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傻瓜的一生:芥川之死 ——芥川龍之介閱讀筆記(17)

打印 (被閱讀 次)

  


  人生還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日本人崇尚自殺,認為自殺是一種高尚行為,在捐獻生命之際,能體驗到一種道德升華的的滿足。日本自殺的作家真不少。
  讀芥川的遺書,讓我震驚的是他的自殺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在給友人的遺書中寫道,他在兩年前就開始思考死亡。至於原因或動機,他也說不清楚,他說“自殺者……不知道為何要自殺。”但是他接著說,“我之所以要自殺,僅因為有種隱約的不安,對我的未來隱約有某種不安。” 死前,他曾冷靜地思考過采取何種方式能成功,上吊、淹死、被車撞死、跳樓……,最後,因為不想死後麵貌變得太難看,而選擇了服藥。他甚至冷靜地考慮過死亡地點,他不想死在家中,擔心房產因他自殺而賣不出去,影響家人生活……跟朋友走在路上時,他指著一棵鬆樹說,“那棵鬆樹的樹枝看來似乎不錯!”言下之意,如果在那裏上吊的話,或許會成功也說不定!
  實際上,如果仔細梳理他死前一兩年的生活,可以發現不論他的肉體或精神,都已瀕於崩潰。芥川自幼體弱多病,讀他與友人的書信往來,至少70%以上的書信中都看到他在生病,感冒發燒是常事,便秘、痔瘡、嚴重胃病、精神衰弱導致無眠,眼疾、咽喉炎……,渾身都是毛病,死前一兩年隻能靠安眠藥和鴉片來緩解,生命質量難以保證,1926年在給佐佐木荗索的信中說,“神經衰弱已無治愈之望。”這時,他已經常出現幻覺。“常會在偶然遇到的老太婆臉上,看到死去娘親的麵容”,“昨日於路上忽遇亡母(實為他人),大吃一驚,不覺抓住同伴手臂。”這時候已靠大量藥物 “鴉片精、霍迷卡、瀉藥、維洛納爾……才得以苟活。”
  疾病折磨著他的同時,他的精神也日趨衰弱。他在遺書中提到的“茫然的不安”,我解讀為他害怕自己有一天可能會像生母那樣發狂,又太過執著於藝術,擔心才思的枯竭。在身體受病痛折磨的同時,還不斷被催稿。他在與友人的信中說,“每見‘閑人不得入內’等告示牌,時有無路可行之感。”
  日本有說法,男子43歲、女子33歲是厄運之年,芥川出生那年恰好父親43歲,母親33歲,這在迷信上被視為“棄子”,所以他出生後就慘遭遺棄,被送給舅舅撫養。這給他帶來與生俱來的陰影。幼時,母親福子發狂,其後終生為狂人。“狂人之子”的意識糾纏著他,他擔心會遺傳,非常恐懼自己也會發狂。自殺那年,1927年6月,他的朋友,作家宇野浩二精神失常,令他十分震驚,曾去看望。
  在文學創作上,他曾經說過,“最可怕的是停滯,在藝術之境裏是沒有停滯的,不進步就必然退步。”
  此外,1927年,他自殺的那一年年初,二姐家遭遇重大事故,他多方奔走,疲於應付。 另,芥川與妻子好友平鬆麻素子婚外情,1927年4月5月他甚至兩度與平鬆相約殉情。第一次,因女方爽約而沒死成,第二次被搶救過來自殺未遂,麵對妻子的痛斥,他也流淚道歉。
  為什麽日本人很喜歡玩男女相約自殺殉情這一套?比如太宰治,先後自殺五次,前四次都未成功,讓人懷疑他是否真的想死。前四次有兩次服藥,被救之後,甚至無需送醫院。而第五次之所以成功,很多人強烈支持“山崎富榮(與其一同自殺的女子)把太宰治掐死,再才投身玉川上水”這樣的他殺說法。不過,太宰治是否是為了搏出名、為了寫作體驗才屢次自殺的,不在本文考慮之內。
  在肉體及精神的種種痛苦茫然之下,芥川終於於1927年7月24日服安眠藥自殺身亡。
  對於一個一心求死的人而言,你無法譴責他的無情冷漠置家人於不顧,因為他已無能為力了。他請求所有的人寬恕,同時也讓大家別忘了他內心裏亦願意寬恕所有的人。
  他給兒子們的遺書更令我震撼。他除告誡兒子們“人生始終是戰鬥,要戰鬥至死”之外,特指示兒子們如果戰鬥失敗,向他學習,“那就自殺吧,但要避免禍及他人。”他給兒子們的忠告是失敗了像他那樣自殺!這樣的父親遺言讓我半天回不過神來。我自以為自己很悲觀,身為父母,認為未經孩子們同意就將他們帶到這個世上受苦,是我的一種罪過,覺得孩子一出生,我就欠了他們的,我有義務好好撫養他們,無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可像我這樣悲觀的人也從沒想過讓孩子們輕意放棄生命。
  在給好友小穴隆一的遺書中,芥川說:“如果我隻是一個人,也許我不會自殺。” 他對兒子們說,正是因為愛他們,他才自殺。不然,完全可以置他們於不顧,那樣的話,他還可能有活路。我乃凡夫俗子,似不懂又懂。歸根結底,他自殺難道是顧及家人的做法嗎?
  日本文化強調克製內斂,不要給他人添麻煩,強調“忍”。這種風氣很容易導致精神疾病。再者,日本文化中還有一種追尋自我毀滅的傳統。日本人崇尚自殺,認為自殺是一種高尚行為。芥川的死被稱為“哲學之死”,但是死亡能解決人生的困惑嗎?
  他在遺書中說,他是個養子,一生沒有說過任性的話,做過任性的事,因為沒法說,沒法做。而自殺,算是他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任性。讀來令人淚目。
  芥川在遺稿《一個傻子的一生》中說:“他想起自己的一生,情不自禁地湧上淚水和冷笑。他的麵前隻有兩條路:發瘋或者自殺。他在暮色蒼茫的街道上踽踽獨行,決心等待漸漸前來毀滅他的命運。”
  “他隻是在昏暗中度日,以缺刃的細劍作為拐杖……”
  一顆流星迅速隕落,無法複製。
  他的好友詩人室生犀星說,“這個作家好像從書籍之間變出來的,在世上隻活了三十幾年,談笑一通,馬上又隱身於自己出來的書籍之間,不再出來。”
  芥川在《澄江堂雜記》中說:“我並不等待百代之後的知己……我轉念又想,百代之後,我的集子,難道就不會有人偶然發現,讀上某個短篇,或某幾行字嗎?……”
  如今讀到這一切,真是不勝唏噓——

(芥川自殺,轟動當時日本文壇,甚至整個社會,許多報紙整版報道此事)

十字小溪 發表評論於
讀完這篇禁不住心情沉重, 但你寫的這些帶有人物傳記色彩的書評文章, 真是非常精彩, 帶人進入了一個豐富的精神天地。
Redcheetah 發表評論於
this is not right
塵之極 發表評論於
Suicide is too dramatic. 且行於波光瀲灩暮色蒼茫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