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一本書】《約翰.克裏斯朵夫》

打印 (被閱讀 次)

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又讀了一遍羅曼·羅蘭的大部頭名著《約翰·克利斯朵夫》。

在國內時,曾買過這部書,傅雷先生翻譯的,買來就束之高閣,沒讀進去。這次再讀,讀到安納德接替了母親的責任,開始全心全意地照顧弟弟奧裏維。她壓抑著內心的掙紮和苦痛,忍受著他人的刁難和非議,辛勤勞作支付弟弟的生活費用,顧念弟弟失落的情緒,消除他對未來的恐懼,確保他可以堅強地活下去。還要隱藏自己那年輕的生命對於愛情的渴望,拒絕社交和娛樂活動。她那默默隱忍又飽含深情的眼睛,成為約翰·克利斯朵夫注意的焦點。。這些情節,似曾相識,記得當年也曾為這個姐姐所感動過,原來,30多年前,這部書我是讀過的。

再讀,仍然感覺是一部不可多得、不可不讀的好書,讀來為之心動。

還沒翻開讀正文,已經被震撼到了。傅雷先生在“讀者獻辭”裏這樣說:

“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隻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隻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所以在你要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你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墮落,隻消你能不斷的自拔與更新。

《約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說,應當說:不止是一部小說,而是人類一部偉大的史詩。它所描繪歌詠的不是人類在物質方麵而是在精神方麵所經曆的艱險,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內界的戰跡。它是千萬生靈的一麵鏡子,是古今中外英雄聖哲的一部曆險記,是貝多芬式的一闋大交響樂。願讀者以虔敬的心情來打開這部寶典罷!”

好,我已經準備好了 ---- 不是以茶餘飯後的消遣心情,而以一種崇拜者的真誠,去追尋一個英雄的生活足跡和高貴靈魂,了解他、認識他。(太嚴肅了點兒?)

整個作品分為四冊,相當於交響曲的四個樂章:

第一冊包括克利斯朵夫少年時代的生活(黎明,清晨,少年),描寫他的感官與感情的覺醒,在家庭與故鄉那個小天地中的生活,直到經過一個考驗為止,在那個考驗中他受了重大的創傷,可是對自己的使命突然得到了啟示,知道英勇的受難與戰鬥便是他的命運。

第二冊(反抗,節場)所寫的,是克利斯朵夫象年輕的西格弗裏德一樣,天真,專橫,過激,橫衝直撞的去征討當時的社會的與藝術的謊言,揮舞著堂·吉訶德式的長矛,去攻擊騾夫,小吏,磨坊的風輪,和德法兩國的節場。這些都可以歸在反抗這個總題目之下。

第三冊(安多納德,戶內,女朋友們)和上一冊的熱情與憎恨成為對比,是一片溫和恬靜的氣氛,詠歎友誼與純潔的愛情的悲歌。

第四冊(燃燒的荊棘,複旦)寫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難關,是“懷疑”與破壞性極強的“情欲”的狂飆,是內心的疾風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毀了,但結果仍趨於清明高遠之境,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開篇第一句,氣勢非凡。

“初生的嬰兒在搖籃裏扭動。

孩子醒過來,哭了。驚慌的眼睛在那兒亂轉。多可怕啊!無邊的黑暗,劇烈的燈光,渾沌初鑿的頭腦裏的幻覺,包圍著他的那個悶人的、蠕動不已的黑夜,還有那深不可測的陰影中,好似耀眼的光線一般透出來的尖銳的刺激,痛苦,和幽靈,——使他莫名片妙的那些巨大的臉正對著他,眼睛瞪著他,直透到他心裏去……他沒有氣力叫喊,嚇得不能動彈,睜著眼睛,張著嘴,隻在喉嚨裏喘氣。

嬰兒愣了一愣,不知道還是哭好還是照常吃奶好;可是不能又哭又吃奶,他也就吃奶了。

床上,孩子在母親身邊又騷動起來。在他內部極深邃的地方,迸出一種無名的痛苦。他盡力抗拒:握著拳頭,扭著身子,擰著眉頭。痛苦變得愈來愈大,那種沉著的氣勢,表示它不可一世。他不知道這痛苦是什麽,也不知道它要進逼到什麽地步,隻覺得它巨大無比,永遠看不見它的邊際。於是他可憐巴巴的哭了。。”

對剛出生的克裏斯朵夫的描寫非常有趣。還暗示了痛苦將伴隨他一生麽?

兒時初嚐人世不公,少年目睹親人離世,青年遭遇愛情背叛,中年受到同行詆毀,老年忍受與相愛之人的分離。。但好在懵懂時有祖父和母親的溫情,迷茫時有舅舅的開導,事業開創時有誌同者加盟,陷入困境時有貴人相助,加之對音樂的堅定信仰和不屈不撓的奮鬥,使其跨過了人生一個個障礙和激流險灘,生命不斷升華,最後達到一個春和景明的境界。

全書最後一段:

 當你見到克利斯朵夫的麵容之日, 是你將死而不死於惡死之日。 (古教堂門前聖者克利斯朵夫像下之拉丁文銘文)

 聖者克利斯朵夫渡過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現在他結實的身體象一塊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麵上,左肩上扛著一個嬌弱而沉重的孩子。聖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株拔起的鬆樹上;鬆樹屈曲了,他的脊骨也屈曲了。那些看著他出發的人都說他渡不過的。他們長時間的嘲弄他,笑他。隨後,黑夜來了。他們厭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經走得那麽遠,再也聽不見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激流澎湃中,他隻聽見孩子的平靜的聲音,——他用小手抓著巨人額上的一綹頭發,嘴裏老喊著:“走罷!”——他便走著,傴著背,眼睛向著前麵,老望著黑洞洞的對岸,削壁慢慢的顯出白色來了。

 早禱的鍾聲突然響了,無數的鍾聲一下子都驚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後麵,看不見的太陽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來的克利斯朵夫終於到了彼岸。於是他對孩子說:

 “咱們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誰呢?”

 孩子回答說: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整部小說以“河”這一意象貫穿始終。“河”在小說中出現了近百次。在小說的開篇,寫克利斯朵夫出生,就對孕育克利斯朵夫成長的母親河——萊茵河,進行了聲響的描寫:“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結尾又是以萊茵河來為主人公一生的總結。萊茵河伴隨了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他出生在萊茵河畔,結識朋友在萊茵河畔;身處異國時,眼前浮動的是萊茵河;臨終彌留時,耳邊聽到的仍是萊茵河的濤聲。

羅曼·羅蘭因此書獲得了1913年度的法蘭西院士文學獎和191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我今生所有讀過的書中,《約翰·克利斯朵夫》應該是最愛之一。其思想深度、社會背景的遼闊,人物群像的塑造等,大概隻有雨果的《悲慘世界》可以與之相媲美。

也許是讀的太認真,也許是用情太深,讀完全書,有一種隱隱的心痛,甚至想哭。結尾部分我讀了無數遍。總在心中默默祈禱:克裏斯朵夫,願你在天堂不再奔波,不再流浪,與你母親、你舅舅、你的愛人、你的朋友聚在一起,不再孤獨,不再痛苦,生活永遠幸福寧靜。。

羅曼.羅蘭耗費了20餘年的心血再現的一個天才音樂家奮鬥史,又經過出類拔萃的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這麽一桌絕世罕見精神盛宴擺在你麵前,你要不要去品嚐一下呢?

 

stephenyuan 發表評論於
謝謝!我讀這書時是21,22歲,現在讀你得書評,發現好多都不記得了,書亞麻有賣,才買了一套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壁上觀' 的評論 : 好,人生難得一知己,讀過同一本好書也是緣分。。不過你的頭像有點嚇人啊:)
壁上觀 發表評論於
大學畢業不久讀得心神激蕩,自語勝過人生20年。後偶與人交談中如果得知對方也通讀過此書,則心中已引為知已。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說得好,不同年齡段讀書的體會是不同的,加進去許多個人的經曆與思考。。謝謝海風。:)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viBravo5' 的評論 : 據說這本小說在中國比在法國都受推崇,應給是跟傅雷的人生經曆和精彩譯文有關係,多少年來激勵了不少人去奮鬥、去與生命抗爭。。謝謝你的分享。:)
viBravo5 發表評論於
英文版開篇:From behind the house rises the murmuring of the river.
傅雷譯作“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 把 murmur(潺潺)發揮為浩蕩.
英文版應該與法文原著更接近.
viBravo5 發表評論於
感覺傅雷文筆煽情,英文讀來沒那麽感動。英文版小說最後一段:

Suddenly the Angelus sounds, and the flock of bells suddenly springs into wakefulness. It is the new dawn! Behind the sheer black cliff rises the golden glory of the invisible sun.

Almost falling Christophe at last reaches the bank, and he says to the Child:
"Here we are! How heavy thou wert! Child, who art thou?"

And the Child answers:

"I am the day soon to be born."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花花好書評,激勵我也去重讀一下以前看過的名著。各個年齡段看到的應該是不一樣的。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京華人' 的評論 : 傅雷是翻譯大家,與羅曼羅蘭可謂珠聯璧合。讀傅雷的譯文很享受。謝謝分享:)
京華人 發表評論於
這是傅雷譯著中翻譯得最好的一部書。通讀全書,感覺傅雷的心是和作者一同在跳動著,譯者與作者已經完全融為一體。想當初,傅雷先生第一次翻譯出版該書若幹年後,又偶讀自己的譯作,喟然歎曰,簡直無法閱讀!於是,他第二次提筆翻譯此書,也就是今天我們讀的這個譯本。我也讀過許淵衝的譯本,根本無法和傅譯相題並論。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的評論 :我現在也愛說“我年輕時候”,哈哈,暴露年齡了。也喜歡“少年維特之煩惱”。。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我年輕的時候也讀過這本書。還有少年維持的煩惱。都是令人悲傷的書。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謝謝。:)
五湖以北 發表評論於
完美的藝術品,八十年代在大學時買過一套,讀時思想升華,但環顧四周遍地泥濘,然後是槍聲和血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謝謝告知,我等著什麽時候能回國了再去背吧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你還別說,這些名著、有保存價值的書,我還真是從國內背來的,複習方便。在微信讀書上也可以找到傅雷的翻譯本。沒在這邊買過中文書,回國一次買幾本。。謝謝光臨:)
魯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打魚船' 的評論 : 你看的比我透徹,有些寓意都沒看出來,隻覺得萊茵河貫穿始終,象征主人公生命的波瀾壯闊。。特別喜歡開頭和結尾。謝謝你的分享:)
打魚船 發表評論於
好!寫得好!
我在讀此書時,看到這一句,“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心裏一震,這是要寫聖人出世嗎?羅曼羅蘭專心打造了幾個他理想中的完美人物,克裏斯多夫和奧利維是其中的翹楚。書中安排克裏斯多夫戀人的女兒與和奧利維兒子結婚,似希望理想主義能傳宗接代,但也明確表示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不具有克裏斯多夫和奧利維那樣完美的理想主義,但他們比前輩更強壯,更快樂。此書心理描寫太多,讀起來比較累。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可以請問一下在海外如何能買到中譯本的書嗎?您不會是從國內背過去的吧?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希望能找到您說的譯本。大學時代讀過的各種書籍的翻譯版,我現在都盡可能找出英文版(如果是英文原版的話)來讀,可惜讀不了法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