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發展大紀事:照見變革

來源: 數據有道 2013-10-29 11:40: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783 bytes)

ZT 今年夏天,一部關於食人鯊龍卷風的驚悚劇在美國意外躥紅。龍卷風裏裹挾了食人鯊,這樣的劇情或許有些荒誕,但卻能夠讓媒體老板們產生某種共鳴,因為他們眼睜 睜地看著互聯網鯨吞他們的業務已達10年之久:報紙業損失了大量讀者,廣告收入也紛紛轉投網絡;書店和唱片店為了防止繼續虧空而不得不選擇關門大吉;D V D 和C D 的銷售最為嚴重,簡直是直線下降。電視行業還在堅持抵禦不被徹底瓦解,但他們的行動卻阻止不了災難論者的末日預言——廣告和觀眾最後都必 將悉數遷徙。


2008 年, 娛樂巨頭NBC 環球的老板傑夫·祖克爾(Jeff Zucker)替這種趨勢感到惋惜,稱其為“拿模擬美元換數字便士”。但是現在,這些便士正在不斷堆積成勢。就連祖克爾先生也換了一種論調,他現已是 CNN環球的新老板。他說傳統媒體收獲的是“遠遠超出數字便士之外的”。


是什麽改變了他的看法呢?原因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網絡帶寬發展迅速,圍繞它們形成的可攜帶式電 子閱讀變得便捷,這使得許多人願意為這種電子內容付費。根據調研公司eMarketer的數據,今年,美國人花費在數字媒體上的時間將超過看電視。


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 和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Spotify提供全享服務(“Allaccess” services)——隻要月支付一定費用,即無限製地享受所有資源。此類網絡媒體的出現激勵人們更多地使用數字產品。


在 侵占了傳統媒體行業利益的數年之後,現在,互聯網開始幫助媒體公司實現增長。專業會計服務公司普華永道(PWC)預計,在線媒體和娛樂的收入在接下來的五 年中將實現每年13%的增長率。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的數據,即使是在音樂這個受互聯網衝擊最為嚴重的領域,在過去十多年之後,全球音樂行業在 去年也首次實現了收入增長,大約為0.2個百分點。 在線銷售首次彌補了實體銷售下降的 損失。通過訂閱或使用帶有廣告的免費版,Spotify公司和Deezer 公司的訂閱服務使得人們通過互聯網獲得流媒體歌曲。網絡廣播也在增長,2012年,點播和廣播流媒體服務所實現收入大約為10億美元,是美國地區該行業總 收入的15%。


對 流媒體會造成下載量減少的擔心似乎是多慮了。流媒體的價格十分低廉,點播十首歌隻需4 美分,這使得 越來越多的人投身試用這種服務,而且,還可以隨時重複收聽他們最愛 的歌曲。許多手機製造商也推出與音樂的捆綁訂閱服務,像英國電信企業沃達豐(Vodafone)就與Spotify合作就實現了收入增長的雙贏。 LadyGaga的經紀人特洛伊·卡特(Troy Carter)說:“流媒體是一項不錯的業務,它最終會變成一筆大生意。”此外,還有證據證明,流媒體通過提供廉價的、合法的、方便的收聽方式,還能減少 盜版行為。


其 他分銷形式已從敵人變成財神。視頻網站YouTube曾一度是媒體公司的禍害,因為該網站免費提供他們版權 的視頻內容。最近,它正努力變成傳統 媒體的盟友。現在,當用戶觀看音樂視頻時,YouTube和另一個著名網站Vevo都會向媒體公司支付一定的版權費。 由於下載、出租內容和流媒體服務的收入,來自電視迷的收入也趨於穩定,這讓好萊塢製片廠也大大地鬆了口氣。在線影片租賃商Netflix 和Redbox 曾經一度挖空了DVD 的銷售量。現在,這兩個網站,還有葫蘆網(Hulu)和亞馬遜等,通過支付版權費然後使其在線播放,變成了媒體公司的客戶和利潤來源之一。


Netflix,葫蘆網和亞馬遜為獲得內容版權支付了30億美元左右,而這一數字的繼續增長是可預見的。在首映之後,電視和電影公司會在重播之前出售版權,而這一模式確實有效。


谘詢公司Sanfordc.Bernstein 測算,2012 年,美國媒體公司CBS的收入中,網絡版權費所得占新增收入的三分之一。


數字分水嶺——幾家歡喜幾家愁


過 去幾年中,遭受最明顯變革的莫過於實體產品:CD、DVD還有印刷報紙。2008 年,顧客的九成消費都是用於這些;但到2017年,這一數字會降到五成以下,其他的都將被數字媒體占領。電子版內容有其獨特優勢,尤 其在分銷成本方麵。類似 裏德·愛思唯爾集團(Reed Elsevier)這樣 的B2B(企業對企業)媒體,就做得相當不錯,信息服務提供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就是該公司產業之一。 由於眾企業仍然想獲得法律信息和科學期刊,因此盡管運輸成本降低了,但這類產品的價格仍然較高。其他媒體公司就沒有這麽幸運了,消費者們會更偏愛較為實惠 的電子產品,而且相對於購買,租賃也更受歡迎。


媒體公司過去曾因打包銷售而大發橫財:單首歌曲被整編成專輯、報紙也 成了文章和廣告的混合物。互聯網則讓人們可以自主選擇所需。能夠繼續采取打包銷售的企業已經有了更好的表現,例如,付費電視就保留了捆綁銷售,它們使其電視節目不能在網絡上播放。


出版商也在努力適應大環境的變化。因為平板電腦使用量的增多,電子書銷售得以呈階梯式增長。對於書 籍的總支出不可能增多,但是電子書的份額卻一直在攀升——根據普華永道(PWC)的數據,今年全球電子書銷售量占總量的14%,美國地區為30%——這意 味著,在印刷、分銷和儲存成本下降的情況下,出版商的利潤空間更大了。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的老板布賴恩·莫裏(Brian Murray)預測,三年內,電子書的銷售比例將達到40%。


然而,那些依靠印刷廣告盈利的企業將會麵臨最糟糕的情況:與光鮮的雙頁大版印刷品廣告相比,數字廣告便宜得多。分類廣告已經永久性地轉移到了互聯網。而在線視頻廣告又比靜態廣告價格更高,所以,報紙業也製作視頻廣告來迎合這種趨勢。


報 紙業也開始推廣數字訂閱:《紐約時報》就已經擁有將近70萬在線訂閱顧客;但是隻有極少數幾家媒體有如此可觀成果。谘詢公司Booz & Co的克裏斯托弗·沃爾默說,當有兩個以上利潤來源時,媒體業務才能做到最好。結果是,報紙業紛紛投身市場營銷和會議等新業務類型。從這些新活動中,去 年,美國報紙業收獲了近3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10%。


為便士而舞


互 聯網最終對媒體行業作出了貢獻。但它卻不能讓報紙或者音樂業務恢複到之前的規模。經濟形式已經往一種更適合的方向改變了。但是,還是有一個大問題,博恩斯 坦(Bernstein)的克勞迪奧·埃斯皮西(Claudio Aspesi)提出疑問,“如果他們不再是實體產業的話,為計算機化的產品所支付的價格,是否能夠支撐起相關產業呢?”


一 些媒體公司需要擴大,也需要削減成本。企鵝(Penguin)和蘭登書屋(RandomHouse)為了對抗亞馬遜的競爭,今年早些時候合並了。因為亞馬 遜現在不僅銷售書籍,而且開始自主出版了。去年,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也收購了百代唱片(EMI)。媒體行業裁員潮一波接著一波,變成了長期上演的肥皂劇。


互聯網的影響一步步擴大,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呢?在縮水的辦公室裏,記者們寫越來越多的稿子,但稿費卻越來越少。作曲家或者音樂家們不斷抱怨流媒體給的報酬太 少。但是,作家們則境況轉佳,他們的稿費會達到電子書淨收入的25%,相對於出版時的16%左右大為提高。職業可以迅速起飛——E.L.詹姆斯(E.L. James)的《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就是先在互聯網上發表,獲得一定知名度之後才開始出印刷版的。英國音樂公司貝格斯集團(Beggars Group)的馬丁·米爾斯(Martin Mills)表示,由於唱片店空間緊湊,相對於在唱片店銷售專輯,許多音樂人能夠從互聯網上獲得更多的曝光度。


新 技術也可以為媒體公司提供新機遇。互聯網時代,檔案的價值變得更高了:所有者們可以通過以前很少播出的舊節目獲利。Netflix和其他在線視頻公司正極 力搜尋老電影和電視劇。丹尼爾·格拉斯(DanielGlass)說:“當一個音樂人發表新專輯或者舉行巡演時,他/她的老歌也會重新流傳起來。”他是一 家音樂公司負責人。


互聯網還使得公司變得更智能。演唱會已經成為音樂行業的血液,該部分創收占音樂行業總收入的一半以上。歌手們過去常常舉行巡演來促銷他們的專輯,現在,他們 發了專輯才有機會舉行巡演。樂隊們也可以變得更聰明,他們可以使用流媒體數據來決定去何處表演。出版商們在出版一本書之前,通過先發表電子書來測試銷量, 然後還可以調整價格來刺激需求。原來耗費巨資的實驗現在隻需少量資金即可完成。有時候,用美元換換便士也不完全是賠本生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