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胡廷江改編

黃鶯 (2017-10-09 11:07:45) 評論 (7)

《小路》誕生前蘇聯衛國戰爭的烽火中,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一首著名軍事歌曲。這首歌曲描寫了年輕的姑娘追隨心上人,一起上戰場抗擊敵人的場景。全曲旋律優美而不柔弱,情深而不繾綣,歌聲中透著堅強和勇敢,給人一種向往美好戰勝困難的勇氣。歌曲旋律優美,從前蘇聯時期開始演唱的時候就常用手風琴伴奏,在中國也深受人們喜愛。作詞:謝.波傑爾柯夫,作曲:尼.伊凡諾夫

 

後來,國內的音樂人胡廷江改編了這首歌,音域加寬,加進了進行曲的節奏,更突出了姑娘要去前線追隨愛人的急迫心境和勇氣。把單調的原作變成了一支氣勢滂沱詠頌。

第一次聽這個歌,還是我們的學生音樂會,聽師姐唱,開始沒太注意,還以為是原作,等她唱完平淡的前半部分,然後曲風突變,變成進行曲的鮮明的節奏,變得急迫而勇敢。音域加寬,變得遼闊有氣勢,豐滿了原作。心裏暗叫:好帥的歌呀。自己一定要嚐試一下。

這麽棒的作品,應該介紹一下大才子胡廷江。胡廷江,男,中國音樂學院鋼琴係教師、聲歌係鋼琴伴奏教師、青年作曲家。作品有《瑪依拉變奏曲》、《春天的芭蕾》、《炫境》、《花兒紅人兒俏》《問春》、《聽海》、《秋水長天》。我聽過前幾首由常思思唱的,都是花腔,音域極寬,華貴之極,非一般人能駕馭。我在想,他喜歡把耳熟能詳的老歌變新,變的更豐滿,更有時代感。 《瑪依拉〉變奏了,《小路〉也變奏了,什麽時候把那個《紅梅花兒開》也變奏了吧。讓我唱的更舒服一些,嘻嘻。。。

《小路〉這首歌適合中音歌手唱。老師已把我定位在女高音,我不服,暗想,我的真聲是醇厚的中音,我應該中音高音都能駕馭的。她總把原中音的歌提高兩個KEY給我唱。但我總覺得中音歌是突出中音音域的醇厚和深情,不喜提調。聽聽自己唱的《小路》中音區確實不夠醇厚,應該沒有高音好。大概知道應該怎麽改進。慢慢來吧。

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