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

Happyyl (2017-01-22 21:34:23) 評論 (20)

由於職業的原因沒法在中國年時請假,30多年沒回國過個年了。當讀著這篇同學寫或轉的文章,心緒萬千,。。。

最最想家的時候,總是冬天。 
從十幾歲背著行囊離家求學起,仿佛就變成了一隻候鳥,不管飛得再遠,隻要一到冬天,一臨近春節,就必須返回那個偏僻的山溝溝,然後四肢舒展、心無所牽地躺在土炕上,卸下一身疲憊,為下一年的奔波積攢力量。
好多時候,像個孩子一樣掐著指頭算著春節的步伐,期盼著上司能慷慨放行,期盼著天氣能持久晴好。一旦得到應允,便一把抓起早已準備好的行裝,逃難一樣急切地擠上春運的列車,擠進歸家的萬千人群之中,馬不停蹄地向家的方向奔跑。
後來,身不由己地跟隨者命運的洪流,腳步越走越遠,越來越沉;慢慢地肥了腰身,皺了額頭,忘了鄉音,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時間也越來越短。但一到冬季,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念老家的土炕和火爐,想念一家人圍坐一圈的溫馨與其樂融融。
好不容易做通領導的工作,安排好手頭的事項,艱難地回家一趟,卻發現父母正在一大截一大截的衰老。幾年前他們還能一肩扛起你的行囊,一把抱起你的孩子,突然間一晃就老了,行動遲鈍,沉默少語,坐在一個角落裏靜靜地注視著你。他們等待你的地點,一開始守在站口,後來站在村口,再後來就坐在門口了。你最愛吃的那些飯菜,不是少了鹽,就是多了醋,要不就夾雜著幾截掉落的頭發。
回家不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每一次都會少幾許幸福,多無數傷感。甚至很多時候既無比向往又害怕麵對。因為你知道,說不定哪一次急切地趕回那條山溝溝時,父母隻能躺在炕頭。而且終會有那麽一天,你隻能去墳頭。
是的,終會有那麽一天,當再次回家的時候,等你的隻是一把鎖,一把親手鎖上、再無人打開、已經生鏽了的鎖。好不容易打開了鎖,你會在那扇破舊的木門前猶豫好久。不是沒有開門的力氣,而是沒有麵對的勇氣。推開門,生澀的門軸嘎嘎作響,叫的驚心動魄。門楣上厚厚的灰塵刷刷地落下來,鑽進頭發、脖頸間,瞬間迷了眼。揉揉眼睛,一院的荒敗,一院的破落,一院的清冷,幾隻野貓受驚後竄出草叢,警惕而又充滿敵意地看著你這位擅闖領地的不速之客。
村莊還是那個村莊,院落還是那個院落。可是,再不會有那麽一個燒熱的炕頭,可以讓你毫無顧忌的躺在上麵,睡個天昏地暗;再沒有那麽一個傍晚,當炊煙嫋嫋升起時,有人一遍一遍地呼喚你的乳名。
你才發現以前回家的旅程都是多麽的美好,哪怕擠斷了腰帶、跑丟了行李、延誤了時間,哪怕落了妻子的抱怨、挨了領導的批評、沒了進步的機會。因為,那時至少家還在,還有人在等候,還能回去。而現在,在他鄉還是遊子,在老家已成客人。
有的東西尚可重新開始,有的東西已然一去不返。
遠方的那個家,回不去了!
如果你一直陪伴在那裏,可能不會發覺老家的親切。
隻有你走的遠了,飄的久了,才會深刻體會到老家始終是魂牽夢繞、致死難以割舍的牽掛,因為那裏有你的根,你的音,你兒時遺落的喜怒哀樂,還有黃昏的炊煙中母親呼喚你乳名時那醇厚綿長的聲音。
隻有你走的遠了,飄的久了,才會明白鄉愁是始終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惦念和惆悵,隻是無法言語,隻能深藏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