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西點畢業那年, GPA在整個年級196個學生中大概是第66
他在讀書的4年裏,就是很Popular的一個人。
後來根對了人(麥克阿瑟的少校副官,類似秘書黨一類的),然後好像沒有當團長營長,直接當高級主官了。
能當歐洲盟軍總司令,一個原因是能和各個盟國都處得不錯。
艾森豪沒那麽幸運,一個少校的牌子扛了16年。他之所以後來被重用有兩點
艾森豪克沒那麽幸運,一個少校的牌子扛了16年。他之所以後來被重用有兩點
一個是他是優秀的參謀軍官,在參謀學員裏是最努力而且優秀的學生,做的方案是最好的。
另一個麽。。他的哥哥是華盛頓聯邦政府的高官,見了人就介紹他這個弟弟。。
盧剛的情況,您整篇都是臆想
我和他認識,是互相都認識那種,他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為人也絕不像您說的那麽不堪
他出身於朝陽區的工人家庭,全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上來。85年之前,物理係每一年在北京錄取五六十人,幾乎都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這中間靠著死讀書上來的不少,大三學四大力學時,智商就起作用了。四大力學學的好的,智商都很高。CUSPEA能過關的,英語都不錯,而且,四大力學也得強!
那個時代都想來美國讀書,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因為錢多!CUSPEA沒混進100名的,就隻能考托福雞阿姨了,這兩個考試,難度小於卡斯皮。我本人都經曆過,是我個人的體會。
盧剛是碰上了比他更強的人,結果學術生涯走不下去了。好像林副統帥,比起99%的人都是神,碰上老毛就是***全家都掛。盧剛畢業的時候timing也不太好,當時工作是真難找,隻有學術一條路。再過3年,華爾街開始找物理係的博士做模型了,尼瑪,95/96年時第一年就是十五六萬。再往後,搞IT也是個大行當。90年代後幾年,物理係畢業不愁工作,所以是形勢比人強。其實90/91年那個時候,六四剛過,回國是可以謀個好位置的
我比盧剛小幾級,同學們說起他,第一是時不予,第二如果身邊有個女人,大概不會這樣
我不太相信有情商一說,智商不夠拚命讀書的,其他方麵就差一點,給人憨的感覺。盧子不是那樣的人
再說,來美國混了PhD的都不行,難道混的好的都是偷渡、假結婚的?也許您身邊是這樣
你知道當年為啥有CUSPEA這麽個東東?
• 能以節死即君子—— 聊聊瞿秋白之死(下) - 江天雲月 -
(5972 bytes) (72 reads) 09/06/2023 14:31:04
• 既不是慷慨赴死, 也不是英勇就義,人生不就這麽回事, “多餘的話”, 就是“明知是白說, 白說也要說”。 - 華府采菊人 -
(0 bytes) (2 reads) 09/06/2023 15:15:50
• "多餘的話"可以解釋為"廢話"嗎?(但能流傳之今就不是廢話啦!) - 老商 - (0 bytes) (1 reads) 09/06/2023 15:24:57
• 從個人角度, 應該學張國燾背叛邪教 - 槍迷球迷 - (301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6:05:53
• 日光之下無新事:美國曆史上的那些扯談實踐之一:一國兩製 - 咲媱 -
(1975 bytes) (76 reads) 09/06/2023 14:11:35
• 情商與智商 - 張又普 -
(3867 bytes) (1285 reads) 09/06/2023 11:08:35
• 情商不等於社會交際能力。情商主要是對人際關係與人類情感的感悟能力。情商差的人可能口才不差,口才不差就有較好的社交能力。 - 白雲藍天 -
(0 bytes) (5 reads) 09/06/2023 11:54:38
(1)
• 盧剛的情況,您整篇都是臆想 - skipjack1 - (1745 bytes) (63 reads) 09/06/2023 11:57:53
• 同學們說起他,第一是時不予,第二如果身邊有個女人,大概不會這樣 +1 - dong140 -
(0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3:25:04
• “ CUSPEA沒混進100名的,就隻能考托福雞阿姨了”。 看來你是真不了解CUSPEA - delta2020 - (0 bytes) (6 reads) 09/06/2023 13:30:45
• 我參加考試了,470多名,當然了,不如您了解 - skipjack1 - (0 bytes) (2 reads) 09/06/2023 13:35:55
• 你知道當年為啥有CUSPEA這麽個東東? - delta2020 - (3692 bytes) (35 reads) 09/06/2023 13:49:57
• 上周我己經發過有關的貼子,你現在才來談此話題? - Tiger666 - (0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4:36:57
• 說您胖您就喘,向您這種大無畏的大言不慚不懂裝懂致敬 - skipjack1 - (0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5:26:33
• 很不錯了! - Tiger666 - (0 bytes) (1 reads) 09/06/2023 14:40:52
• 謝謝老大,差的很遠,又奮鬥了兩年寄托才出國 - skipjack1 - (0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5:28:11
• CUSPEA考試先各校預考,然後全國800-1000考生統考,選取大約前100名 - viBravo5 - (0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3:39:19
• 據去年《自然》的一篇論文,1/4的美國教授的父母中至少有一個是博士,該比率比全社會高出25倍。盧就不適合科研,他給他姐的 - 十具 -
(418 bytes) (42 reads) 09/06/2023 14:05:51
• 五六年下來,基本沒啥人繼續熱愛科研了,就是想找份工作活下來,買房結婚養孩子 - skipjack1 - (0 bytes) (1 reads) 09/06/2023 15:30:59
• 有位說回國就好了,想想柳絲的1989年, 早期卡斯皮亞學霸們, 八年了還在熬“博”?次年,可以不回去了,於是畢業了 - 華府采菊人 -
(0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6:00:02
• 奧本海默被選為曼哈頓工程科技主管,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他會講歐洲多國語言。曼哈頓工程頂端科學家很多來自歐洲. - viBravo5 - (0 bytes) (3 reads) 09/06/2023 12:06:56
• 以前看到過說最成功的往往是班上第6,7名的學生。 - chufang -
(0 bytes) (2 reads) 09/06/2023 12:52:43
• 美國幼兒園小朋友流行的兒歌,大意就是第一名傻腦,對人生並非絕對好事,第二名靈光,前途有望,而第三名,就需要努力一把了。 - 明初 -
(308 bytes) (20 reads) 09/06/2023 13:08:00
• 這個統計是真的,各行各業的overachievers中,家中老大的居多。生第一胎時父母的身體最好,對其關注最多,給的責任 - 十具 -
(21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6:02:41
• 艾森豪威爾西點畢業那年, GPA在整個年級196個學生中大概是第66 - XYZ3 -
(312 bytes) (19 reads) 09/06/2023 13:54:44
• 艾森豪沒那麽幸運,一個少校的牌子扛了16年。他之所以後來被重用有兩點 - borisg -
(357 bytes) (26 reads) 09/06/2023 14:54:51
• 她被逼退圈,可不是吃瓜這麽簡單 - 論壇管理 - (19124 bytes) (2558 reads) 09/06/2023 09:16:10
(5)
• 科學研究的成就最終應該為人婁創造福祉,而不是毀滅人類。 - 老商 - (0 bytes) (3 reads) 09/06/2023 09:56:13
• “第二次握手”被拍成電影,其中有一個情節,美國原子彈爆炸,試驗場地有一亞洲女性身影,估計是說吳,但有人質疑真實性 - 立竿見影-1 - (0 bytes) (13 reads) 09/06/2023 10:36:42
• “第二次握手”,”廬山戀”之類的都是意淫。 - delta2020 - (0 bytes) (10 reads) 09/06/2023 11:02:44
• 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女孩,愛上一個中國青年,這種事情不敢說完全不可能,但至少是極其罕見吧。 - delta2020 - (0 bytes) (7 reads) 09/06/2023 11:05:12
• 作者差點被判死刑,手抄本在全國各地傳閱,這個你根本無法想象。 - 立竿見影-1 - (0 bytes) (5 reads) 09/06/2023 11:32:49
• 作者差點被判死刑,與他的小說意淫並沒有關係。 - delta2020 - (0 bytes) (1 reads) 09/06/2023 13:27:05
• 第二次握手的火爆, 一不小心正趕上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學, 全民一股風吹捧科學家, 吹虛了 - 華府采菊人 -
(0 bytes) (1 reads) 09/06/2023 14:29:09
• 是不是哪位幾壇的老兄榮升管理員了? - 最接近太陽的人 - (0 bytes) (6 reads) 09/06/2023 11:49:56
• 估計就是早先蹲在本壇頂樓幾位壇主中的某位,文學城在編常委之一。從其置頂文章習慣可以看出其從未離開過本壇。個人感受.... - 明初 -
(32 bytes) (16 reads) 09/06/2023 14:32:53
• ^o^ - 布蘭雅 -
(0 bytes) (0 reads) 09/06/2023 15:52:16
• 《第二次握手》純屬對海外生活學習與工作的胡編猜猜 - 華府采菊人 -
(0 bytes) (5 reads) 09/06/2023 13:05:44
• 華朋友講得對,懂經!比如北京人在紐約什麽的。我是聽國內人這麽講才知道純屬京腔忽悠。何況紐約在某種意義上,不算真正的美國。 - 明初 -
(0 bytes) (6 reads) 09/06/2023 13:12:53
• 《第二次握手》、《廬山戀》、《北京人在紐約》都膚淺之至。40多年來大陸出來這麽多人中,就沒有一個寫出Amy Tan的水平 - 十具 -
(0 bytes) (1 reads) 09/06/2023 15:28:53
• 吳健雄是吳佩孚的孫女? - rogersune - (0 bytes) (2 reads) 09/06/2023 13:53:55
• 不是, 她先生是袁世凱的孫子 - 華府采菊人 -
(0 bytes) (2 reads) 09/06/2023
14:26:33
情商與智商
情商與智商
我是在上大學期間才聽說“智商”這個名詞的,那時把它理解為“聰明”的代名詞,我曾經自己給自己測試過一次,智商不高。出國後不久又聽說了“情商”這個名詞,我把它理解為社會交往能力,並且把“智商”這個名詞重新理解為學習和理解自然科學的能力。如果我對這兩個名詞的理解有誤的話,還望大家多多指點迷津。
1991年11月1日,盧剛持槍殺人,在北美華人社會中造成了極大的震動,由此引發了一場持續數年之久的關於智商和情商的大討論。大家普遍認為,盧剛是一個智商非常高的人,能夠從CUSPEA考試中脫穎而出,絕非等閑之輩。然而他的人生卻是一個悲劇的人生,終生生活在極端的痛苦之中,為什麽?大家普遍認為他的情商太低,不擅長與人交往,人際關係非常緊張,弄得周圍的人都很討厭他,也弄得他自己很沮喪,總覺得別人都在欺負他。我們知道,世上大多數事情並不是三加二等於五那麽簡單明了,都是很複雜和模糊的,有時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較起真來,怎麽都過不去。盧剛不惹人喜歡,很多事情就過不了關。他總覺得自己很聰明,工作生活不順利都是別人欺負他的緣故。於是總是怨恨別人,最後走上了極端。
人非聖賢,沒有什麽人是天才,所謂的天才都是勤奮努力所換得的。CUSPEA考試那麽難,競爭那麽激烈,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有道是讀書可以把人讀傻,如果除了讀書之外什麽都不懂,不知不覺中人就走樣了,變成了象盧剛那樣學習成績極好、卻不懂人情世故的不正常的人。這種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在社會上普遍吃不開,最好隻在底層當個“高級民工”,而想要領導好一個團隊,門都沒有。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如果隻會與人交往,不懂科學技術,也很難有遠大的前程。隻有那些既懂技術又擅長與人交往的人,才前途無量----但這樣的人在技術上很難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因為一個人的智力總和是有限的。
結論是,上大學期間,學習最好的人往往許多都是些書呆子,人生並不成功。學習最差的人,業務實力太差,人生也不太成功。隻有那些學習中等水平的人,日後才大有作為。例如,美國原子彈之父,曼哈頓工程主持人,奧本海默,是一位二流水平的物理學家。而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費米,僅僅是奧本海默手下的一位員工。
盧剛事件發生後,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裏,我很認真地觀察了我周圍的中國人,我發現,凡是通過考試出國的人,平均來說,在海外奮鬥的結果都很平淡。而通過其它途徑出國的人,平均來說,都比考試出國的人成功一些。所以建議大家在養育後代時,不要太注重考試成績,不要把孩子們逼成書呆子,要鼓勵孩子們全麵發展,善於與人交往,智商和情商的發展並重。
(張又普初稿於2014年7月12日)
本文附有2份插圖,還有簡體字和正體字兩種版本,如果想要圖文並茂的pdf版,請電郵"wahaha_us@yahoo.com"。
資料鏈接:
盧剛:https://baike.baidu.com/item/盧剛事件/3511168?fr=aladdin
CUSPE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SPEA
奧本海默:https://baike.baidu.com/item/羅伯特•奧本海默/4771793?fromtitle=奧本海默&fromid=489072&fr=aladdin
費米:https://baike.baidu.com/item/恩利克•費米

已有1位網友點讚!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