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的發展 1891-1900 (3)

打印 (被閱讀 次)
  • 雪梨唐人街雜錄 (24)

3. 華人蔬果行業的興起

早期華人開辦的雜貨店幾乎是麵對華人生活上的需求而無所不包,但各店會有所專攻。

例如衣物的有成記棧(Shing Kee Jang) ﹑慶祥號(Hing Chong & Co.) ﹑新昌盛(S.C.S.Dockson & Co.) ﹑洪華記(Ah Wah)等; 成記棧及慶祥號兼售藥材及丹丸散,另外協昌號(Hipp Chong) ﹑廣興昌(Quong Hing Chong) ﹑源泰號(Yuen Tiy) ﹑義益號(Gee Ick 7 Co.)也是如此。

幾乎同時看上蕉果菜蔬的是安昌及廣和昌的李春。安昌走的是購置船隻從昆士蘭及菲濟群島收購或代運蕉果的路,行的是代理經銷的路;廣和昌則是直接麵對菜農的需求,既做買賣,也可行以物換物的路。

安昌的船有兩艘,一艘是較早購入的“亞力沙Alexa”,噸位280噸的鑲鐵板木船;另一艘是“兵蘭拿S.S.Brunner”的蒸汽船,用劉堂歡的名義行走在雪梨﹑昆士蘭及菲濟群島間。

1890年創辦的永生菓欄(Wing Sang & Co.)是華人首間以批發蕉果為主商號,主要是從昆士蘭及菲濟大量收購香蕉水菓花生椰子等(見“郭樂回憶錄” ),主政人的是後來自立門戶的郭樂(永安菓欄)的堂兄郭標。

郭樂在1892年到雪梨,先在菜園工作,兩年後則挑菜沿街售賣(見“郭樂回憶錄” )。1898年原為陳任﹑陳妹﹑彭容坤三人合夥,以售賣蕉果為主的永安棧出讓,郭樂與歐陽民慶﹑梁創﹑馬祖星及原永安棧的彭容坤四人以1400英鎊承頂下來,並改名為永安菓欄(見東華新報1898年9月7日廣告)。

如果說對雪梨華人影響力的話,泰生菓欄(1895)的份量更重。泰生菓欄的始創人是餘榮是後來國民黨雪梨支部的活躍人物,歷任理財﹑副部長﹑部長等職。泰生菓欄也自置有三桅船兩艘,同樣是行走雪梨﹑昆士蘭及菲濟群島之間。

華人在蕉菓業於1891-1900年間發展極速,除了上述四家外,還有在1899年由蔡旺湯祿堂吳丙子三人合夥的萬生菓欄(見東華新報1899年3月1日廣告)。之後就更多加入這行業,例如餘命章等人的泰利菓欄(1903)﹑黃來旺與曾北嶽的者利頓菓欄(1903)﹑餘庭禮的廣生菓欄(1904)等,直接威脅到本地洋人了。

1902年永生菓欄﹑永安菓欄﹑泰生菓欄三家合份組成“生安泰”號,在菲濟群島大量種蕉。

1907年由於來自昆士蘭及菲濟群島蕉菓出現大量菓蟲,各省除銷毀外還陸續禁止外省蕉菓運來銷售。永安菓欄也在這個時候考慮轉型。

The banana borer is a destructive pest that tunnels inside the plant.

從事菓欄最早轉型的是原永生菓欄的合夥人馬應彪,早在1894年就退股回香港開辦先施公司。郭樂兄弟則在1907年回香港創辦永安公司,大概現在沒有多少人能清楚中國現代百貨公司的源頭竟與香蕉大有關連。

1919年是華人種蕉業迅速發展的一年(見下圖),昆士蘭種菓公會直接發函給在庇厘士濱的省行政長官,聲言“鳥修威北部近海之地,有雪梨美利濱華商以每衣架出價銀一百鎊購買該處之地開作種蕉之用”( “華人購地亦反對”:廣益華報,1919年10月25日第8頁)。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昆士蘭種菓公會除考慮到有礙白人種菓之外,還在考慮未來大量退伍軍人將無地可種;事實上後來昆士蘭省政府亦限製華人的種蕉麵積,甚而要求業主收回耕地轉租及退伍或傷殘軍人。另外在1921年直接頒布新例,凡在蕉園打工者,必須申報工人的國籍來澳時間及在蕉園職務,並領取執照才能工作,否則罰款50英鎊( “昆省新例”:廣益華報,1921年12月31日第7頁)。

香蕉經銷在1891-1900年間是雪梨華商在經營方麵的一大突破,更曾在異國他鄉中大放異彩。下麵是自1890年到1930年以菓欄為名的華商列表:

到1930年依舊在經營的是永生菓欄﹑永安菓欄﹑泰利菓欄﹑合利菓欄﹑永泰菓欄﹑茂生菓欄(見東華報1930年1月份廣告),也就是說基本上是現在唐人街的範圍之內了。

寫到這裡,有必要略提澳洲更早的種植蔬果的情況。

早在英國人將澳洲作為殖民地不久,來往英國及澳洲的船隻均注意沿航線國家是否有合適的蔬果及花的種苗,並購買運來試種。當時引進的有檸檬Limes﹑ 柚子shaddocks﹑ 梨pears﹑ 蘋果apples﹑ 桃子peaches﹑ 油桃nectarines﹑ 杏子apricots﹑ 櫻桃cherries﹑ 李子plums﹑ 胡桃walnut﹑ 甜栗sweet chestnut﹑榛子filbert﹑榿木alder﹑醋栗Gooseberries﹑草莓strawberries﹑ 蕉banana﹑番石榴guava ﹑玫瑰蘋果rose apple﹑ 橄欖olive﹑ 西瓜melon﹑ 黃瓜cucumber等等;另外還有棕櫚palm﹑棗椰樹phœnix dactylifera﹑茶葉Thea Bohe等類植物(見“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NSW: 1803 - 1842), Thursday 22 April 1824, page 2)。

現在雪梨歌劇院旁的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一帶就是當年試種各式各樣植物的地方,當時認為澳洲的氣候特點決定了在沿海地區可以種植大部分熱帶水果,而且相當肯定和成功,我們也可以在內陸生産所有歐洲的水果。

可以肯定的是到了1846年前後在離開雪梨40英哩(約70公裏。)的地方名 “Brisbane Water”已有洋人種植香蕉,下麵的廣告有兩塊地出租種香蕉,各為5英畝及250英畝。

盡管澳洲人對香蕉非常喜愛,其產地以昆士蘭為主,但其種植的根部較淺,經不起大風大雨,故產量在世界的排名30名以外,經常需要進口補充市場需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