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長輩扛著不下鄉的情況

我有個阿姨素來體弱,家裏不敢讓她下鄉。當時,街道和裏弄的人一直來做工作,外公外婆堅決不同意,就這樣一直扛著。那時我們弄堂裏不肯下鄉的有十幾個,有的是身體不好,有的是家裏沒人照顧。開始的時候,街道一方麵三天兩頭來做工作,一方麵組織他們政治學習,或者去附近參加勞動。後來慢慢地也就不管了。

這樣扛了幾年。之後,先是安排他們進了街道生產組,後來又進了民辦工廠。

我有幾個長輩曾去過農村插隊。一個舅舅和一個阿姨去了上海郊縣,另一個阿姨去了內地。去內地的阿姨不久生了場大病,之後一直恢複不好,最後辦了病退。舅舅則一直留在了郊縣,小孩是回上海讀書工作的。而那個去郊縣的阿姨,她的戶口是過了好多年後才遷回上海的,那時她人已經回上海很久了。

當時扛著不去下鄉的人,大多是有實際困難。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所有跟帖: 

真實。我們家屬樓就有3個抗住不下鄉,身體都很好。不取消戶口,不給安排國營工作,幹臨時工和街道工廠。有一個抗了7年後下鄉了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46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34:16

他可能比較早,後期很多知青都自己跑回來了。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9:06:55

那時有一個口號:不在城裏吃閑飯。這口號實際上已經透露就業問題才是下鄉的關鍵因素。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41:01

以前有一個接班製度,退休了可以讓一個直係後代去頂班。可見工作機會的稀缺。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42:40

反映經濟效益低,沒有足夠的投資經營收益積累來產生大量工作機會。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266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46:39

不允許私營經濟是一個關鍵:這是就業的大頭。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51:45

農村還有一些私營經濟的殘餘:鄉村有貨郎擔,農貿市場,等等,都是以????人為主體。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59:13

這就跟我前幾天寫的古巴一樣,私企不能上軌道解決信貸問題就沒法發展。 這在中國改開初期也一樣,隻好掛靠國企或者事業單位,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221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9:02:04

要有一個完整的體係才能讓一個種經濟製度暢通運行:這是改革的具體內容,又要改,又不能讓現有經濟停頓,所以摸著石頭過河。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9:08:16

修自行車,修鎖配鑰匙修雨傘等是私企。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9:47:42

聽說過,那叫“頂替”。不過那時候外公外婆早已退休,沒法頂替了。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9:07:51

頂班在農村也有:那是跳龍門。村裏有個人在農行工作,退休時兒子已經有工作,孫子還小,於是讓一個本家侄孫冒衝孫子頂了班。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10:30

頂班是古代就 傳下來的老傳統了。馮玉祥就是頂班去當兵的。他爸是個把總 -Lisland_2013- 給 Lisland_201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25:00

職業世代相傳,在中國有傳統。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40:56

古代戶籍製度與有些職業綁定,如軍戶,匠戶。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02:00

古代的很多製度在現代能找到影子,因為人們熟悉,符合人性。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13:40

那個製度叫“頂替”,隻有父母退休, -灣區範兒- 給 灣區範兒 發送悄悄話 (54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40:20

工作機會的稀缺是因為陳雲不允許國企漲價,如果允許每年漲2%,那國企就會發展的很好,就會招更多的人。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07:16

1969年牆上大字標語:“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 接著開始走五七道路,幹部下放落戶,一些沒有工作的閑散人員也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3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52:53

我們去鄉下吃飯,貧下中農不幹,分的口糧又退回去給隊裏了,又發糧本去糧庫買糧食吃!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9:57:05

我們那裏還好,知青掙工分換口糧。知青比較貪玩,掙不了多少工分,都超支,年終時算帳,就給免了。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15:17

碰到經濟下行期必然如此。解放後的人口激增也是一個原因。 -Lisland_2013- 給 Lisland_201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27:00

沒辦法的辦法,真不是辦法。:)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39:43

把知青,城市居民和機關幹部下放農村,農民並不歡迎。這些人不會幹農活,還要分生產隊的口糧。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314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36:47

是的。幹不了活,還給當地增加各種麻煩。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08:53

是的,知青覺得自己受苦了,農民反而覺得他們懶惰,幹不了什麽活。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15:00

知青可以當會計,赤腳醫生,拖拉機手,各種技術員, 等等技術崗位,幫助農村走向現代化。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3:38:58

就是因為城裏沒啥工作機會,又想 -灣區範兒- 給 灣區範兒 發送悄悄話 (105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39:02

我姐夫當年也扛著沒去下鄉。他是家庭出身不好,想著到了鄉下是死路一條,再也回不來了,所以那時每天一早就離家,躲到不知 -canto2010- 給 canto2010 發送悄悄話 canto2010 的博客首頁 (168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39:02

你姐夫有遠見。那時候壓力真的很大,能頂住很不容易。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07:22

是的,現在講給人家聽,人家都說他聰明。 -canto2010- 給 canto2010 發送悄悄話 canto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42:36

能躲過去說明執行力度不是那麽強:沒有采取強製措施。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25:58

天天躲出去,裏弄裏抓不到也沒辦法。如果他們一直來,他會一直躲下去,父親已經進牛棚了,家裏隻有不工作的老媽, -canto2010- 給 canto2010 發送悄悄話 canto2010 的博客首頁 (48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3:38:21

傻吧毛時代,對民生基本沒有什麽計劃,那麽多學生要畢業了,提前沒有任何就業計劃。亂搞。69年畢業全下鄉,70年的全留城。之 -太宇- 給 太宇 發送悄悄話 (334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0:39:36

“70年的全留城”——都是初中生嗎?這些人是分配工作還是繼續讀書?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28:38

一不小心我也熬到了長輩,也曾經知青過 -slow_quick- 給 slow_quick 發送悄悄話 slow_quic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00:31

哈哈,隻是輩分高而已。:)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03:34

家裏經濟條件尚可,不舍得子女下鄉, -灣區範兒- 給 灣區範兒 發送悄悄話 (84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37:12

其實也是一種賭博,兩害相權取其輕。:)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1:45:08

知道一家。父親是國營大廠總工。家裏5個孩子。前四個60年代大學生。老幺給66年攔住了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XYZ3 的博客首頁 (245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2:57:20

家裏有幾個人的收入,供一個人吃飯還是可以的。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32:59

那家老頭子是解放前的留用人員。那工廠是如雷貫耳的名字。所以老頭工資特別高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XYZ3 的博客首頁 (111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39:40

給個數兒?我聽說過的最高是900多,不算分紅收入。。。。 -zhenleilren1- 給 zhenleilren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22:40:37

具體工資不知道。那時多一個人吃飯15到20元就可以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XYZ3 的博客首頁 (365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1:52: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