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鄉是不是能楞扛著不去?

納悶, 不知哪兒的指示, 可以討論這類不符合偉大領袖毛主席指示的事情了。

第二, 大多數是隔靴撓癢,沒經曆過那個日子。

第一個問題, 有沒有扛著不去的? 答複是有。

拿上海做例子。

開始時是由學校組織下鄉, 就是不去, 學校裏反複動員,還是不去,學校不管了, 最後退回街道,這類人不少。

到了街道, 重點就在於你居住的居委會,很多人特別是台灣的人,不了解組織架構, 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管著十個區,區管著底下的若幹個街道, 街道的領導機關則被稱為“辦事處”, 再往下就是居委會了,舉例上海第一醫學院附近某一片住宅區西木裏,上下級組織層次順序就是”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街道西木裏居委會“, 不知大家懂了沒有。

不能下鄉和不肯下鄉的學生,被從讀書的學校退(也就是推)到所住街道,由最直接的居委會管理,組織政治學習,開會動員下鄉, 街道幹部一般是不直接參與 “動員”的,幹這活兒的,是你家隔壁張阿姨李大媽之類的人。

動員的力度各街道各居委會差別很大很大,這些張阿姨李大媽們, 往往自己肚子裏一包火氣,因為大多數自己也有孩子或已下鄉,或等著下鄉,要她們(大多數是女的)去勸樓上王阿姨樓下趙大媽的子女下鄉,拉不下臉皮是一件事,被對方反嗆一句”你兒子怎麽還沒去啊“!不是很好玩, 所以,力度一般不大, 應景似的較多。

什麽樣的居委會幹部比較起勁呢?

孩子已經在上海工作了的,孩子還小的,幾個孩子都已經下了鄉的是最狠的,心態大家心裏明白。

沒有孩子的倒真不敢太努力勸別人家孩子下鄉, 指不定就被對方說一句戳到心窩子的話。

“二”得很的居委會幹部也有, 用一句上海話就是“碰到赤佬了”。

隻要沒碰上“赤佬”,扛著不去, 居委會會來了又來, 但隻是來說說, 你不去過幾天她會再來, 還是那幾句話,你去了,等於她燒了高香完成了任務, 你不去,她也隻能是過幾天再來說幾句同樣的話, 等到這股風緩一些,上麵催上山下鄉的壓力小了, 多一事就不如少一事了。這不就扛著不去了?

上海這樣扛著的人, 基本就在家待著好幾年, 一般不會給你分配工作,裏弄生產組都不讓你去,一直等到毛主席過世,四人幫被抓,鬆動了,有可能讓你去裏弄生產組幹活,一天多少錢。

確實有扛著不下鄉,從1868年在家待到1977年,資本主義教育路線複辟,恢複了高考,考進大學的。

那麽比較極端的動員方式呢?

一種,天天一個宣傳隊十個八個人到你家來辦學習班, 毛主席說過“辦學習班是個好辦法”,因為上山下鄉是一件光榮的喜事, 所以他們會帶上一套鑼鼓家夥事,就在你家和你們全家一起學習一段毛主席語錄,唱幾首毛主席語錄歌, 然後鑼鼓敲起來, 你們家不表態的話, 再來一遍, 二十四小時甚至四十八小時連軸轉, 你家有本事熬,鄰居也會幫助居委會一起動員了, 否則他們也沒辦法休息啊!這種情況能頂著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還有一種,居委會和家長單位聯係,一起到你家來辦學習班,如果是老工人啥的, 單位又比較幫忙, 單位會以各種借口推拖,及可能搞不成,否則單位一來幫忙, 成功率也提高不少, 扛不住的啊!

最有效也是最惡劣的,我知道有一個, 他老爸(因曆史問題,雖然是個老工人)當時被關在牛棚裏, 大概平時人緣也不太好,單位又比較左,倒沒有派鑼鼓宣傳隊到家來,居委會幹部帶著他到他爸的工廠辦學習班,他爸也參加了,後麵站幾個大漢,工廠革委會級居委會的幹部們,照規矩,先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林副主席永遠健康等等一係列套套夥, 然後讀那兩類語錄, 第一類是上山下鄉的偉大意義等等, 第二類語錄就是專門瞄準他老爸的, 比如“在階級社會中....”那段,緊接著要他老爸先表態,他老爸還能咋說!?說不好回牛棚一頓胖揍, 就算當場打一頓也不是不可能(上海也有過的專門打老子給子女看的光榮事跡)。

然後要他表態,就算免掉老頭的這一頓打,他立刻表態,現在就報名, 明天就去遷戶口。

所以單獨說扛著不走的人有沒有,沒有任何意義, 各種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所有跟帖: 

能!不分配國營工作。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356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47:19

上海是連裏弄生產組都不讓你去,等好些年才有可能的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48:54

就是找人,人托人走後門,中學生畢業都走了,有些街道小工廠條件很差福利很差有時缺人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43:52

到73-74年有點鬆了。好像王安憶還是亦舒寫過這種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XYZ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41:39

哦喲,總算有過來人說話了。謝了謝了!:)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50:15

你底下的例子, 不屬於扛的範圍, 有病可以不去, 家中無子女也可以不去, 不需要“扛”,“ 扛”是按政策應該去而不去的。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96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57:03

我阿姨是身體弱,但沒到確診“病”的程度,所以說是扛。民辦是籠統的說法,可能是街道辦的廠,也就是幾個生產組合並起來的。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1:52

要想被分到加工組拿一天八毛錢, 必須被街道認證不能下鄉,和病退一樣, 假證明很多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5:26

她在家裏待了好些年,可能要到77,78年左右才進生產組的。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7:19

這就對了, 那是毛爺駕崩後的事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10:00

各地有各地的土政策。上海北京,其實是最鬆的地方。越到下麵越胡搞。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9:14

這個事可以參照幾年前的清零防控。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24:53

首先在框框範圍內不下鄉的不算扛。各地各單位對待的方法不統一 。扛就不會分配任何城市工作,否則以後怎麽再動員下鄉。後來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498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42:07

我大概73-74年時候在上海,小孩子。家裏附近有個街道工廠做雪花膏的。去玩就會被那些阿姨奶奶把我塗得滿臉雪花膏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XYZ3 的博客首頁 (188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32:48

確實有扛著不下鄉,從1868年在家待到1977年,資本主義教育路線複辟,恢複了高考,考進大學的。 (typo)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04:48

這近十年的時間,是社會邊緣人,一點也不“逍遙”。多少都會留下永久性的心理印記。。。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01:59

1868 應該是1968.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14:21

-hongshankou- 給 hongshankou 發送悄悄話 hongshanko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33:32

不是我錯了,是原作者錯了,我提醒他/她 有typo.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47:32

變的特別有耐心特別坐得住???? -Lisland_2013- 給 Lisland_201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8:57:00

有這樣的人,很少,人稱家裏蹲,思想不進步,被人看不起,但比地富反壞右好。 -cgh- 給 cg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09:31:26

毛主席盡幹壞事。 -據說據說- 給 據說據說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0:16:46

聽耄話的虧大了-勞損還積下病痛,插隊的多數還得父母給錢-工分不糊口。我家兄姐就是。楞不去是聰明的,城裏還是土裏生活好?! -無名2024- 給 無名202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2:09:18

聽耄話的虧大了-勞損還積下病痛,插隊的多數還得父母給錢-工分不糊口。我家兄姐就是。楞不去是聰明的,城裏還是土裏生活好?! -無名2024- 給 無名202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2:09:33

我姐夫當年就是扛著沒去下鄉,後來進了生產組,再後來77年恢複高考,考上了大學。他是68屆高中生,家庭出身不好,想著到了鄉 -canto2010- 給 canto2010 發送悄悄話 canto2010 的博客首頁 (654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4:55: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