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女中的男生

杭女中的男生

我一不留神當上了稀飯黨代表

杭女中的男生 (2008-03-05 20:54:10) 評論 (62)
      昨天(三月四日)下午去投票站為稀萊麗投了一票。當時人不算太多,但是看了一下還是黑人階級弟兄占多數,我那個心裏著急啊!趕快回家又打電話又敲門把能動員起來的親友拉上就往投票站跑。這樣一直忙到吃晚飯。當時已經有更多人來了,排起了長隊,大部分還是階級弟兄(這個選區有相當多華人越南人,也有不少老墨,再加上白人,階級弟兄並不占人口多數,可是現場卻是他們人最多!由此可見華人參政意識特別是投票熱情還有待大大提高)。

     晚飯後又拽上還未投票的家裏人往投票站跑,趕在七點之前進了門。該站負責監督的胖胖的白人女法官已經和我混了個臉熟,笑問我一共投了幾次票,我也和她開玩笑說:I would like to vote as often as I can .(美國一直到四五六十年代投票過程還是弊端百出,所以有一句話老話調侃說,vote early and vote often,頂著小孩子的名字或他人死人的名字多次投票)。笑聲未落,女法官跟我說她需要我幫忙翻譯,這個投票站有很多華人老伯伯老媽媽來投票,基本不會英文,而投票站隻有一名華人翻譯的義工,我當然義不容辭。

      最後一位選民投完票已經是八點半了,接下來是所謂的民主黨黨團會議。德州民主黨實行的是初選和黨團會議並行的辦法,各按比例產生黨代表。中國有句不上台麵的歇後語叫脫褲子放屁-- 多此一舉。(請大家原諒我也說一句粗話,德州的民主黨黨團會議比脫褲子放屁還要沒理由, 整個兒是放完屁再脫一下褲子。)不僅多此一舉而且不公平,在具體實行過程中會造成對特定候選人比較有利的情形。等我講完參加黨團會議的過程,你就明白為什麽了。

      這個選舉站點的組織工作相當混亂。工作人員承認,以前的黨團會議組織工作是小菜一碟,總共才五六十人參加,這次是史無前例的,完全超過了他們的經驗和能力。參加者早早地就聚集在門外(因為初選還沒結束,法官不讓他們進門),排起了長龍,其中白人大概占 四成老墨約占三成階級弟兄占兩成,餘下的是亞裔麵孔。 八點半以後,總算讓進門了。黨團會議被分成兩組,一組在樓上的會議廳,地方比較大,大概可容納三四百人;另一組在樓下的一個教室,地方較小,隻能容納五六十人。混亂就在這個時候正式開始。首先人們不清楚自己應該去樓上還是去樓下,於是人流開始在樓道裏,樓梯上,會議室門口,教室門口來回浪打浪,摩肩接踵;然後工作人員扯破了嗓子告訴大家說,每個參加了初選的人都要先填寫表格,留下姓名地址電話選民登記卡號碼以及性別種族等信息,再寫下你所中意的候選人名字,然後你就可以離開了。實際上,大家後來才明白他說的程序其實是錯誤的,填完表的人是不可以離開的,必須等著最後一起統計各候選人所得有效票數, 按比例推選出參加上一級黨代會的代表。可是當時的現場就像菜市場,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參加黨團會議,都稀裏糊塗地自以為明白了。接下來的混亂就像是小朋友複活節找彩蛋,到處找表格。終於有三張表格開始在人堆中傳開了,沒有人排隊,因為不知道哪是頭哪是尾。拿到表格的人趴在桌子上開始填寫,周圍是一圈又一圈的人圍著,活象當年國內的集郵市場。 填完表的人也不知道下一個該輪到誰,基本上是看著誰順眼就遞給誰。這個過程就這樣持續著。我耐心地在一邊等著,旁邊還有六七個華人老媽媽,拄著拐杖,都是從養老院裏被支持稀萊麗的華人團體用車拉來的。 她們從下午就來到了投票站,一直等著參加這個黨團會議,已經有點精疲力盡了,看她們站立不穩的樣子,我趕緊把她們引到一邊找地方坐下,勸他們再耐心等待一會兒。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輪到我了。拿過表我先瀏覽了一下,看怎麽填。(我尤其注意到了兩個信息,一是候選人名字,一是後麵的種族縮寫。奧巴馬支持者的種族縮寫基本上全是B.B.B.B.也就是黑黑黑黑,也有零星幾個W(White)和L(Latino),但是一個A(Asian)都沒有;而稀萊麗的支持者基本是W,L(Latino)和A,我連一個B 都沒看見.當然,我隻看見一張表,撐死了也就六七十個人,可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黑人階級兄弟在這次選舉中不問其他,隻看顏色一邊倒的問題。)我先幫那幾個老媽媽填好了表,然後自己也填了,引著她們回到送她們來的車上,我覺得她們再不回家可能都要堅持不下去了。

     等到所有的人都填完了表,差不多已經是十點鍾了,而原先填好表的人大部分已經離開了。接下來又要進入計票的程序。我看了一下,教室裏總共還有大約四十個人左右,起碼有一半是階級弟兄,老墨四五個老白八九個亞裔隻有我和另一個可能是韓國人。工作人員說現在需要先選一個主持計票的Chair, 結果話音未落,一個西裝革履的老黑立刻向前拍了胸脯,自願擔當這份工作,其他的人還沒反應過來,所有的老黑集體鼓掌歡呼,這樣他就順理成章成了Chair. 接下來又有幾個人毛遂自薦,組成了計票小組,我數了一下是三個老黑一個老白一個老墨。他們圍在一張桌子旁開始計票,時而交談時而低頭用計算器計票。同時其他人隻好在無聊中等待。後來又陸續走掉了一些人,主要是老白老墨,連那個韓國人也離開了。我之所以堅持了下來是想看個究竟,舍命陪君子,看階級弟兄們到底怎麽個玩法。

      過了大約半小時,計票總算完成。老黑Chair站起來神氣十足地宣布:奧巴馬得票百分之六十,稀萊麗得票百分之四十。本選區應選出黨代表十五名,按比例支持奧巴馬的代表獲得九個名額,支持稀萊麗的可有六個名額。教室裏點了一下數,總共隻有三十個人。工作人員叫支持奧巴馬的人舉手,刷的一下,大家猜怎麽著?清一色!一共二十三個階級弟兄。然後輪到支持稀萊麗的舉手:一共七個人,四個老白一對老墨母女還有一個正是區區在下。 老黑自我推薦共十八個代表,九個正式代表,九個替補代表。 稀萊麗境遇比較悲慘,總共隻有七個人支持,其中一個老年白人婦女是坐輪椅的,她說她不能當代表。這樣剩下六個人全部成了正式黨代表,連個替補都沒有。最後代表們寫下了名字地址聯係電話,黨團會議終於落幕。

     整個過程看下來,我覺得黨團會議參加者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熱情似火,二是身強體健能熬夜,三是要有時間,奧巴馬的主要支持者們正好同時符合這些條件。反觀稀萊麗的支持者們,不是缺了這條件就是那條件。華人年輕夫婦們忙著顧家,老年婦女大都風燭殘年,不可能扛到半夜;老白老墨老中大部分是朝九晚五,要起早的。另外黨團會議最後計票的方式也太原始太不正式了。其中哪些票有效哪些票無效都是毛遂自薦的計票小組幾個人決定。我覺得這個投票點稀萊麗的支持率不應該隻有百分之四十。當天階級弟兄人數並不占多數。我懷疑像這樣的情況肯定不止這一個投票點。在整個德州的範圍來看,初選中稀萊麗大大領先奧巴馬,而後者利用黨團會議扳回了不少黨代表的分數。這對稀萊麗非常不公平,本來她可以大勝德州的。這種落後而不公平的製度絕對應該取消。

      回到家已經半夜了。這個黨代表好歹是當定了。現在隻等上級黨組織通知開會的時間和地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