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聊聊零八年總統初選喜萊麗為什麽難贏

金筆 (2008-02-21 23:47:49) 評論 (12)

奧巴馬這次以黑馬身份跟喜萊麗較勁並暫時處於上風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當然喜萊麗接下來的選戰如果打好,翻本的機會還是有的,這包括剩下的 delegates, super delegates 以及弗羅裏達州的選票。

喜萊麗,加油!

下麵是我個人觀察到的有關這次選舉的一些事物,總結成幾點,跟大家一起分析討論。

1) 新聞媒體在暗中幫助奧巴馬。這來自兩個方麵。第一是在每個州選前作報道的時候,故意挑選一些白人口音的男女,在那裏激動的鼓吹自己會投奧巴馬一票,以此引導選民。公正的話,新聞媒體至少應當報道兩個人,一個支持奧巴馬,一個支持喜萊麗,因為喜萊麗至少獲得四成民眾的支持;第二是在報道喜萊麗和奧巴馬的競選演說時,highlight 挑選喜萊麗的段落總是顯得那麽有氣無力,軟綿綿的講話,而奧巴馬的講演總是所謂的 "精彩" 部分。除此之外,新聞媒體在選前公開嘲弄喜萊麗的笑聲,並關鍵時刻大肆報道她的眼淚雲雲,這均對喜萊麗的聲望有打擊作用。

2) 喜萊麗本身也是有明顯弱點的,這就是她的競選能力不足。在競選紐約州參議員的兩次選戰中,第一次如 "眾星捧月" 般,她擊敗的對手是魯迪·朱裏亞尼。而後者根本不是什麽玩藝兒。在共和黨本次大選中,魯迪敗得最慘。第二次競選連任,她的對手也是不堪一擊的。因此,喜萊麗當初戰勝的隻是二三流的競選弱手。在本次選舉中,喜萊麗應該很好的利用自己的老公比爾,但是當有媒體報道批評比爾的做法時,喜來麗又雪藏比爾,實際上這是最大的失策。因為喜萊麗到目前為止,實際上都是依靠比爾才上去的。沒有比爾,喜萊麗還隻是一個家庭主婦,職業婦女,孩子的媽媽。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喜萊麗今天會出來競選總統,主要還是因為比爾做過八年的總統。可是她卻偏偏聽信媒體,不用比爾作為主將幫她助選,自動放棄一張王牌,不輸才怪呢。

3) 奧巴馬確實也是很能說會道,能夠激勵民眾。同時奧巴馬的競選策略確實很狡猾。比如喜萊麗的競選演說裏總是充滿了具體行動方案和提綱,而奧巴馬什麽都沒有。沒有具體行動方案其實也是一個好的策略,因為一旦有具體的方案,雖然會贏得一部分人支持,但也會因此失去一部分人。不如泛泛而談比較安全。同時,奧巴馬大談改變和希望,又要談什麽結束 partisan politics (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騙得聽講演的人暈頭轉向,全都飄起來了。

4) 以他們兩個各自贏得的州的情況看,奧巴馬贏得的 democratic calculus 票 (公開投票) 比較多,而喜萊麗贏得的正規選舉票比較多 (個人在保密的情況下投票)。在 calculus 裏投票是要公開站隊的,很多地方的民主黨官員都是兩麵派,他們在公開場合都需要支持奧巴馬,這是出於對他們自己的選舉利益的考量 (因為他們自己在選舉時也需要黑人投票支持),因此盡管民調顯示喜萊麗的支持度高,但選舉時 (指 calculus) 並不占便宜。原本是喜萊麗的很多票源就這麽流失了。

5) 民主黨內有相當一部分民眾 (至少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 從根本上就反對家族式 Dynasty 統治,即老布什和小布什十二年,現在再來個比爾八年,喜萊麗八年,十六年的克林頓統治,對他們來說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所以,從一開始他們投入約翰·愛德華的帳下,繼而又投入奧巴馬的帳下,在這同時黑人弟兄們幾乎一邊倒的投向奧巴馬,這也大大地打擊了喜賴麗的得票數。

6) 喜萊麗本人對當總統也想得要命,為了使自己的形象比較 "中立",她在很多場合,特別是在伊戰上的立場,盡量保持 "強硬",對她自己當年投下的授權票 "死不悔改",這更激怒了很多激進的民主黨人,喜萊麗成了他們的 "叛徒",必先誅之為快。這批人很激進,都投在了奧巴馬的帳下,一夫拚命,萬夫難擋。這使奧的力量大增。

最後,很多共和黨人對比爾和喜萊麗夫婦恨得要命,真是成也比爾·克林頓,敗也比爾·克林頓,喜萊麗對很多選票或者反對票是沒有選擇的。

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各位可以盡量補充。

那麽喜萊麗怎麽才能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麵呢?

奧巴馬在他的網頁中寫到,他非常厭倦 partisan politics,並且聲稱他能夠打破 gridlock。奧巴馬說他要帶來 "改變",給他的支持者 "希望",但他如果不鬥爭,為民眾爭取利益,他怎麽為他的支持者帶來 "希望" 呢?他能改變的除了他自己,還有誰呢?

喜萊麗應該大膽的麵對選民,向選民指出奧巴馬的不誠實。她應當大聲的說:"My opponent said that he is going to briing the changes and the hopes, but do you trust him? do you trust him?"

DO YOU TRUST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