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真空管放大器的聲音比較溫暖,比較厚實。如果搞不到全真空管放大,至少也要弄個真空前級來玩玩?還有真空管的50瓦往往會比晶體的100瓦還要夠力?
其實在電子學的觀點上看: 50瓦就是50瓦!怎麽也不可能會比100大。但是在晶體放大器以及真空管放大器的結構上來看,就有差異了。
請拆開您的音箱來看看,除了放大器線路以外,就剩一個喇叭了。喇叭上會標示一個阻抗。通常是8或16歐姆,代表著這個喇叭單體的平均阻抗。可是實際上把他拿到儀器上測量,你會發現: 不同的頻率,他的阻抗特性也不同!可能在1K Hz 是8歐姆,10K Hz變成12歐姆,150 Hz卻掉到了 2歐姆!
這下好了!
根據一些不拉不拉的電子定律,晶體放大器的電流供應能力就得相當充裕。當喇叭的阻抗值一路下降時,後級輸出一個固定電壓,它流過的電流就會越來越大。
你確定你的後級能輸出這麽大的電流嗎?你知道喇叭阻抗一路下降的結果到後來,就有點像是把喇叭線直接短路的意思。你明白了吧?所有的電晶體 OTL 後級放大器,其輸出電流的能力均有其設計上的限製。超出此範圍,機器就要燒掉了。
OK!有沒有看到三個英文字:" OTL" 這是無輸出變壓器的縮寫。現在的BJC 或MOSFET放大線路幾乎都是OTL 的設計。簡單、實用、又省錢!
你知不知道繞一個輸出變壓器費工費時又費錢?能省當然先省。真空管又有啥特異功能呢 ?純A 類放大嗎?隻對了一半!在前級的部分,幾乎99% 都是全A 類放大的設計。幹淨簡單又容易,隻要注意輸入、輸出阻抗的匹配。剩下來各部分調音的小技巧下次說。
到了後級,如果要搞全 A 類大電流放大器的話,100 瓦的放大器我想可能要三個人來搬。不管Mesa Boogie、Marshall、還是Fender,通通是AB類或B類放大。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多了個輸出變壓器。
為何要這玩意兒?
真空管放大後的信號輸出,大多在高阻抗:300K ~500K都有可能。那要接到喇叭的輸入隻有8歐姆,怎麽辦? 變呀!對!就是輸出變壓器。
前麵提到喇叭的阻抗隨頻率會有高高低低的變化,不單是八歐姆!晶體放大器輸出就是死死的:阻抗變,電流就跟著變。變到不夠用,變到不夠幹淨,他就死給你看。不是失真、就是某頻段直接給他推不出來。
真空管就少了這個問題!有了輸出變壓器,你後頭喇叭怎麽變,我前頭的變動隻有那麽一點點。 哪個頻段我都可以給你,我工作範圍內可供應的電流。自然,聲音死給你看的機會就少了。整體頻段完整,你也會覺得聲音比較大。
這就是聲音比較大,比較厚實的原因! 再來,我們說真空管聲音後世溫暖的秘密。真空管好聽的一個重點:他很容易失真!
不會吧?容易失真還好聽?真空管的工作溫度,屏級偏壓、柵級輸出,都關係放大線路的品質好壞。容易失真是他的天性!
如果晶體不比他好,那發明電晶體幹嘛?回到問題, 反正多掰又沒有多稿費!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真空管產生的失真諧波大多是偶次諧波2/4/6/8....
人耳所能接受的偶次諧波在聽覺心理上是一個可接受的甜蜜諧震,(這不是我掰的,請查書。真的!)而晶體機就硬邦邦的,一板一眼,直到死給你看為止!而且還很有意思的是:晶體搞的是奇次諧波失真 1/3/5/7....還真是人耳受不了的那種!很玄吧?
這是玄學跟音響心理學的部分我們再回頭談電子學的部分。 電晶體的工作曲線與真空管的工作曲線有著些微的不同。不同在哪裏?請恰詢您的電子學老師。這個部份就牽涉到音頻放大後,高階泛音的複雜理論,太難了!這部分我不太懂,更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