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功
對自己身體的進出口要有足夠的了解。 我比賽登山什麽的之後都會寫日記,用碼農的行話說就是retro。事無巨細都要一一記下。 為什麽呢? 因為平常的舒坦日子裏麵身體不大會到達這個極限。 難得花錢買罪受,記下來也可以日後憶苦思甜,多值。
上高原喝足夠的水有助身體適應高原,是很重要的事情。 什麽時候喝水也是同樣的重要。 你不希望半夜休息不好,也不希望在山上站都站不穩的時候忽然有自然的呼喚。 我大概可以喝水控製到10-12個小時不需要解決問題。 有經驗的向導也會提醒你出發前要排空。 隻是儲備太多了就算排了也未必會空,所以自己一定要對身體了解多一點, 精確計算一下最佳喝水的時間和水量。
鬧肚子我沒有碰到過。以我有限的經驗,如果鬧肚子應該在衝頂之前就有症狀,那麽這個時候衝頂就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極小的概率是alpine start之後開始覺得不舒服, 因為你那時應該不會去吃什麽平常沒有吃過的食物,忽然幾個小時之內腸胃造反。
2. 外功
當然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做得再好也會出妖蛾子。這個時候有好的裝備可以讓你的尷尬和不適都降到最低。 大力推薦兩個神器。一是bib(女生), 就是背帶褲的那種登山褲(相片裏穿的)。二是wag bag。 bib選有drop seat的, 好處有兩點。第一,經常山上沒地兒躲沒地兒藏的,bib 可以讓你坦然麵對你的同伴,因為前麵什麽都不會露出來。另一點就是保暖,因為相比一般的褲子它露出的皮膚麵積要少一半都不止。如果再有wag bag 的加持,你會沒有一點皮膚暴露在冰涼刺骨的寒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