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表達的藝術,兼談博文的題目

打印 (被閱讀 次)


我們在群裏談到文字表達的有效性,因為同濟美國牛人校友挑戰了我的一篇博文,他認為博文的《丘成桐說輕了中國數學和科學的差距》這個題目不好。

他自然是自視很高的牛人,所以他也有這些建議:“這個題目如何:丘成桐說小了中西在數學和科學的差距。差距有大小、無輕重”。

我的有些延伸的回複:

“差距“是名詞,但是真正的名詞是“距”離,“差”在裏麵就有形容詞的意思,所以“差距”可以用輕與重修飾。我認為他修改的題目裏將“說小了”放句子中間很不恰當,作為比較的結果放句末似乎好些。

為了讓同濟牛人提高文字交流的有效性,我請他先回答這兩個問題:

1。英語句子中最重要的詞匯是什麽?或者說最難掌握的是什麽?A. 名詞,B. 動詞,C. 形容詞,D. 副詞;

2。考慮點擊和傳遞信息,博文題目最重要的詞匯是什麽?A. 名詞,B. 動詞,C. 形容詞,D. 副詞。

弄懂了就知道雅美之途為什麽是個不錯的信息傳遞者,必須聲明這是雅美之途的原創。

同濟美國牛人沒有弄懂我問題的重要性,或者他拒絕回答。我隻好自己回答這兩個問題,也兼談文字表達的有效性,文章會同時涉及英文和中文的內容。

在英文的慢長演進中,比較慶幸的是主謂賓的結構是與中文相似的。除了倒裝句,英語的主語在前麵,謂語驅動後麵的賓語。如果不是從句或動名詞引導的短語,主語和賓語都應該是名詞。

但是與漢語的最大區別是英語的謂詞或動詞,它們擁有動詞原形,視主語單複數不同的動詞變換,動詞的過去時與被動語態,動詞的完成時,完成進行時等等。

這些嚴格的規範說明英國人是嚴謹的,動詞的被動語態立即告知所處的狀態,中文則需要額外的說明。

如果學好了英文動詞的使用,那你幾乎學好了絕大多數的英文語法,所以對我的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動詞。

對英語詞匯的理解與應用則是一輩子的積累,幾乎對英語為母語或非母語的人都是如此。因為英語是拚音文字,26個字母擁有幾何級別的組合能力去創建新詞,像Microsoft、Facebook、OpenAI或ChatGPT。英語比漢語的詞匯要多很多,可能是8萬漢字對應100萬的英文單詞。

我在帶學生閱讀理解時,往往要求學生挑出整個句子的動詞是什麽。因為弄對謂語,向前找是主語,向後便是賓語。我告訴學生,如果你找出了具有動感的詞匯,那麽它們可能就是句子的謂語。

首先應該確認英語的句子,兩個句號之間的內容就是英文的句子,可以是兩個單詞,也可能是長到一段的長句。長句在古英語裏很常見,像美國的獨立宣言。

整句的核心謂語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它們是驅動句子的力量,英語裏麵有很多被動語態的動詞是用於修飾前後的名詞的。

有個很好玩的現象,往往英語是母語的學生,他們還更不容易找對答案,非母語的中國學生很多能弄對。因為我們是死扣語法訓練出來的,ABC們則是憑感覺的sounds right。這是免疫學家的英語教學,十幾年下來,收到的好評不少。

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我似乎比較有資格,畢竟是文學城的熱門博主。文學城現在改了些,因為題目帶上了博主的名字,所以閱讀量多少受到作者名聲的影響,以前隻有題目。

博文題目仍然是最為重要的,如果題目不好,幾乎會導致沒有人閱讀的難堪,再好的文章也沒有用。

我悟出了一些寫博文題目的原則,首先應該是通俗易懂的,你想表達的東西應該很明確。應該避免在題目中使用生詞或難懂的概念,充滿哲理的或詩歌浪漫的東西應該遠離題目,也不應該取每期更新或連續性的相同題目。

這樣我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就是題目裏麵名詞最為重要,因為名詞承載著作者想讓讀者知道的信息。

博文題目通常是短語,也可能是短句,讀得通暢比死扣語法更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名詞,我可以將那些名詞稱為核心信息。

現代人的時間比較零散,寫出的東西自然沒有古人那麽講究,尤其對我這種擁有ADHD的人。

我對寫作的理解是,首先觀點應該鮮明,傳遞的信息應該清楚。表達的方式應該盡可能地簡單,文章的流暢性(Flow)也是追求的目標,Flow是作者尊重讀者的態度,因為作者所創造的是讀者的快樂閱讀時光。

博文作為現代的交流載體,可以突破以往作文的兩大約束,首先是內容可能分散,所以在是否離題的問題上可以寬容些。另外就是意識流的寫法,不在意所有內容的連貫性,更關注獨立段落的品質,以達到在一篇文章中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

同濟芝加哥醫生校友風城黑鷹寫博文傳遞了這個消息:首位豬腎到人體的異體移植患者不幸去世,風城黑鷹本身是免疫學家出身的神經內科醫生。

真是可惜了,我們仍然需要向這位勇敢的病人脫帽致敬,雖然他隻活了七周。

MGH發布的聲明說,患者的去世原因與他的移植腎所帶來的並發症沒有關係,這個我不敢苟同,當然我們需要等應該會發表在New England的臨床報告。

這個預後也符合我在前期博文中的預測:“現代基因編輯和轉移技術直接導致了這個異種移植的裏程碑時刻,但是這位病人的長久存活仍然充滿挑戰,這也是當時我對馬裏蘭已經去世的豬心移植患者的預測。因為整個器官擁有海量的外源抗原,人體的免疫係統會以各種途徑打擊異己。人類對免疫耐受的機理仍然知之甚少,免疫學家仍需努力”。

患者隻有七周的存活期,這也太短了,遠低於以前猴子的試驗,說明我們仍然任重道遠。患者躲過了補體等介導的超急性和急性介導的免疫排斥反應,但是仍然死於T細胞或巨噬細胞介導的相對晚點的排斥反應,突然死亡也有可能是因為免疫反應誘發了急性血栓形成。上蒼造人時所設計的縝密程序,始終讓人們無解。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博文標題已經快要成為文章的魅力了(*^_^*)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首先觀點應該鮮明,傳遞的信息應該清楚。表達的方式應該盡可能地簡單” 謝謝分享,學習了!
扭曲時代 發表評論於
城裏最好文采的,在我眼中,是一個寫過“龍骨”小說,極善於寫電影觀感,和美食博主,他的名字與紐約有關,而且是個生物學家。對電影人生和美食悟性極高,文字生動如神。不知道他去哪裏了。

他與那個什麽潤濤的功力,就如雲泥之別。我最不喜歡潤濤的村語俗識。
雅美之途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謝謝居士到訪,也從你文章學到不少投資知識。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博文題目通常是短語,也可能是短句,讀得通暢比死扣語法更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名詞,我可以將那些名詞稱為核心信息。”

總結得很好!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