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聖家堂(Sagrada Familia),這是高迪的傳世之作,他晚年幾乎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聖家堂身上。教堂於1882年開始建造,至今仍未完工,超過一百年,堪稱“爛尾樓之王”。
雖然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花了600年才完成,但人家畢竟最後還是收尾了,而聖家堂的建設一直麵臨著許多挑戰。首先,由於工程費用主要依靠門票收入和私人捐款,因此資金來源一直是個問題。其次,為了擴建聖家堂,周圍居民樓需要被遷移,這也增加了施工難度和工期,我們去的時候,對麵的樓還打著巨幅標語,抗議工程的拆遷計劃。帶我們參觀的導遊說,別信建築師們的說辭,什麽預計2030年完工,肯定又是在給大家畫餅了。
聖家堂有三個立麵,分別是“誕生立麵”、“受難立麵”和“榮耀立麵”,前麵兩個立麵已經完成,但“榮耀立麵”至今仍在施工中。聖家堂還有十八座高塔,每座高塔代表著不同的教會人物,其中包括十二門徒、聖經四大福音的作者(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再加上聖母瑪利亞和基督耶穌,正好十八人。目前隻完成了十一座高塔,剩下的仍在建設中。
一、誕生立麵
誕生立麵中有最多的高迪元素,它從1893年開工,直到1936完成,足足花了43個年頭,而高迪卻並沒有看到它的完工。1926年6月7日,高迪在巴塞羅那的街頭被三十路電車撞倒,三天後不治身亡,享年73歲。
中間的門廊上方是約瑟、瑪利亞和耶穌,契合著聖家庭的主題。
這是聖經中描述的在野地放羊的牧羊人,他們被天使指引,去尋找新生的嬰兒耶穌。而雕塑中牧羊人的打扮完全是加泰羅尼亞地方的服飾。在高迪的作品中常常貫穿著三個重要的元素:“自然”,“基督教”和“加泰羅尼亞”。
二、苦難立麵
苦難立麵麵對著西沉的太陽,象征著耶穌的死亡,由六根大傾斜的柱子支撐,設計成肌肉緊張的樣子。在上方是一個金字塔形的山牆,由十八根骨形柱子構成,頂端是一座帶有荊棘冠的大十字架。立麵上雕刻的場景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以"S"形上升,並重現了基督的苦路。最低層描繪了耶穌在被釘十字架之前的最後一個晚上的場景,包括最後的晚餐、猶大之吻和公會的審判。中間層描繪了基督在加略山上,包括三位馬利亞、聖朗基努斯(傳說他就是在十字架下用長矛刺入耶穌肋旁的羅馬兵丁,後皈依基督教)、聖維羅尼卡和她的麵紗(傳說她用自己的麵紗為耶穌擦去臉上的血汙,結果麵紗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耶穌麵容)。在最後一個層次中,可以看到基督的死亡、埋葬和複活。
苦難立麵
猶大之吻
猶大腳邊的毒蛇,象征魔鬼
耶穌身旁的數字方陣,橫行豎列對角線的數字相加都是33,耶穌在世的年歲
最後的晚餐,下麵的石頭上刻著約翰福音13:27「你所做的,快做吧!」,這原是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對即將要賣主的猶大說的話。蘇比拉奇刻上這句話,還有一點反諷的意味,暗指這聖家堂實在是造得太慢了。
拈鬮分耶穌裏衣和外衣的兵丁們
左邊托著腮幫子的是彼拉多,為如何判決耶穌煩惱;中間是彼拉多金盆洗手,對猶太人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
騎馬的羅馬兵丁,把長矛刺入石牆,象征耶穌的身體
左邊站著的是聖約翰,是按照高迪的形象雕刻的;中間是聖維羅尼卡和印著耶穌容貌的麵紗
三、榮耀立麵和聖家堂內部
而最大、最引人注目的立麵將是榮耀立麵,於2002年開始動工。它將成為主立麵,並提供通往中央大殿的通道。榮耀立麵表現耶穌的屬天榮耀,代表著通往上帝之路:死亡、最後審判和榮耀。高迪明白自己不會活到這個立麵完工,因此他製作了一個模型,但此模型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中被毀壞,現在此立麵的設計是基於高迪模型的殘片。完成這個立麵可能需要部分拆除對麵的建築群,也因此引發此地居民的抗議。
在2008年9月,由蘇比拉奇斯(Subirachs)設計的榮耀立麵的門安裝完成。門上刻有《主禱文》,並用五十種不同的語言寫著”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門把手的形狀是字母"A"和"G",是安東尼·高迪的名字縮寫。聖家堂內部更是裝點得美輪美奐,柱子是高迪獨特的設計,呈現出多邊形的形狀,從方形逐漸過渡到八角形、十六麵體,最終變成圓柱。拱頂也是多邊形的形狀,充滿了曲線和點的裝飾。聖家堂的內部還有許多彩色玻璃窗,這些玻璃窗以各種顏色和圖案繪製,形成了絢麗的光影效果,呈現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色彩,為內部空間增添了神秘和莊嚴的氛圍。
立柱
耶穌十架的華蓋
春
夏
秋
冬
穹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