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才能的人們,從無知的學生到科學界的傳奇,都或多或少的為智能手機貢獻著他們的想法。即使是不得不爆發的戰爭也在推動著技術的發展,最終,iPhone就這樣出現在我們麵前了。
但事實上,無論iPhone多小,它仍是集中了幾世紀科學技術和設計的產物。數學家,化學家,發明家,以及各種各樣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窮其一生的努力僅僅是為了科學進步上的一小步,因此而創造出這樣一部流行的智能手機也是可能的。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才能的人們,從無知的學生到科學界的傳奇,都或多或少的為智能手機貢獻著他們的想法。即使是不得不爆發的戰爭也在推動著技術的發展,最終,iPhone就這樣出現在我們麵前了。
就職於IT外包公司,我總是對員工們所用到現代的這些設備和配件感到驚訝,它們那麽小而緊湊,但卻是那麽的先進。我總是感歎,到底花了多少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創造出像iPhone或是其他現代智能手機這樣的東西。為此,我開始研讀智能手機,以及構成它的相機,LCD顯示器,觸摸屏,電池等部分的曆史。這些曆史讀起來很有意思。我忍不住讓我們公司的一個圖像設計師,為我和那些覺得可以看到人類思想從石器時代進化到數字時代這一完整過程感到酷的人們創建這樣一個圖表。
觀察像智能手機這樣被數以百計的發明,創造,甚至是看起來與之毫無關聯的事件串聯起來的東西真的很有趣。這一串的連接包含了整個人類曆史。即使是這條鏈上看起來最不起眼的一環出現了問題,那麽iPhone也可能發明不出來。
當為了創建這個圖表上工作時,我嚐試著考慮到那些意想不到的曆史事件,比如,發現美洲大陸。比如找到全球進化和發展中,使我們獲取最新技術的裏程碑。
在為了製作iPhone發展史圖表而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我製作了一些關於科技進步的timeline(時間線)。現在我很樂意在這兒為那些喜歡這段科學個工程學曆史的人分享這些timeline。
對今天一些配件取得重大突破性貢獻的是電力的發現。電磁學的發現為人們發明電報等重要事情(互聯網的基礎),電話和無線電(今天的無線技術的基礎)提供了可能。以下是電力的timeline
ElectricityTimeline
ThalesofMiletus:發現了靜電,希臘,公元前600
WilliamGilbert:建立電化學和電氣工程,發明術語“電力”,英國,1600
OttovonGuericke:靜電產生器,德國,大約1650
StephenGray:發現絕緣體和導體,UK,1720
PietervanMusschenbroek:萊頓瓶(電容器),荷蘭,1746
BenjaminFranklin:發現電勢,美國,1752
LuigiGalvani:動物電(化學反應之間的一座橋梁和電),意大利,1780
AlessandroVolta:發明了伏打電堆(鋅、銅磁盤),意大利,1800
HansChristian?rsted:發現電磁,丹麥,1820
André-MarieAmpère:電動力學理論,法國,1821
GeorgOhm:歐姆定律(電阻的概念),德國,1827
MichaelFaraday:感應定律,英國,1831
HippolytePixii:原型直流發電機(早期形式的發電機),法國,1832
NicholasCallan:感應線圈(變壓器),1836,愛爾蘭
FlorisNollet:實體交流發電機,比利時,1850
HeinrichDanielRuhmkorff:倫可夫感應線圈,德國,1851
JamesClerkMaxwell:麥克斯韋方程組(經典電動力學的基礎),預測存在的無線電波
LucienGaulardandJohnDixonGibbs:交流電能的傳輸設備裝置,法國/英國,1881
ThomasEdison:珍珠街站(第一個公共蒸汽驅動的配電係統),美國,1882
在AlessandroVolta發明了伏打電堆後,電池的發明就變得可能,然而曆經近兩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才將現代鋰離子電池技術用於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機。下麵是電池timeline。
Batterytimeline
BenjaminFranklin:發明“電池”這一術語用於描述一組電容器,美國,1749
WilliamCruickshank:槽電池(第一次大規模生產電池),英國,1802
MichaelFaraday:電化學定律,英國,1832
WilliamSturgeon:鋅融合延長壽命和提高電池的能量,英國,1836
WilliamGrove:燃料電池,英國,1839
GastonPlanté:鉛酸電池(第一種可充電電池),法國,1859
GeorgesLeclanché:勒克朗謝電池,法國,1866
CarlGassner:鋅-碳化學電池(第一種幹電池),德國,1866
WaldemarJungner:鎳鎘電池(第一種堿性電池),瑞典,1899
ThomasEdison:鎳鐵電池專利,美國,1903
LewisUrry:堿性幹電池使用鋅/化學二氧化錳,加拿大,1955
MStanleyWhittingham:使用二硫化鈦和夾層的概念,美國,1970
KoichiMizushimaandJohnGoodenough:鋰鈷氧化物(LiCoO2)(一個穩定的正極材料),日本/美國,1979
RachidYazami:鋰的可逆電化學插層石墨(石墨電極),法國,1980
MichaelM.ThackerayandJohnGoodenough:使用錳尖晶石作為正極材料,南非/美國,1983(牛津大學)
AkiraYoshino:第一次將鋰離子電池實際應用,日本,1985
SonyandAsahiKasei:第一個商業鋰離子電池,日本,1991
電磁和電力生產方法的發現促成了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電報的發明。電報的發明始於電力的發展,但是電報這一至關重要領域的發展使得發明方向轉向了萬維網和互聯網。為此萬維網和互聯網的timeline以電報的發展作為起點。
InternetandWorldWideWeb
RobertHooke:提議皇家學會建立一個光學電報係統,英國,1684
ClaudeChappe:第個成功的電信係統(信號網絡),法國,1792
FranciscoSalvaCampillo:電化學電報,西班牙,1804
FrancisRonalds:第一個工作的靜電電報,英國,1816
HansChristian·rsted:發現電磁,丹麥,1820
JohannSchweigger:第一個電流計,德國,1820
PavelSchilling:開創性發明實際可用的電報,俄羅斯帝國,1832
CarlFriedrichGaussandWilhelmWeber:第一個用於通訊的電磁電報,德國,1833
WilliamFothergillCookeandCharlesWheatstone:第一個商業電報,英國,1837
SamuelMorse:長距離電報通信和摩爾斯密碼,美國,1837
WilliamMontgomerie:古塔膠絕緣子電報線,英國,1842
JohnWatkinsBrett:海底電報,第一次穿越英吉利海峽,英國1850
CyrusWestField:第一條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美國,1858
CommercialPacificCableCompany:第一條跨大西洋電纜,美國,1902-1903
Reichspost:電傳打字機服務,德國,1933
ClaudeElwoodShannon:數字計算機和數字電路設計理論,美國,1937
J.C.R.Licklider:全球計算機網絡的想法,美國,1960
PaulBaran:包交換計算機網絡,1960
MichiganStateUniversity,UniversityofMichigan,WayneStateUniversity:價值網絡,美國,1966
LawrenceRoberts,LeonardKleinrock,VintonCerf,BobKahn:ARPANET(第一次大規模的基於分組交換的計算機網絡),美國,1969
NormHardyandLaRoyTymes:公共網絡,美國,1971
ElizabethJ.Feinler:網絡信息中心,美國1972
VintCerfandJonPostel:互聯網地址分配機構(IANA),美國,1972
LouisPouzin:基克拉迪群島,法國,1973
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X.25協議,瑞士,1974
RobertMetcalfe,DavidBoggs,ChuckThacker,andButlerLampson:以太網,美國,1980
VintCerfandBobKahn::TCP/IP協議,美國1981
JonPoste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美國1982
PaulMockapetrisandJonPostel:域名係統(DNS),美國,1983
“Blue-Box” First Router: Cisco Systems, 1984
DennisJennings: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et)互聯網骨幹網絡,美國,1985
TimBerners-LeeandRobertCailliau:萬維網的發明,英國/比利時,1989
BarryShein:世界第一次商業撥號ISP,美國1989
當然如果沒有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持,那麽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將不可能產生。計算機的曆史和互聯網以及手機的曆史緊密相連,下麵是計算機的timeline。
Computing Timeline
Tallystick,ca.公元前35,000
Abacus,伊拉克,ca.公元前2400
在計算中使用0,印度,ca,公元前500
Pā?ini:用重寫規則來描述語言結構的想法(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係統)印度,擦、公元前600
Pingala:第一次描述二進製數係統,印度,ca公元前300
安提基特拉機械(被認為是有記錄可查的第一個模擬計算機):希臘,ca,公元前125
HeronofAlexandria:序列控製(第一個程序),埃及,ca公元60
Brahmagupta:描述現代位值的數字係統,第一次帶零的計算規則,印度,ca公元600
LiangLingzan:世界上第一個完全機械鍾(未來電腦將依靠這個技術)中國公元724,
MuhammadibnMusaal-Khwarizmi:印度記數係統在整個中東和歐洲傳播開來,產生了算法這個詞,烏茲別克斯坦,公元820
AbuRayhanAl-Biruni:第一個齒輪機械等高儀,ca.996,烏茲別克斯坦
al-Jazari:天文時鍾(最早的可編程模擬計算機)土耳其,1206
RamonLlull:一個通過邏輯組合來獲取答案的概念機,1300,西班牙
JoostBuerghi:自然對數,瑞士,1588
JohnNapier:發現對數和Napier骨算籌,英國,1614
BlaisePascal:機械計算器,法國1642
GottfriedLeibniz:步進計算器,德國,1671
GottfriedLeibniz:現代二進製數字係統,德國,1679
BasileBouchon:穿孔製表機,法國,1725
Jean-BaptisteFalcon:獵鷹織機,法國,1728
JosephMarieJacquard:第一個可行的可編程織機(穿孔卡片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長循環),法國,1745
J.H.Müller:差分機的想法,德國1786
ThomasdeColmar:計算器(第一個商業成功的機械計算器),法國,1820
CharlesBabbage:設計出第一個十進製差分機原型,英國,1822
SemenKorsakov:第一個使用穿孔卡片的信息存儲,俄羅斯帝國,1832
AdaLovelace: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程序,英國,1842
GeorgeBoole:二進製代數(布爾代數),英國,1848
KarlFerdinandBraun:第一個書麵描寫的半導體二極管,德國,1874
DorrE.Felt:計算器(第一個商業成功的按鍵機械計算器),美國,1884
HermanHollerith:穿孔卡片處理專利(記錄介質上的數據,可以由機器閱讀)美國,1889
LeeDeForest:真空管(三極管),美國,1906
HermanHollerith:插接板,美國,1906
WilliamHenryEcclesandF.W.Jordan:觸發器電路設計,美國,1919
WaltherBothe:邏輯門,德國,1924
KurtG?del:通用的正式語言,計算和證明的局限性,德國,1931
穿孔卡片式計算機,美國,1931
GustavTauschek:磁鼓儲存器,澳大利亞,1932
AlanTuring:現代計算機的原理(圖靈機),英國,1936
KonradZuse:Z1(第一機械二進製可編程計算機),德國,1938
GeorgeStibitz:M-1電磁式數字計算機,美國,1940
HowardH.Aiken:IBM'sHarvardMarkI電腦,美國1944(哈佛大學)
KonradZuse:Plankalkül(thefirsthigher-levelprogramminglanguage)德國,1945
JohnvonNeumann:計算機體係結構描述,匈牙利/美國,1945
JohnMauchlyandJ.PresperEckert:ENIAC第一台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美國,1946
FreddieWilliamsandTomKilburn:Williams–Kilburntube(第一台RAM設備),英國,1946
WilliamB.Shockley,JohnBardeenandWalterBrattain:晶體管的發明,美國,1947
IBM:順序電子計算器,美國,1948
FreddieWilliams,TomKilburnandGeoffTootill:小規模實驗機(又名“BABY”)(第一存儲程序計算機),美國,1948(曼徹斯特大學)
MauriceWilkes:第一次存儲程序在電子延遲存儲自動計算機上實現了輸入輸出,英國,1949(劍橋大學)
J.PresperEckertandJohnMauchly:通用自動計算機(第一個商業成功的電子計算機)美國,1951
JayForrester:旋風(美國第一個實時計算機),1951(麻省理工學院)
JohnMauchly,J.PresperEckert,JohnvonNeumann:離散變量自動電子計算機(第一台使用磁帶的計算機)
AnWang,JayForrester,JanA.Rajchman:磁芯存儲器的發展,美國,1953
JohnBackus:FORTRAN語言(一種高級程序預言),美國,1954(IBM)
JohnMcCarthy:LISP程序語言,美國,1958,(麻省理工學院)
JackKilby,RobertNoyce:集成電路(芯片),美國,1958(德州儀器)
GraceHopper:COBOL(業務用計算機編程語言設計),1959年
算法(第一個結構化、程序編程語言),美國/德國/荷蘭/丹麥/瑞士/法國/英國,1960
TomKilburn:Atlas(擁有許多現代建築學概念的超級計算機)英國,1962
IBM:System/360主機,美國,1964
JohnG.KemenyandThomasE.Kurtz:BASIC(編程語言),美國,1964
JamesT.Russell:光學數字錄音和回放的概念(CD/DVD技術),美國,1965
DouglasEngelbart:交互式計算,美國,1968
AlanKay:Dynabook(便攜式計算機概念),美國,1968
KenThompsonandDennisRitchie:UNIX開源操作係統,美國,1970(貝爾實驗室)
NiklausWirth:Pascal程序語言,瑞士,1970
TedHoff,FedericoFaggin,andStanleyMazor:英特爾4004(第一台商業個人微型計算機)美國,1971
KenThompsonandDennisRitchie:C語言,USA,1972(貝爾實驗室)
IBM:IBM3340直接訪問存儲設備,美國,1973
EdRoberts:牛郎星計算機(第一台由愛好者發明的計算機)美國,1975
ChuckPeddleandBillMensch:MOSTechnology6502便宜的8位微處理器),美國,1975
BillGatesandPaulAllen:第一台基於BASIC語言的微型計算機,美國,1975
IBM,IBM5100:第一台個人便攜電腦,美國,1975
SteveWozniakandSteveJobs:AppleI單板計算機,美國,1976
StephenP.Morse:16位英特爾8086芯片(第一台X86處理器)美國,1978
SonyCorp.andPhilips:光盤,日本/荷蘭,1979
Motorola,Inc.:Motorola68000微處理器,美國,1979
IBM:IBMPCwithMS-DOS(成為個人計算機標準)美國,1981
BorlandSoftwareCorporation:TurboPascal(軟件開發係統),美國,1983
DavidPattersonandCarloH.Sequin:BerkeleyRISC項目(優化處理器設計)美國,1984
JefRaskin:AppleMacintosh電腦,美國,1984
SteveFurber,SophieWilson:ARM處理器架構,英國,1985
BillGates:Windows1.0,美國,1985
AppleInc.:便攜式Macintosh,美國,1989
AtariCorporation:雅達利Portfolio(世界上第一個掌上電腦),美國,1989
AppleInc.:PowerBook(Macintosh筆記本電腦),美國,1991
AppleInc.:Newton(touch-capable個人數碼助理)美國,1993
Nokia:諾基亞9000Communicator,芬蘭,1996
EricssonMobileaCommunications:EricssonR380(手機+PDA標誌著第一步智能手機的誕生)瑞典,2000
AppleInc.:iPod(真正迎來了便攜式數碼消費電子產品的時代)美國,2007
AppleInc.:iPhoneandiOS美國,2007
電話的概念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大大加快了工業化的發展和促進世界各地人民生活的改變,傳統電話的曆史無疑是iPhone曆史的一部分。下麵是電話的timeline。
Telephone Timeline
RobertHooke:聲線電話,1667,英國
InnocenzoManzetti:語音電報的想法,意大利,1844
AntonioMeucci:一個電磁通信裝置的演示,意大利,1849
CharlesBourseul:描述發射機和接收機的通斷電話,法國,1854
JohannPhilippReis:Reis電話(第一台閉合斷開電話)德國,1860
ElishaGray:電磁鐵裝置傳輸音樂音調,美國,1874
AlexanderGrahamBell:電話的理論概念,美國,1874
ElishaGray:電話專利的說明,美國,1876
AlexanderGrahamBell:電話專利的申請,美國,1876
TivadarPuskás:電子交換機的改變,匈牙利,1876
DavidEdwardHughes(UK/USA);ThomasEdison(USA);EmileBerliner(Germany/USA):碳麥克風(話筒),1877-79
RidgeTelephoneCompany:第一條長距離電話線,美國,1877
GeorgeW.Coy:第一部美國商業電話交換機,美國,1878
AlmonBrownStrowger:自動電話交換機專利(電話撥號)美國,1891
LeeDeForest:真空管(電子放大器),美國,1906
ReginaldFessenden:第一個無線電傳輸的語音和音樂(點對點無線電話),加拿大,1906
WilliamB.Shockley,JohnBardeenandWalterBrattain:美國發明晶體管1947,美國(貝爾實驗室)
DouglasH.RingandW.RaeYoung:六角形細胞蜂窩移動電話係統的概念,美國1947
ErnaSchneiderHoover:存儲程序控製(程控電話交換方法),美國,1954
TheodoreParaskevakos:來電顯示技術,希臘,1968
AmosE.Joel,Jr.:移動通信中的切換機製,美國,1972
KazuoHashimoto:來電顯示的第一個原型顯示設備,日本,1976
MartinCooper:摩托羅拉DynaTAC第一部手機,美國,1983
FriedhelmHillebrandandBernardGhillebaert:SMS概念,德國/法國,1984
IBM:第一部觸屏智能手機,美國,1993
Giesecke&Devrient:第一張SIM卡德國,1991
從給人類更多的自由,即時的通訊以及更多商業機會方麵來看,從有線電話過渡到移動電話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然而無線通信的發展必然包括收音機的發展。對於無線電台通信係統這裏有一些關鍵的裏程碑式的事件,它們對於手機的發展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下麵,是無線電廣播設備的timeline。
Radio Timeline
JamesClerkMaxwell:預測無線電波的存在,英國,1862
DavidEdwardHughes:第一次主動通過電磁波傳遞信號,英國/美國,1880
ThomasEdison:熱電子發射(愛迪生效應),美國,1980
TemistocleCalzecchi-Onesti早期形式的檢波器和無線電波探測的原理,意大利,1884
édouardBranly:Branly檢波器,法國,1886
HeinrichHertz:證明和示範的電磁波的存在,德國,1888
OliverLodge:無線電波接收檢波器的示範,英國,1894
AlexanderPopov: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接收機,俄羅斯,1894
GuglielmoMarconi:第一個完成的,商業成功的無線電報係統,意大利,1895
KarlFerdinandBraun:觸須型二極管,德國,1898
JohnAmbroseFleming:弗萊明閥(二極管),英國,1904
ErnstAlexanderson:Alexanderson交流發電機,瑞典/美國,1904
ReginaldFessenden:第一個無線電傳輸的語音和音樂(點對點無線電話),加拿大,1906
無線電的發明是無線電話和無線數據交換發明的關鍵,它們的發展使得你可以從你的智能手機訪問互聯網。Wi-fi是最受歡迎的這些技術之一。下麵是Wi-Fi的timeline。
Wi-Fi Timeline
JohnO'Sullivan:WLAN專利,澳大利亞,1992
VicHayes:802.11標準,荷蘭,1997
如果沒有攝像機,那麽iPhone將變得沒那麽有趣。事實上正是現代小型相機的發明,使得智能手機在全球變得非常流行。因此相機的曆史顯然可以視為iPhone曆史的一部分。所以下麵是相機和攝像機的timeline。
Photo Camera Timeline
TheNimrudlens:(世界上最古老的鏡頭),亞述(現代伊拉克),公元前750-710
Euclid:歐幾裏得的光學(視覺幾何)希臘,公元前300
LuciusAnnaeusSeneca:“放大”最早的文字記錄,公元1世紀,意大利羅馬
ClaudiusPtolemy:反射和折射的研究,公元168,希臘/埃及
Alhazen(IbnAl-Haytham):第一個針孔照相機(暗箱)和使用凸透鏡,伊拉克和埃及,公元1000
開始發明眼鏡(研磨和拋光鏡片的光學行業),意大利,1268
DanieleBarbaro:使用針孔照相機的鏡頭,意大利,1568
HansLippershey:最早的望遠鏡,德國,1608
JohannesKepler:複合透鏡係統的描述,德國,1611
RobertHooke:可變光圈,英國,大約1662
LeonhardEuler:光學望遠鏡(膜片),瑞士,1762
JosephNicephoreNiépce:第一個用暗箱成功的攝影圖像,法國,1822
LouisDaguerre:銀版照相法(第一個實用的攝影的過程),法國,1839
HenryFoxTalbot:碘化銀紙照相法流程(第一個消極/積極的攝影過程),英國,1841
FrederickScottArcher:濕板膠過程(較短的曝光時間),英國,1851
EdwardSonstadt:鎂金屬的閃光,英國,1862
DésirévanMonckhoven:幹膠過程和最早的攝影光學方麵的書籍,比利時,1855/1867
RichardLeachMaddox:小型手持相機,英國,1871
CarlZeissandErnstAbbe:阿貝正弦條件的發現,德國,1872
DavidHendersonHouston:膠卷的專利,美國,1881
AdolfMietheandJohannesGaedicke:Blitzlicht閃光粉,德國,1887
GeorgeEastman:柯達(第一個商業上成功的箱式照相機膠卷),美國,1888
LouisBoutan:鎂閃光燈,法國,1890
HannibalWillistonGoodwin:美國電影膠卷專利,1898
FriedrichOttoSchott:硼矽玻璃,德國,1893年
EastmanKodakCompany:布朗尼(大眾市場的第一個相機),美國,1900
PaulVierk?tter:電子點燃鎂閃光燈泡,奧地利,1925
JohannOstermeyer:使用鋁線或箔氧氣製成安全閃光燈泡的專利,德國,1929
GeneralElectricCompany:Sashalite(4-volt電池點燃閃光燈泡),美國,1930
HaroldEugeneEdgerton:第一個電子閃光管,美國,1931
IhageeKamerawerk:Exakta,德國,1935
CIA: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發射成功,美國,1959
WillardSterlingBoyleandGeorgeE.Smith:電荷耦合器件(CCD)(第一次成功使用數字傳感器成像技術),加拿大/美國,1969
MichaelFrancisTompsett:電荷轉移成像設備專利,美國/英國,1972
StevenJ.Sasson:第一台數碼相機,美國,1975
TheNationalReconnaissanceOffice:KH-11凱南偵察衛星(第一個電子成像衛星),美國,1976
SonyCorporation:索尼Mavica相機,日本,1981
EricR.Fossum:CMOS有源像素圖像傳感器,美國,1992
PhilippeKahn:第一個照相手機,並立即將所照照片上傳到公共網絡上,美國,1997
SamsungElectronics:SCH-V200(第一個手機內置攝像頭),韓國,2000.6
SharpCorporationandJ-Phone:J-SH04,日本2000.11
Video Camera(攝像機)Timeline
JosephPlateau:費納奇鏡,比利時,1841年
EadweardMuybridge:zoopraxiscope(“動物實驗鏡”)英國/美國,1879
LouisLePrince::第一個專利膠片相機,法國,1888
多點觸控屏幕使得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向智能手機一樣,擁有這麽小的尺寸卻能提供這麽多娛樂和實用的功能。智能手機也成為最受歡迎的東西之一。為此多點可觸控屏幕也是iphone曆史的一部分。下麵是顯示屏的timeline。
LCDDisplay Timeline
FriedrichReinitzer:發現液晶性質、奧地利,1888
UniversityofIllinois:PLATOIV觸摸屏終端,美國,1971
VsevolodFrederiks:電轉換光閥,蘇聯(俄羅斯),1927
MarconiWirelessTelegraphcompany:液晶光閥專利,英國,1936
RichardWilliams:“Williamsdomains”現象,美國,1962
GeorgeH.Heilmeier:美國第一個可操作液晶顯示器,1968
MartinSchadtandWolfgangHelfrich:便攜式設備上的低功耗液晶顯示器),瑞士和德國,1970
T.PeterBrody:英國第一有源矩陣液晶顯示麵板、匈牙利/英國1972
GeorgeWilliamGray:調整液晶顯示器的穩定性和溫度性能,英國,1973
Brown,Boveri&Cie:STN液晶,瑞士,1983
GuenterBauretal.:(IPS)技術專利,德國,1990
Touch Screen Timeline
E.A.Johnson:第一個手指觸控觸摸屏,英國,1965
UniversityofIllinois:PLATOIV觸摸屏終端,美國,1971
BentStumpe:透明的電容觸摸屏,丹麥,1973
Dr.G.SamuelHurst:電阻觸摸屏,美國,1975
NimishMehta:第一個多點觸控設備,加拿大,1982
Hewlett-Packard:hp-150(世界上最早的商業觸摸屏電腦),美國,1983
IBM:西蒙(第一個觸屏智能手機),美國,1994
AppleInc.:牛頓MessagePad(touch-capable個人數字助理),美國,1993
正如你所看到的iPhone有一個相當大的曆史和科學背景。我真的希望這個QuartSoft的信息將幫助人們從另一個,他們以前從未想過的角度看待智能手機。我也希望人們在查看這個圖表時可以了解到新的技術知識,也對將他們一生貢獻於研究發明的科學家們肅然起敬。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