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的時候,跳高、跳遠我都跳不起來,打球我是接不到球。到初三才第一次體育及格,大學總算體育能到八九十分。
我兒子出生以後,我特別注意他的運動能力,從小送去參加各種體育活動。2歲的時候,大運動能力評估比平均值發育晚9個月。別的小孩蹦蹦跳跳,他就是腳不離地。小學2年級的時候,他的眼手協調至少比別人慢3、4年,打棒球經常被球砸到(我小學時經常背籃球砸到),踢足球老是碰不到球。3歲開始遊泳,學得比別人慢,5歲進業餘遊泳隊。遊了四年後,我介紹朋友的兒子(和我兒子同齡)進隊,第一個月我們家的成績比他好,第二個月就被練了一個月的人超過了。小學開始打高爾夫,打到初中畢業,時間花了無數,成績就是墊底。
我原來以為我小時候體育不好是因為營養跟不上,常生病。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周圍的小孩營養情況都一樣,人家體育也及格。
但是我兒子的學習不用管,費的時間和精力比運動少多了。3歲半沒人教就自己能讀英文的chapter book,在公校初中就上完了高中數學,不用家長費心也不用補課。我以前讀書也是輕鬆,通常開學頭一兩周就把課本看完了,整個學期都可以玩。看來我們家的基因隻長大腦,不長小腦。
羨慕有運動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