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你窮是有原因的

打印 (被閱讀 次)

美國是一個自由的社會,以求學為例,美國學生可以在不斷的探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真愛。在這種富有彈性的係統裏,學生們可以通過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方向,然後才有可能把自已喜歡的東西做到極致。

美國的信息也是相當公開的,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學生們就知道自己未來的前景,包括可能賺到多少錢。這也是美國沒有出現明顯的仇富情緒的原因,因為自己的現狀都是當年選擇的結果。

很多美國人選擇不賺錢的領域,錢這東西原則上是必須,但是到達一定的程度,或者說夠用就行了。

即使這樣也應該懂得投資,如果辛苦一輩子還沒有掙得舒適的退休費用,那就是因為認知與視野的局限造成的。

令我好奇的是,在美國擁有百萬美元退休是很平常的事情,怎麽連這還有人質疑?那說明問題大了,這涉及到認知的問題。也就是我經常說的,在公平競爭的美國社會裏,人窮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選擇的話。

也有不少讀者對我的題為《我們在美國混得實在是慘》的文章擁有正麵的反應:

文學城網友zhshqg: “此文靠譜.俺們就是在美高校的正常雇員(兩人都有PHD),退休時已有6M, 從那時起到現在5年了,整個所謂流動資產(既不包括房子汽車....等等)差不多快10M了”。

美國同濟教授朋友:“你說的退休文章是很對的,隻是很多華人(包括教授)不知道理財,根本沒有根念,(美國同濟牛人)還問股市跌了這麽愚蠢的問題….。我早就幾百萬美元了,太太目標一千萬美元。真實案例,這個星期四去一個華人教授辦公室坐一會,他告訴十年沒有管過401K退休帳戶,HSA根本不懂,還是我幫他不到二分鍾把HSA設置好,真正悲催…..”

網友:“作者說得沒錯,我剛好在正規美國公司幹了30年,我的401k退休賬戶已超過一百萬美元,我還要工作六年。另外社安支票會有每月$3450左右,退休後應該也保持中產階層,小康生活,我要求不高”。

大家可以找雅美之途關於申請美國大學的財政資助的文章,如果你能越早讀到越好。一篇文章的題目就是《申請美國大學財政資助的幾點訣竅》,寫於2018年的元月,這是那篇文章的首個段落:

“十幾年前,當時孩子們都還小,我在Walgreens閑逛時,看見一本雜誌的封麵文章。美國雜誌的封麵文章的題目總是弄得很吸引人,那本關於財富方麵的雜誌,它的封麵文章的題目類似於這樣:“你孩子未來能夠得到大學最多的財政資助的最佳策略”。這個題目夠宏偉的,雖然他們也有鼓勵人投資的目的。現在我們多少年過去了,我總覺得那文章確實說到了點子上。所以讓我講給新到美國的孩子還年幼的華裔父母聽,也使用我以前在社區演講時的幾張幻燈片來幫助說明。或許你很多年過去後,也覺得當年比較慶幸偶然讀到了我的這篇文章”。

首先應該弄懂Compound interest(複利)的概念與規律,如果失去複利疊加的時間,大家確實會比較窮。

但是這個效應我在90年代就弄懂了,現在信息發達後還有公式可以告訴大家。當時還有人笑話我,聽我話的朋友現在都是百萬富翁。

可以見ChatGPT怎麽使用例子解釋複利:“複利可以使你致富是因為它能讓你的資金呈指數增長。當你在初始投資上獲得利息,並且在初始投資和累積利息上都獲得利息時,你的財富將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長。在長期內,這種複利效應可以顯著增加你的投資價值。關鍵是要早點開始,並持續地重新投資你的收益,以充分利用複利。

“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複利的效果:假設你有1,000美元的初始投資,並且每年的利率為5%。如果你選擇每年重新投資你的利息,你的投資會如何增長呢?第一年結束時,你的投資將增長到1,000 + (1,000 * 0.05) = 1,050美元。第二年結束時,你的投資將再次增長到1,050 + (1,050 * 0.05) = 1,102.50美元。以此類推,第三年結束時,你的投資將增長到1,102.50 + (1,102.50 * 0.05) = 1,157.63美元””。

你不需要懂太多的數學,就可以明白文中的複利公式。重點要注意括號上的n代表年數,說明時間所帶來的指數效應。

如果投資者每年獲得7%的回報,那麽按複利計算,投資金額將在大約10年左右翻倍。對於退休金的投資還不是一錘子的買賣,因為每年的每月都有投資,其回報效應是驚人的。

你隻會每月買入一個平均的值,股市跌時每月買的單元數還更多。但是這裏有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總要賭美國贏。如果是生活在一個幾十年股市踏步甚至虧損的地方,那就麻煩了。

我在美國大學見到的資深教授,他們都在為自己如何支配龐大的退休金頭痛。這讓我想到發現離子通道獲得諾貝爾獎的洛克菲勒教授所述:“你隻要把科學做好,其他東西社會可以照顧到你的”。

前幾天忙到深夜,最終將要向山姆大叔交的稅款寄出。現在感覺輕鬆了很多,賓大創辦人和美國開國元勳本傑明·弗蘭克林說過,稅和死亡是所有美國人無法避免的事情。

美國醫生現在賺得更多了,他們的平均年薪是36萬美元,稍微賺錢的專科都是半個米,也就是50萬美元,怪不得老中的父母逼孩子們學醫。

很多年前,在華大完成GI專科訓練的同濟校友去德州正式行醫,我將他的工資額度告訴了阿肯森教授。以前的大內科主任阿肯森的葡萄也酸了,他說這幫消化科的家夥們懂什麽啊,一天到晚隻知道把管子往腸道裏放。當時的消化專科醫生的年薪是35萬美元,現在平均是51萬,像一個小公司般。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三十幾歲出爐獨立行醫,幾年後就可以此規模掙幾十年的收入。

交稅的日子,頭痛的日子。美國醫生更痛苦,同濟自己是診所合夥人的家裏今年補交了15.5萬美元的稅,截圖經允許轉載。這位醫生的丈夫就是經常在我文章裏出現的同濟美國牛人校友,我稱他是老粉紅。他說自己最愛美國,因為他家交的稅最多。


他還補充到:“這15萬刀是在工資已扣稅(比這多)基礎上按CPA的估計再補加的”。也就是補交與扣除的合計,大家可以估計醫生合夥人的收入。這是年薪80萬美元以上的規模,這個政府科學家的醫生老公還上什麽班啊。

我的這話傷了這家夥的自尊心,這是他的反駁:“作為一個男子大丈夫,可不能不上班讓老婆養著。即使是去加油站打工,也得把自己的飯錢掙回。更何況我手裏捧的還是一個真真的“鐵飯碗“。不是有人說過嗎:美國聯邦政府的正式工作是最穩定的職業,即使政府關門停擺,最後的結果也隻是其雇員“帶薪休假“了,因為曆史證明:關門期間沒發的工資都被補發回來了”。

從我在十幾年前認識他起,當時還沒有見過麵,同濟美國牛人家貢獻給美國的稅就比美國總統還高。

他在這個交稅季節讓我轉告:“拜登從當副總統到現在每年交的稅都沒我家多!如果你寫文章提到這事,可以加這句話:同濟美國牛人瞧不起好幾位美國總統,因為他們花納人的錢時很大方,但交稅時太無能”。

同濟牛人繼續吐槽美國政客,他是對股市完全不懂的家夥,還好他生活的地方可以罵正副總統:“今年的情況是:美國正副總統兩家交的稅加起來都沒我家一家交的稅多。不知道這美國政客們玩的什麽花招?”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退休賬戶一百萬,月退休金3450 記住了。謝謝!
bj2009 發表評論於
疫情後漲過兩次工資,6萬和4萬,但是覺得醫生還是不如原來有錢了,錢毛的厲害,尤其和那些金融和IT的差距縮小了,朋友家孩子剛大學畢業就都賺6位數了,醫生可比他們付出的多得多
ahniu 發表評論於
美國五成人不教稅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補交15萬美金的稅,這是今年突然出人意料地多掙了錢嗎?這麽多的補交稅,他還一定還要繳納罰金。趕緊大大提高他的預估納稅的點吧。咋這麽糊塗。
花名鴨仔 發表評論於
要好好學習了.
iask 發表評論於
是啊,美國機會多,對人的束縛少。在美國混不好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Randy Ann 發表評論於
做教授,當醫生,最好是興趣,否則真的不是為了掙錢有幾顆米。

我有一個親戚,從小不讀書,好不容易高中畢業了,還考了一個職業執照,他父母真的認為是高香了。這20多年在舊金山買地建房,賣了又建,完全是辛苦活。十幾年前在舊金山郊外買了三個山頭,自己設計建造了一幢ranch house,又圍著山頭修果園. 前幾天說,僅僅這個property 就價值近兩千萬。他還有其它兩個休假的 ranch houses, 和買的商業用房。他是徹底不能讀書,非常勤勞,設法掙錢,還照顧父母。看上去就是一個藍領工人。

我還認識附近的朋友,高中畢業賣地毯一輩子,家庭公司。最近50歲賣了business 退休了, 他的房子至少是5顆米。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2019統計數據不準了。通脹都五年了,股票,基金,房產全翻倍了!水漲船高,如果窮人有五百萬,你有千萬又有啥意思。
JaxAbe 發表評論於
假設一個人活到80歲,他總共也就活了大約29200天。如果一個人選擇65歲退休,他真正有質量的時間也就剩不到4000天。終身隻恨聚無多,聚到多時眼閉了。錢夠用就好。多幾米少幾米無所謂。
農村幹部 發表評論於
About 10% of retirees have $1 million or more in savings.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retirees have much less saved. According to a 2019 survey by the Federal Reserve, the average retirement savings by age group are:
65–74: $426,000
75 and older: $357,000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基金經理拿了pool在一起的錢投到其它有機可乘的項目裏,賺得盆滿缽滿。給散戶畫個千萬大餅,取錢時候困難重重。弄不好基金還破產。股票和賬戶資產其實就是資本主義賴以生存的最大大餅。幸運的趕不上大牆倒塌,不幸的趕上了,啥都沒了。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能隨心所欲的當下花錢,不用坐班。老了想支出不怕稅務卡著。醫療有保障才算真正富有。退休金真正的贏家是基金經理不是儲戶。
閑錢想投資 發表評論於
從美國的官方統計數據看,家庭財富總數不達標的是多數。
美國家庭總資產(包含房產及一切財產)的中位數達不到博主說的數。
幾何級數確實威武,民間有印度棋盤一顆麥子,舉國之力不能當的故事。
6ba6 發表評論於
韓國醫院住院醫生罷工的風波,說明政府動了醫生的行業壟斷的奶酪。同樣是醫生,古巴的每年才幾千美元收入,人家的水平整個加勒比地區最高
輕羥鬆鬆活一回 發表評論於
與學習有很大的關係.自看世界日報有關理財文章,應人而定,買不少共同基金,退休後發現買對了,錢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要給什麽仲介,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美國人不靠本事,要靠杠杆。股市是杠杆,比如市盈率就是玩乘法。銀行也有杠杆。隻要有一元儲蓄就可以貸款出去十元。這些老中的"百萬401K"也就是股市爭氣,不是自己的勞動所得那麽簡單。另外就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帶來的紅利。比如中國人人午休,美國人從來中午不睡覺。這都是在創造價值。
另外,那個教授不需要幫忙401K。如果人家在公立學校,靠離休工資(pension),所以不在乎退休工資(retirement)。估計那個教授也不好意思告訴你的那個朋友。
雪狗2014 發表評論於
最向錢看的國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