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紅葉

深秋的紅葉 名博

去坎昆,讓我重新認識了墨西哥人

深秋的紅葉 (2014-03-16 00:56:08) 評論 (39)
在電腦巨子林立的高科技矽穀,墨西哥人,是為數不少的一個族裔,因而,誇張一點講,即使你不懂英文而隻懂西班牙語,在這裏基本的日常生活一樣可以暢通無阻,因為,無論是商場,超市,餐廳等服務行業裏,都遍布著墨西哥雇員。
記得剛搬到矽穀時,找公寓,找學校,朋友們就奉勸我,不要找老墨多的區,他們不愛讀書,學校的GPA都低,老墨人疲遝,不好相處。。。說得墨西哥人聚居的地方好像就是個瘟疫區似的,要遠離才好。
後來,在矽穀住下來以後,日常的生活裏,都少不了遇見墨西哥人,商店,超市,快餐廳裏的搬貨工,收款員;在高科技公司裏的勤雜工;住家院子裏的割草工;聚集在街頭,無所事事,等待著運氣來時,被人臨時雇用的體力小時工;還有在商場裏拿著政府發放的食品券來付款的拖兒帶女的老墨大家庭……這些耳聞目睹而來的信息,在腦子裏慢慢形成了對這個族裔的一種帶著偏見的認知,這些年來,這個逐漸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直左右著我用別樣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墨西哥人,還有這個被現代高科技充斥著的矽穀裏顯得那樣卑微的族裔。
去年的三月,我們踏上期待已久的坎昆之旅,帶著對碧海銀沙的向往,也帶著對墨西哥這個國度的好奇,還有些許的顧慮,因為,憑著對墨西哥人的認知或者說成見,很難想象在他們的國土上度假,將會得到怎樣的禮遇?然而,這趟坎昆之旅,所經曆過的人和事,卻讓我重新認識了墨西哥人,還有這個被看不起的民族。其實,他們也有著真誠有禮和勤勞敬業的一麵,墨西哥也有著遠古的文明。
機場接送
我們在出發前,就預約好了機場的接送服務,當時我們是通過郵件聯係的,我們把航班,時間告訴他們,他們把接機的事項一一交待,包括出機場後往哪走,接機人員穿怎樣的製服等等,用詞之禮貌,交待之詳細,還有價格之合理,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
到達那天,飛機早點了,比預計的時間早了半個多小時,當時,我們就做好了在外麵幹等半小時的思想準備,悠哉悠哉地隨著人流往外走去。出了機場的大門,看到一群舉著名字牌牌的接機人,不期待也不經意間,我竟然看到一個牌牌上寫著我的名字,趕快走過去,與舉著牌穿著製服的墨西哥女士作個自我介紹,這樣就算是接上頭了。笑容可掬的女士告訴我們,他們的公司隨時都在跟蹤著顧客的航班,所以早到,延時他們都會一清二楚的,哦,原來如此!初踏異地,就為他們周到的服務感動了一回。
坐上舒適的中巴,車內,隻有我們一家三口,司機,還有那位接機的女士。一路上,兩位彬彬有禮的墨西哥主人,熱情地給我們介紹路邊掠過的風景,雖然他們的英文是生硬的,用詞也很有限,但言語間掛在他們臉上的笑意,足以讓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賓客感受到那份真誠和好客。途中,還不停地問我們空調的溫度是否合適,會不會太冷?太熱?要下車了,女士把收據,還有幾天後去機場的預約卡,放進一個精致的小信封裏交給我們,還一再叮囑時間地點……雖然說,作為服務顧客的他們,這些都是他們應分的職責,但是當我們享受著這般細微周到的服務時,還是不得不為他們的敬業而欽佩一番。麵對眼前這兩位在墨西哥國土上初遇的墨西哥人,他們的言行舉止,精神麵貌,真的很難跟在矽穀常常與我擦肩而過的疲遝的“老墨”們聯係在一起。
之後幾天在坎昆的日子裏,都離不開與“老墨”們打交道,餐廳的侍應,旅行社,甚至攤檔的小販…….然而,與他們近距離接觸中所帶給我的一個個不經意的感動,不僅解除了我出發前的顧慮,還慢慢顛覆了我對這個民族的偏見。
餐廳侍應
我們這趟坎昆遊,住的酒店是包餐的,所以,我們一日三餐都要在酒店內的餐廳用餐,因而,一日三餐,遇到的幾乎都是那幾個侍應生,一回生,兩回熟,慢慢地我們變得熟落起來,而與其中一位服務我們最多的年輕小夥子,更是象朋友一樣了。這位長相憨厚親切的侍應,不僅服務細心周到,殷勤有禮,而且還風趣幽默,讓我們在享用著豐盛美食的同時,還享受著他給我們帶來的詼諧樂趣……如此的服務,令人總有心甘情願多留點貼士的衝動。離開坎昆那天,用完最後一頓早餐,他與我們真誠地道別,就像送別老朋友一樣,而我們,也依依告別了這位帶給過我們歡樂的萍水相逢的墨西哥侍應生。
旅行社的女士
在我們入住的酒店,就有一個旅行社的“據點”,坐陣的是一位墨西哥女士,我們在當地的旅遊,都是從她那裏報名的。這位旅行社女士,不僅熱情有禮,還細心周到,報名時,她不僅把當天的旅程解釋得很詳細,還一再提醒,該穿什麽樣的衣服,鞋子,帶帽子,防曬油等等,無一遺漏,令到聽著她“諄諄教誨”的我,還真有點象個幼兒園小孩子的感覺。最後,她怕我搞錯次日上旅行巴士的地點,還在專門帶著我走出酒店大門,走向巴士站,確認我搞清楚了,才放心。相信,這樣細心的服務,換作誰,都會被感動一番的吧。
旅行社的導遊
次日,坐上了駛向瑪雅遺址的旅遊大巴。我們的導遊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墨西哥人,一路上,他不停地用流利的英文給我們講述瑪雅的文化,曆史,期間,還穿插一些風趣幽默的笑話,讓我們這些來自不同國度,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遊客,在親眼目睹瑪雅遠古文明之前,能先上一堂瑪雅曆史“預習課”,同時,還可以排遣那兩個多小時旅途的枯燥。
到達瑪雅遺址時,正是烈日炎炎的高溫午後,寬闊空蕩的遺址廣場上,有如一個大烤箱,作為“曆史老師”的他卻依然精神飽滿地帶著我們這幫“學生”從一個點走到另一個點,一絲不苟地給我們講述著每一個斷牆殘壁背後的故事,還時不時用他的幽默來調動氣氛,他的臉上掛著豆大的汗珠,身上的衣服也濕透了,但他的“曆史課”卻沒有因為這樣惡劣的天氣而拖泥帶水,草草了事,反而是他的認真負責令到我們這些開小差的“學生”感到不好意思了。麵對這樣敬業的導遊,除了感動,敬佩,還能說什麽呢?
“顧客就是上帝”,這句可以說是伴著我長大的“名言”,在我原本看不起,甚至帶著很重偏見的國度裏,卻感受得如此的真切。
 
攤檔的小販
當我走出已經國際化了的坎昆旅遊區,才有機會目睹真正的墨西哥部落,還有在這些部落裏生活著的墨西哥人。
那天,我們去參觀瑪雅遺址,氣溫高達三十幾攝氏度。走下空調大巴,馬上感到熱浪襲人,酷暑難忍。但是,從大門通往遺址的小道兩旁,卻排滿了墨西哥的小販,他們有的在出售衣帽,有的一邊在加工木雕,石雕工藝品,一邊以很便宜的價格在出售。那樣的高溫,那般的烈日,我們走上一會都覺得難受,而他們,卻要每天在這樣的條件下謀生,雖然臉上被烈日烤得黝黑,但依然掛滿坦然,滿足的笑意。這,就是生活在貧窮國度上的勤勞的墨西哥人。
還有一次。我們去逛路邊的旅遊工藝品攤檔並挑選了一件紀念品,付錢時,我給了小販一張20塊的美元,他拿了錢之後,就說讓我們先等等,他馬上回來,隨後就見他消失在別的攤檔裏了,等了好一陣子,我們都等到不耐煩了,以為他想趁機走掉,正想著算啦,走吧,正在我們要離開時,攤販急急地跑回來了,原來,他手上沒有足夠的美元零鈔兌給我們,到別的攤位去兌換去了,嗨,還差點冤枉了人家了,其實,他完全可以用墨西哥零鈔兌給我們的啊。這位攤販用他的誠實善良,把我們這些遊客感動了一回。
讀到這裏,也許你會說,那些令你感動過,欽佩過的墨西哥人,都是為坎昆,這個世界旅遊勝地而打造的,他們都在做著他們該做的事,應盡的責,而事實上,的確如此。當我寫下這些文字時,我並沒有刻意去讚美坎昆的墨西哥人,也沒有要偏低矽穀的墨西哥人,隻是,在坎昆走過一趟,讓我領悟出,我們不應該籠統地用某種秉性去描述一個民族,他們也許是發光的金子,也可能是卑微的砂石,這很大程度上取決與他們生存的環境。
寫到這裏,我想起了有一次,當我行走在荒野時,一株孤獨鮮豔的三角梅,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給我一陣的震撼。如果掩映在萬紫千紅裏,它不過是不起眼的一株三角梅,但當它矗立於蒼翠的荒野上,卻成了最奪目的一道風景線,它到底是平庸,還是出眾,其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找到了一片讓自己閃爍光芒的土壤,花事如此,世間萬物,不都是這個道理嗎?
 


幽默而又敬業的墨西哥導遊


餐廳裏和藹可親的墨西哥大媽


舞台上風情萬種的墨西哥男女


烈日下的墨西哥小販


海邊的小販,嗬嗬,他的頭真“頂”用


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墨西哥工藝品

 
                              此文刊發於《星星生活》2014年2月7日第6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