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宗教中,佛教的禁忌範圍是最廣泛的,也是最嚴格的。其次是伊斯蘭教。除了佛教要求出家人不食任何葷腥外(任何葷腥當然包括貓狗,其實也並沒有明確提到貓狗),都沒有談到貓狗問題,為什麽沒有呢?因為貓狗根本不是問題,貓狗根本不在可食食物之列,即貓狗是不可食之物。為什麽呢?沒有為什麽,傳統上不吃,沒有這個意識。再追問一句,為什麽沒有這個傳統?那就讓我們回顧一下曆史。
在西方,貓的境遇可以說是大起大落。最早在古埃及,被當做神,供著,至高無上。後來到了中世紀,又被教廷當做妖魔,火刑伺候,幾乎導致貓在歐洲大陸滅絕。既然是妖魔,那當然就不可吃,吃了妖魔,也會染上妖氣魔力,那不也成了妖魔了?在教廷那裏,妖魔必須以火焚之,方能永絕後患。看看西方的鬼片,就知道這個規矩了;西方萬聖節,貓(尤其是黑貓)就是妖魔的化身。貓遭殃了,誰高興了?當然是老鼠,於是鼠患猖獗,於是爆發鼠疫,於是人類又幾乎滅絕。再後來到了現代,貓貓成為人的寵物、伴侶、家庭成員,那麽誰又忍心吃自己的親人、朋友呢?
附:肺鼠疫就是黑死病。
腺鼠疫(Bubonic plague)與敗血性鼠疫(septicaemic plague)會經由與跳蚤的直接接觸而傳染,其中最主要的一類跳蚤,是鼠類身上的Xenopsylla cheopsis。許多細菌生活在這些跳蚤的身體中,阻塞跳蚤的胃部並使其變得饑餓。由於無法得到飽足,導致跳蚤不斷地叮咬宿主。在叮咬與進食的期間,跳蚤胃裏的細菌便經由血液流動到開放的傷口中,使得細菌散布到新的宿主身上。此外,被感染的老鼠最後會死於饑餓。
黑死病是人類曆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歐洲東南部,一說起源於黑海城市卡法,約在1340年代散布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數30%的人死於黑死病。
與貓貓相比,西方的狗狗的命運一直都是很平坦,因為人類馴化狗狗,就是為人服務的,狗狗自被人類馴化伊始,就進入到人的家庭中,成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基督教倡導的是重視家庭,家庭成員間應當互相幫助,共患難同富貴(伊斯蘭教實際上也是源於基督教,實際上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同源的)。所以,對於家庭成員之一的狗狗,是絕不可能被家人吃掉的。狗是人類的朋友,這一判斷也是源於西方。因此,別人家的狗狗或者無主的狗狗,也是不能吃的。如果連朋友都吃,那還是人嗎?
所以,西方(信仰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的民族和人民)傳統上貓貓狗狗都是不可吃的。到了現代,這一傳統是否有被打破的危險?有一種觀點是:沒有!因為,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已成為普遍意識。那麽,舊上海租界裏的“Chinese and dogs not admitted(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就是對中國人的“褒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