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89民運,是海外民運的救贖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打印 (被閱讀 次)

2024年3月初,一批海外民主人士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了第一次"國是會議", 提出了"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宏偉曆史目標。通過華人自媒體人鄭旭光在節目中的介紹,人們可以對這次會議以及參與者有個有限的了解。在我看來,35年前的89民運,35年後依然對海外民運有幾乎致命的負麵影響。

89民運,起因與結果嚴重失衡

以紀念胡耀邦為起因的89學生運動,幾經修改後的政治目的依然沒有離開"輕度改良中共"。激起全國同情/支持的"人民大會堂台階上跪求接書/天安門廣場絕食運動", 也是在努力爭取中共的認可(學生自發組織合法)和肯定(學生運動不是動亂,是愛國行動)。

最終,卑微的乞求遭到拒絕,憤怒青年學生血灑長安街, "讓全世界看清了中共殘忍的真麵目"/"部分學生領袖獲得國際政治名聲",成為這一"起因與結果嚴重失衡"運動的"意外收獲"。前者迅速被世界忘記,而後者成為一些人無法忘卻的輝煌。

忙於懷念過去,無暇走向未來

1
1989運動年前在北京發生的事情,至今似乎依然是海外民運人士思維的焦點。與89民運直接或間接的聯係,讓他們在享受那段輝煌的同時,總也無法走出它的陰影。

於是,以35周年是個"整日子"為借口,把每年64前後短短一兩天紀念活動,延長至4月到6月長長的3個月。打著讓世界(34+1)次地再次看清"中共殘忍的嘴臉"的幌子,89民運的代表人物王丹再次完整找到那個魂牽夢繞的春末夏初的輝煌。然而,它同時也是中國當時有限民主環境大毀滅的事實,讓這份"輝煌"帶有自虐的殘忍。

2
在YouTube 上"張傑點評"頻道播放了"紀念胡趙及89民運35周年國際研討會"的一些視頻,其中一個視頻是胡平先生評判89民運和香港反送中失敗的根本原因: 放棄了"合(平)/理(智)/非(暴力)"的運動方針。

胡平先生的話很有道理,然而,這個"國際研討會"是2024年4月14-15日在紐約舉行的。在2024年3月初第一次'國是會議"上,海外民主人士已經將奮鬥目標提高到"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水平, 這與35年前的89民運"爭取在中共獨裁統治下求得一份有限/合法自主"的目標,有著天壤之別,從而讓"合理非"的運動原則失去了任何現實的意義。

與王丹在加州忙於"紀念89民運35周年的各類活動一樣,這個在美國東海岸(紐約)召開的"國際研討會", 也隻是忙於'懷念過去",從而為無暇"走向未來"找到一個自欺欺人的借口。

3
第一次國是會議後,有消息說今年還會開第二次國是會議。詢問接受鄭旭光專訪的王丹,他淡淡地說,最近忙於89民運35周年紀念活動,國是會議交給"會議秘書處"打理,無暇過問。

"我們將舉行國是會議,商議結束中共暴政,建立民主中共的方案。今天,當中國再次站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人類世界憂慮凝視中國去向時,我們願意挺身而出,承擔起創建民主中國的曆史重任", 是王丹當初對"國是會議"性質和意義的定位。然而,作為國是會議發起人之一,王丹在會後輕描淡寫的推托,讓他給出的"國是會議"的意義及重要性大打折扣,他無意中對"懷念過去"和"走向未來"展示出清晰的輕重取舍,讓"憂慮凝視中國"的世界知道,這不是一幫可以托付重任的家夥。
 

如果認為紀念89民運35周年如此重要,完全可以將國是會議第一次會議推遲到今年7月,等過足了"紀念89民運35周年"的癮後再召開。 這種順序上的流暢,未必能讓人增加對"國是會議"的信心,但承前啟後基本邏輯至少讓人相信,"國是會議"不是幾個人閑極無聊,在街頭攢出的一個打發時間的行當,也不會有胡平"用合理非的方式來博弈中共"的奇想而產生時間倒錯的尷尬。

以現在海外民運的名聲,任何正麵的因素,無論多,都是巨大的幫助。

忘記89民運,是海外民運的救贖

1
在"紀念胡趙以及89民運35周年國際研討會"上,各路民主大俠相互表揚/讚頌的場景,讓我想起英國電視連續劇 Colditz.

Colditz 是德國的一個老城堡,二戰期間被改成看守最嚴的監獄,用來關押屢次越獄失敗的盟軍戰俘(英/法/波蘭)。被俘後努力逃跑,盡管很危險,但卻是軍人的職責。因此,被關押的英軍戰俘們,都已自己屢次越獄失敗而被送的這個監獄而自豪,越獄的嚐試也從未停止。(這部電視劇(Goditz),說的就是英國戰俘被關在Goditz 中的各種故事)

第1季第4集:英軍高級軍官Colonel Preston 被轉至 Colditz, 第一天就目睹了一起失敗的越獄企圖。鑒於 Colonel Preston 在英軍戰俘中官階最高,他自然就成為英戰俘的領導。然而,得知Colonel Preston 從未有過任何越獄失敗的經驗後,英戰俘們對他表示出不加掩飾的輕蔑,對他的命令充耳不聞。

一日,一名英戰俘違命幫助一名波蘭戰犯越獄,失敗後連累整個英軍戰俘集體受罰。Colonel Preston 借此實例斥責英軍戰俘:So far I have witnessed two attempted escapes on this camp, none of which had the remotest chance of success. Now Gentlemen, go through your heads, you are not escapers, you are FAILED escapers.( 我來了之後已經看到兩起越獄嚐試,沒有一起有哪怕一丁點兒成功的機會。記住了先生們,你們不是越獄者,你們是失敗的越獄者..) 隨後,Colonel Preston 耐心教導說,此處據瑞士邊境400多英裏,任何成功的越獄需要大家集體配合,需要周密的計劃和盡可能充足的準備,如身份證,地圖,錢,便服,一個說得通的故事等。

Colonel Preston 的意思是,忘記你們之前越獄嚐試,失敗的嚐試沒有任何榮耀可言。忘記你們虛構的榮譽,用新的思維重新開始。在 Colonel Preston 的領導下,一些越獄得以成功。

2
鄭旭光是"國是會議"的一名與會者,在他的YouTube 頻道節目中,他對製定計劃以提高"推翻中共/重建共和"成功率的建議不以為然: 要考慮到變化太多,可能的結果太難預料,任何計劃都是浪費時間(大意)。鄭旭光還是89民運時天安門廣場的學生領袖之一,但他一定沒看過 Colditz.

王軍濤是最認真努力的民運人士/領袖,但他似乎不是 Colonel Preston.

Colditz YouTube 上的鏈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fDMQUNvgk?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誠信 : 你終於...不再浪費評論那些無聊的,低質量的華人自媒體了。
****
Thank you for your words.
1
實際上,正是華人自媒體人鄭旭光的節目,促使我寫出這篇評論。作為"國是會議"第一次會議的參與者,同時又努力在把那次會議介紹給大眾,鄭旭光應該很樂意討論會議提出的"推翻中共/重建共和",但事情似乎沒那麽簡單。在簡單介紹會議後,他的節目一股腦地撲在了89民運上,找來多位當初的參與者,細致地回憶那段時光的"分分秒秒",其中一期節目長達6個多小時。
那是他的節目,內容和長短隨他定。但它表明了這些海外民運人士(鄭旭光把自己稱為"會議的觀察者")們的重點幾乎一致地放在"懷念過去", 讓"國是會議"像是一夜情後就忘了電話號碼的炮友。我文中提到把"國是會議"推遲到7月份的建議,就是這個意思:3月初光彩亮相後,就沒了下文?這是最起碼的管理/公關都概念都沒有,海外民運掙得當下差強人意的聲譽也就自然而然了。
2
"國是會議"提出"推翻中共/重建國和"的目標。在鄭旭光的節目中,我試圖請他解釋一下"推翻中共"的具體內容,來展開一個深入的討論。我的問題讓他很不舒服,草草應付幾句後就"封殺(拉黑)"我的發言。他的簡單應對中清晰地流露出他對中共的仇恨。
他的這份仇恨,在海外民運人士中不是孤立的,這一點可以理解。但這份仇恨才恰恰是討論以下問題的的關鍵
1)"推翻中共"是"重建共和"必須首先達到的社會條件?
2)或與"重建共和"一樣,"推翻中共"也是一個獨立的政治目標。
在"推翻中共/重建共和"這一提法中,對"推翻中共"的定位/定義,會讓未來中國有不同的未來。海外民運對中共的仇恨,很可能會讓"推翻中共"成為一個超過"重建共和"的目標,導致"推翻中國"的變革耗盡"重建共和”所需的必要的社會條件。
如討論中有人(不是鄭旭光)表示,"隻要推翻中共,不惜中國分裂"。這就是仇恨的效應,它的含義是"恨中共勝於愛中國"。
3
鄭旭光拒絕進一步的討論,讓我感到海外民運分子缺乏的政治智慧: 推翻中共,不是因為你們恨中共,而是因為你們堅信“重建共和"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在這條路上,"推翻中共"是必須邁過的門檻,而不是一個報仇雪恨的目標。忘記89民運,就意味著擱置仇恨。最終,用"堅信共和才能拯救中國"的理念,而非仇恨,作為從事"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動力。
鄭旭光的簡單回答,表明他們不具備這一基本的政治智慧/或至少還在爭論之中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Armweak: ...現在一想到那個時期發生的事情,心裏依然有激情的回憶...一隊學生高呼口號,鬥誌昂揚,開始他們第一天在天安門廣場的絕食...
*****
1
哪怕是出門就是為了打老虎,結果被老虎咬了一口,也說得過去,至少原本就是衝著老虎去的。
89民運"起因/結果"的嚴重失衡,就好比"出門為了捉蛐蛐,結果被老虎咬掉一隻腳"。如此大的出入,說明那場運動缺少最基本的計劃和管理,一切都是"到時候再說"。
王丹/鄭旭光都是當時的學生領袖,對"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曆史使命,依然持”無法計劃,到時候再說"的心態.
2
他們為啥不吃飯,你還記得麽?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voiceofme: 作者的目的不得而知。
****
目的就在標題裏,(忘記89民運), 是海外民運的救贖。
今年三月初,海外民運挑起了"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曆史重擔,我在文章開篇就說明了。有了新的曆史任務,"海外民運的救贖"就是完成這個曆史重任,或有更大的可能完成這個曆史重任。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voiceofme:
如果你真感興趣,去看看電視劇 Colditz, 不僅有真實的背景,還是一部很好的電視連續劇。
沒有好萊塢大手筆的熱鬧,隻是踏踏實實講故事,英國人比美國人強很多。畢竟是莎士比亞的老鄉。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voiceofme:
上校 Preston 要求大家一起製定計劃
1)如何逃出監獄,
2)逃出監獄後,如何在德國走完400多英裏的路,安全到達瑞士(他要求有身份證件/地圖/錢/一個說得通的故事等事前準備)。
越獄成功後又被抓回來的失敗案例,都是敗在第二階段,越獄的軍官都是"先逃出監獄再說"的心態。而且,在追捕越獄戰俘的過程中,德國士兵是可以開槍的...
對"推翻中共/重建共和"一事,王丹/鄭旭光都對製定計劃不以為然,也是"到時後再說"的心態。
我在文章最後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rmweak' 的評論 : 同意。 民主的本質是協商妥協。 非要推翻就成了暴力。
誠信 發表評論於
"89學生運動,是在努力爭取中共的肯定: 學生運動不是動亂,是愛國行動, 更是愛黨行動。"

撒嬌, 搗亂, 無休無止, 禍國殃民 (數百民眾無辜中流彈而死), 與“民主運動”風馬牛不相及。

Armweak 發表評論於
六四的失敗,根本上歸結於中國幾千改朝換代的文化。

打江山坐江山一竿子插到底的革命文化,絲毫沒有妥協的餘地。這種革命到底的文化,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裏。六四後期,各種學生工人和市民組織,最後都成了要顛覆共產黨統治的激進甚至革命組織。你手無寸鐵,卻想要共產黨的命,共產黨當然會先要你的命。

不過,八九六四前前後後的幾個月內,給我的記憶是正麵的。現在一想到那個時期發生的事情,心裏依然有激情的回憶。那年的5月13日,俺去考了TOEFL。回來打開電視,一隊學生高呼口號,鬥誌昂揚,開始他們第一天在天安門廣場的絕食。。。。。。
voiceofme 發表評論於
前提是得不斷的有人越獄。 要是一直沒有人越獄,隻有35年前的一次,和最近的一次小小的不算越獄(白紙革命)的嚐試,你要人們忘記35年前的那次, 你要讓人打消越獄的嚐試嗎?

作者的目的不得而知。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指望美國大兵財團為中國人民流血出力是白左思維。要向以色列學習。
diaozhi 發表評論於
老驥伏櫪固然可嘉,但江山須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出於藍而勝於藍。
誠信 發表評論於
中國幾年前的白紙運動, 真的值得曆史記住。 運動中, 每個參加的年輕人都很清楚,參加運動給自己與家人即將帶來的風險。他們都是冒險參與, 具有為國犧牲的意誌, 所以運動的結果也很不同。白紙運動中, 年輕人勇敢喊出“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和“結束清零”的口號, 迫使統治者立即結束清零,恢複生產,將國家從低能統治者的殘害下解救出來,有效推動了國家進步。之後運動立即結束,防止了社會動蕩和混亂。

反觀“六四”,自始至終一直目標不明,"共產黨下台"的口號被學運領袖禁止,甚至幫助警察逮捕了向毛澤東像扔雞蛋的英雄。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們都成為了學運領袖們的人質和政治籌碼。 他們利欲熏心,野心膨脹,拒不返校,試圖運用這些人質做政治籌碼,與政府討價還價, 爭取個人利益,甚至喪心病狂到渴望製造流血。他們曠日持久占據國家政治中心,險些釀成天下大亂,軍閥混戰的滔天大禍。結果,最後真的以流血收場,並導致國家大幅倒退,政治改革完全被扼殺終止,經濟改革停滯多年,也導致整個民族停止了對民主自由的向往追求,對國家的實際影響極為負麵, 極具破壞性,extremely negative and destructive。

鄧小平推動,趙紫陽執行,溫家寶參與(中央政治改革研究小組組長)且畢生呼籲的政治體製改革, 包括高層差額選舉,黨政分開,政企分開,任期製,基層全額選舉等等, 是有效的,穩健的, 可行的民主之路,an effective, stable and feasible route to democracy. 可惜,被六四所扼殺終止,或許永不再來了。
誠信 發表評論於
“89民運,35年後依然對海外民運有幾乎致命的負麵影響。”

很同意, 也讚同本文的幾乎每一句。

誠信 發表評論於

你終於把你的才華用到正確的地方, 不再浪費在評論那些無聊的,低質量的華人自媒體了。

很高興看到你思考和評論這樣重大的話題。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更正>
”"我們將舉行國是會議,商議結束中共暴政,建立民主中國的方案。...
不是""我們將舉行國是會議,商議結束中共暴政,建立民主中共的方案。"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更正
"一日,一名英俊戰俘幫助一名波蘭戰俘越獄", 不是 "一日,一名英戰俘違命幫助一名波蘭戰犯越獄"
戰俘與戰犯不同,極大的不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