

美國的備戰也很明顯了,供應鏈與中國的脫鉤,從上一屆川普政府就已經開始了,無論下一屆誰上,脫鉤隻會加劇。但無論美俄,都沒有中國準備的那麽早,規模那麽大,範圍那麽廣。

最近的二十年,中國的軍備發展是驚人的,現在從裝備水平看,中國軍隊是世界一流的。但短板是核武器,現在估計核武器件數是500枚左右,按西方的估計,增速為每年50枚左右。但要具備和美國核對決,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 意思是同歸於盡的能力,至少需要1000枚,外加相同的導彈防禦係統。按每年50枚的增速,還需十年,估計中國在全力加速。普京在一次講話中,提出可以幫助中國。如果世界大戰在五年內爆發,俄國的核保護恐怕是必要條件。

第三次世界大戰恐怕不會是核大戰,但前提是對抗大國之間有有效的MAD威懾。否則,強勢的一方可能會間接挑釁。比如,美國可能會向台灣提供一些原子彈,這樣,中國如果要統一,就得準備好吃核彈,對此,中國沒有能力向美國報複。相反,美國就不敢向烏克蘭提供核武器,因為俄國有MAD的能力。如果中國要保證解放台灣的戰爭,或其它方麵和美國的戰爭是非核戰爭,就必須保持能和美國MAD的核能力!

除了核武器,中國還有兩個軟肋,能源和糧食!

中國很早以前就將電驅動運輸放在一個戰略的地位,因為考慮到中國缺油,70%的油來自進口,而70%來自中東,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一旦和美國發生衝突,馬六甲被控製,中國隻得投降。電動車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努力,電動自行車早就淘汰了摩托車。為了將西部的煤電和水電運到東部耗巨資建立起來的超高壓輸電線路,也歪打正著地成了現在綠色能源的輸電線路,因為光風發電需要大量的空地,這隻存在於中國西部。

其實,中國在所謂“新三樣”(電車,電池,光伏產品)方麵的長足進展,都是源於國家安全的動機發展起來。由於氣候問題成了有關人類存亡的生死問題,西方對此也很重視,紛紛提出了激進的綠色目標,如英國提出在2030年全部淘汰油車,改用電車,美國則是2035年。中國在“新三樣”方麵異常成功,已經獲得了壟斷地位,已經引起了西方的焦慮。這已經不僅僅是戰爭的問題,而是更深層次的誰將處於價值鏈頂端的問題。英國的崛起是依賴煤和蒸汽機,美國的崛起是依賴石油以及內燃機,按照同樣的套路,誰掌握了綠電和電動車,誰將居於世界價值鏈的頂端。如果西方全部如期改用電車,那未來的世界就是中國的了。

除了采用貿易保護措施,西方已經開始改變綠色經濟的技術方向,希望逃脫中國的控製。如現在又說電車不行,每輛耗銅高於汽油車六倍,如果全換成電車,世界上的銅不夠了。豐田在吹新汽油車方案,以及氨車方案。氨可以用綠氫和空氣中的氮氣合成,和氧氣反應後產生氮氣和水,和氫氣一樣不產生任何含碳物質,而且比氫氣易於運輸和儲存。

中國還是在電車的道路上狂奔,關鍵還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且電車方案是個證明可行的方向,與其把精力投在還不知道北的技術,還不如投在有眉目的方向上。如果中國75%的交通工具都是電動的,那中國就不太怕馬六甲被封鎖了。

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去年的糧食進口高達1.4億噸,相比之下,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8億噸。盡管中國官方統計說糧食產量近20年來一直在1.3萬億斤以上,但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論壇去年的一份報告,“現在全部食物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依賴進口”,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最近20年,中國的“食物安全保障水平--即食物自給率,從2000年的93.6%降到現在的65.8%。”大量農田被移作他用、農村城鎮化、飲食模式的改變等等多種複雜因素導致未來十年內中國的糧食安全還可能麵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農業和生物工程教授及水質專家凱倫·曼克爾(Karen Mancl)說,在2000年時中國還能夠自給自足,但在過去的20年左右,情況發生了變化,其中部分原因是農業土地越來越少,“將農業土地從種植食物轉變為其他用途,如城市的發展,將農業土地轉變為工廠。”她說:“在過去的10年裏,中國失去的耕地麵積為5%,這對一個國家來說確實是承受不起的。”中國農業問題專家在宏觀經濟發展論壇上的報告說,中國的大豆自給率在2000年時為62.4%,20年後已經降至16.6%。在工業領域,廉價的勞動力奠定了中國製造業騰飛的基礎,而農業則幾乎正好相反。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糧食種植的人工和土地成本都明顯高於美國,如小麥每畝的成本近1000元人民幣,而美國僅318元,是美國的三倍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全球糧食和水安全項目主任凱特琳·威爾士 (Caitlin Welsh)說,“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需要繼續依賴貿易來滿足其部分糧食需求”。

中國糧食不但對外依賴度高,而且高度依賴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尤其是過度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被認為潛在地緣政治風險極高的國家。官方去年透露,在所有進口來源國中,美國為第一大糧食進口來源國,占進口比重高達37.3%。中國的另一大戰略隱憂是擔心海上食品貿易被切斷。

馬六甲海峽最窄處的寬度僅約 1.7 英裏,堪稱天然瓶頸,極易封鎖,目前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而美國與這些國家都有著緊密的防務關係。去年2月,美國曾批準向印度尼西亞出售價值了高達140億美元的軍火,相比之下,到今年9月為止,美國國務院在拜登總統期間向國會通報的對台軍售為50多億美元。中國雖有陸路“中歐班列”等,但運輸能力極為有限,絕大部分糧食等貿易都是靠出蘇伊士運河、過印度洋、穿紅海、然後走馬六甲海峽,一路遍布美軍基地。

石油可以用電取代,也有人工通過煤(中國產量豐富)合成油的技術。但糧食是無可替代的,饑餓的軍隊和人民是統治者無法戰勝的敵人。中共曆史上就經曆過大饑荒,對此有切身體會,因此在加強糧食安全方麵加強了準備。

為了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中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使進口多元化,目前已經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某種形式的糧食合作關係。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學院教授塞西莉亞·托塔哈達(Cecilia Tortajada)說,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拉美和非洲建立起了一個糧食供應網絡,“有更多選擇來獲取食品產品,不僅僅是從美國”

在國內農業政策方麵,中國采取了以下措施提供農業生產:

1. 保護耕地

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 中國已經明確規定了耕地紅線,即18億畝耕地,並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保護耕地,例如禁止非農化、非糧化。
提高耕地質量: 中國政府投資了大量資金來改善耕地質量,包括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廣水利設施建設、治理鹽堿地等。

2. 發展農業科技

加大農業科技研發投入: 中國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農業科技研發,並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雜交水稻、轉基因作物等。
推廣農業科技成果: 中國政府積極推廣農業科技成果,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例如推廣機械化耕種、水稻插秧機等。

3. 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

給予農民補貼: 中國政府對農民給予了直接補貼,以鼓勵糧食生產,例如種植補貼、農機具補貼等。
完善農業保險製度: 中國政府完善了農業保險製度,以幫助農民抵禦自然災害風險。

4. 加強糧食市場監管

建立糧食儲備製度: 中國政府建立了糧食儲備製度,以調節市場供需、穩定糧價。
打擊糧食市場違法行為: 中國政府嚴厲打擊糧食市場違法行為,例如囤積居奇、哄抬糧價等。

5. 倡導節約糧食

開展節約糧食宣傳教育: 中國政府開展節約糧食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節約糧食意識。
推廣餐飲節約模式: 中國政府推廣餐飲節約模式,例如鼓勵使用公筷公勺、反對浪費等。

特別是,改善荒漠,也成了中國解決糧食困局的一個重要舉措,特別是,這可以和光伏電的發展結合起來。最近中國在沙漠光伏發電方麵取得了很大成就。由於光伏板的大量生產和成本降低,使得可以在荒漠上大量建設光伏田,而光伏田意外地具有以下好處:

減少風沙侵蝕: 光伏板可以遮擋部分風沙,減少風沙對地表的侵蝕。
改善土壤墒情: 光伏板可以減少地表蒸發,提高土壤墒情。
增加植被覆蓋率: 光伏田建設可以為植被生長提供遮陰和保水條件,增加植被覆蓋率。
改善微氣候: 光伏田可以降低地表溫度,提高空氣濕度,改善微氣候。
促進經濟發展: 光伏田建設可以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沙漠的根本成因是缺水,但空氣中還是有水分的,而光伏板提供的平麵改善了微氣候,提高了空氣濕度,成了夜晚冷凝最好的界麵,光伏電也可以為冷凝機,抽水機,鹹水淡化等不同取水方法提供能源,解決了沙漠缺水的問題。假以時日,光伏田區域竟然出現返綠現象。中國荒漠總麵積達國土的25%,據估算,隻要其中的1%變為光伏田就可滿足全國的用電需求。另外,中國的糧食自給也是個問題,而且供應源來自於美國等敵對國。如果荒漠能變綠,變成農田,就能幫助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

戰爭會帶來那麽多的麻煩,不知道人類為什麽總是要打,從來沒有消停過。這可能就是人性的詛咒,沒有那一代人能夠逃脫!

 

 

老柏樹 發表評論於
所以,除非一方經濟崩潰發生內亂啥的,否則中美開戰不可避免,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唯一的問題是何時何地何種方式,正常最多是十年之內。

作為美華,站在中間讓人很悲哀。
老柏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ujing' 的評論 :

這幾個例子確實是美國欺負人,沒辦法,老大嗎。(類似老共現在折騰菲律賓。)但遠遠沒到係統性的遏製中國的地步。

真正把中美開始對立起來,始於08年次貸危機後的胡溫,當時他們判斷:美國開始衰落,我們要有所作為。所以,09年後老共係統性的做了以下大動作(注意這一切正在繼續進行中):

(1)大建航母和其他軍艦(自然是為了將來和美國交戰);
(2)東海巡視釣魚島海域,更大的目標是在第一島鏈上打開個小缺口(如果日本草雞的話);
(3)南海填島建機場,軍事化;
(4)台海跨越中線,壓縮台灣的防衛空間。因為真拿下台灣,第一島鏈就自動崩潰了。

這些係統性的擴張行動,在外人看來是一目了然的。用金燦榮的話:我們強大了,我們就是要改變現狀,你們必須學會接受!

西方到目前能做的完全是防禦性的,最多也就是穿越台海宣示航行權而已。

說白了,老共這些年的擴張跟日本1920-1930年代是一回事,區別是因為貿易關係及美國的軍事統治地位,老共沒有直接軍事上動手而已(在南海跟菲律賓已有苗頭了)。

網上罵老習的太多,其實老習無非是走胡溫定的路子而已。
Firefox01 發表評論於
備戰備荒為人民,自1960‘s年代晚期起,即中共九大後,一直沒怎麽停啊。老鄧改開時可能不怎麽頻繁,但是基幹民兵的訓練沒有中斷。從“一定要解放台灣”,到葉九點,到鄧八條,”一國兩製”,以及後來的各種數字提法,都是證明。
pujing 發表評論於
中國對美認識的改變幾個節點,94年銀河號事情,看出美國不講道理;99年5月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美國為所欲為。還有南海撞機事件,美國霸道。
ypb001 發表評論於
如果普金把幾顆核武器給阿拉伯國家...
高楓大葉 發表評論於
老天真----智者高見
f2022f 發表評論於
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去年的糧食進口高達1.4億噸,相比之下,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8億噸。盡管中國官方統計說糧食產量近20年來一直在1.3萬億斤以上,但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論壇去年的一份報告,“現在全部食物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依賴進口”,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最近20年,中國的“食物安全保障水平--即食物自給率,從2000年的93.6%降到現在的65.8%。”大量農田被移作他用、農村城鎮化、飲食模式的改變等等多種複雜因素導致未來十年內中國的糧食安全還可能麵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
以上是分田單幹的惡果。至少應恢複互助組,初級社。
dong140 發表評論於
美俄備戰都是為了打別人,中國不備戰,那真是大傻瓜了
sensei321 發表評論於
中國有大大指引方向,就不勞您老費心了。您還是替俄爹想想吧。下一步是不是要總攻哈爾科夫了?還是普帝禦駕親征,直取基輔?
FollowNature 發表評論於
備戰才能止戰。中國的確應該增加核心武數量。達到恐怖平台銜才安全。假如俄缺少核武,早被蠶食了。
modems 發表評論於
豬頭山越來越像張維為了
ZGBD 發表評論於
認為中國的綠能可以保證中國在世界大戰時的能源供應就是癡人說夢。
car88 發表評論於
俄羅斯已經耗了全國之力打了兩年多的烏克蘭戰爭,你卻說它正在備戰。難道你的腦子真有問題?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印度和中國有相同的人口,但是印度的國土麵積隻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印度仍然是世界糧食出口大國。印度能做到,為什麽中國不能做到?就算中國一半的領土都不適於農業,中國的人均農用土地仍然高於印度50%。關鍵是大量的農用土地都荒廢不用了,五十歲以下的農村青壯年,隻懂得當農民工進城去賺錢,根本沒心思種田,也不會種田了。現在種蔬菜都是大棚立體種植,根本不需要四十年前那麽多的土地,而且產量和質量還比以前高的多。中國的農田如果充分利用起來種糧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這二十年來,光知道從美國買糧食,更有甚者還專買美國那些缺德的轉基因種子。農業部外貿部那些混蛋官員們,是在拉著全國人民往死路上奔嗎?現在俄羅斯希望和中國一起開發外東北地區的農業,不知中國當局感不感興趣。
仁雅居 發表評論於
看來這是中宣部在文學城的支部
心會擱淺123 發表評論於
真走到核大戰那一步,人類文明起碼得倒退100年以上。
jw2009 發表評論於
rabbitzhang 發表評論於 2024-06-17 10:59:04
何時最有可能爆發中國參與的戰爭?
-------------------------------------
戰爭早就開始了,不是2022年的二月在烏克蘭,而是2020年的二月在中國武漢開始的,超限戰!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希望世界能夠遠離戰爭,走向和平與發展。人類應該更加注重合作與共同發展,而不是相互對抗與破壞。隻有和平與穩定才能讓每個國家都有更好的未來。希望各國能夠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朱頭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rabbitzhang' 的評論 : 我認為現在已經開始了。一戰在1914年7月,二戰在1939年9月的時候都沒被稱為世界大戰,打了好幾年了才被冠以此名。戰爭是無法調和的矛盾的結果,現在完全滿足世界大戰的基本條件,而且已經有兩場戰爭在開打,並且看不到結束的前景。
rabbitzhang 發表評論於
請問博主,您認為戰爭概率有多大?何時最有可能爆發中國參與的戰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