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每年暑假我家會選一個周日,一大早去公園,真的很早-- 做五站公車八點前進公園,然後就是各種排長隊----我姐坐轉輪飛機,我怕,從沒坐過,我倆一起坐旋轉木馬。接著是一個小時劃船(按小時收費),最後是遊泳一小時(一小時後會清場)。我媽永遠在遊泳池外守著東西,我爸帶我們進去。小遊泳池裏就是大人小孩一塊瞎撲騰煮餃子,50米的大遊泳池裏應該永遠不超過五個人。我爸等我們玩得差不多了,會自個兒跑到大池子遊幾圈過過癮。這幾項活動完成之後,剩下的就是閑逛,再去湖心亭餐館吃個比較晚的午餐,必然會點號稱從湖裏現撈/捕的糖醋草魚,別的菜就沒印象了,八零年還在湖心亭的小橋上照了張全家福的湖景照。下午四點左右離開公園,直奔鎮中心的大飯店,當年鎮上就這一家店賣冰淇淋,每次每人來份三球冰淇淋,諾大的飯店裏隻有我們一家,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窗外的行人車輛,那種幸福感現在很難達到了。
不知為什麽,到初中後,這項家庭傳統活動就停辦了。不過一直到現在,隻要看到大圈木馬,我還是會去做,小圈子就算了。
初一那年,我媽聽同事說鎮上的業餘體校辦遊泳班,就托同事幫我報了名(辦班都不是對外公開的,那個同事家是體校的)。班上男男女女才十多個人,我算年紀大的,最小的妞才五歲。遊泳班為期十天,九天上課,最後一天是匯報演出(遊泳)。我前六天跟著大家剛學了悶水,憋一口氣漂十米,和基本姿勢(隻學蛙泳),就發燒,中耳炎,住院吊水三天。最後一天趕過去,別人匯報表演,五歲的小妞兒也在五十米池子裏遊,我卻不敢下水,因為漏了遊泳換氣的課。所以我學的半半拉拉,還是不會遊。
後來跟人去河裏遊泳,人家坐在輪胎裏(是的,舊輪胎),我扒著胎遊,往深水裏推,把她嚇得夠嗆,以為我逗她玩要掀翻輪胎。我哪敢呀……在青島時,夏天每天傍晚和同事去一浴,也就是一個人在水裏漂,另一個人站著,牽著漂的人的手,倒退著走,頂多走到及腰深的水裏。記得有一年跑過去,漂都沒法漂,到處都是人,不是胳膊肘碰到人,就是腳踢到人,或者被人踢。第二天看報紙才知道,那日創了記錄,有二十萬人次。話說青島人管沙灘叫浴場,去戲水叫洗海澡,可見會遊泳的人也還是不多,也就泡個澡的水平。那時很羨慕能遊到防鯊網的人。
出來以後,去學校遊泳池遊泳,也就是在淺水這一頭,悶一口氣,劃拉幾下。朋友說不會換氣可以抬頭遊,我說,一抬頭人就沉下去了。朋友想了想說,你就憋著那口氣然後抬頭,不換氣。我一試,真的就能抬頭遊了,就這麽遊了兩年。又有泳友建議我,抬頭遊太累,你去買副泳鏡,可以悶頭遊。他以為我隻是不想買泳鏡~~然後我突然想,我會悶氣,能抬頭,可以試試換氣呀。結果一入水就自然而然地會換氣了……到這時,才算真正學會了遊泳。
雖然學遊泳的路很漫長,可一旦學會了,自我感覺極其良好。朋友(男生)比我遊得慢,泳友(男生)自由泳蛙泳一圈一圈輪流,自由泳勉強能跟上我的速度。掌櫃的蛙泳根本不行,自由泳比我快一點,但他頂多遊三圈就會停一下,我可以五十圈勻速不停。早幾年回國,去鎮上的遊泳館(終於有遊泳館了,非假期人不算多),隻碰到一個大哥比我遊得快。他說注意到我很久了,我走後,他特地給自己加時,遊得更久……
後來那個大哥組了個遊泳群,還約我一起去水庫,也被家裏阻撓了,說水庫如何如何危險。問題是,在這邊去跑船,所謂的湖都是水庫,也就是說我每年都在水庫遊泳,為啥國內的水庫就不能遊呢?這道理跟家裏說不明白,不想讓他們擔心,隻能作罷。
在這邊的遊泳館裏,老美基本都是自由泳,所以總體會比我快一些,但還是有不少人,即使自由泳也比我慢,重點是我耐力持久,一直沒碰到有人能按這個速度持續遊。有一次在一個酒店的戶外遊泳池,連著兩天碰到同一個人,他讚我遊得好,我很不好意思說比他差遠了(他遊得快),他自豪地告訴我他當年是大學校隊的。
最值得炫耀的是有一年去key west的時候,掌櫃的和娃在沙灘曬太陽,我自己遊到了防鯊/船網邊。其實最開始的想法是想爬上去,甚至爬過去,在網外遊一會(青島的能人們經常這麽幹),可靠近了一看,浮標和鐵鏈上都長滿了海虹,掛在海藻,髒兮兮的樣子;網外不遠處停了好幾艘大遊艇,我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己懶洋洋地站在水裏,隨意拍打水麵,仰天看著藍天白雲。回望沙灘,覺得比青島防鯊網的距離要遠很多,也算是多年的願望實現了吧。正得意的時候,有小哥騎摩托艇過來,我心裏很煩,諾大的洋麵,非得過來和我紮堆嗎?人家問我是否安好,我說,挺好的,正享受陽光呢,小哥馬上駕艇離開了,我想這小哥不是來搭訕的呀。回頭告訴掌櫃的,他大笑說,那是救生員……
唯一有點擔心的經曆是去礦坑遊泳。掌櫃的和人約了一大早去礦坑潛水,礦坑上午隻開放潛水,下午才開放遊泳、皮劃艇等項目。我不潛水,大隊人馬沉入水中後,礦坑裏就我一個人,沿著外緣遊,很多彎道自成一個小區域,外麵是看不見的。礦坑表麵水溫還行,大約78度(水下很冷,四十度左右,掌櫃的穿著3mm的水靠,戴了保暖頭套手套,還凍得不行,同行的人有人穿了7mm的水靠)。水冷就不敢停,一直遊。等看到有人陸續出水,我就遊了回去,大約五十分鍾吧。第二輪再下水時,我不敢去小水域了,隻在外麵的大水域遊。我沒抽過筋,但是擔心水溫,附近沒人,低萬一抽筋會有點嚇人。
唯一的遺憾是沒能在鎮上橫渡家鄉的河。那段河道不是特別寬,但是早年河裏有撈沙船作業,據說河裏有很多漩渦,家裏即使現在也是嚴禁我下河的。有一年回去,我姐找了個朋友,偷偷帶我去河裏遊泳,河邊不遠處能看見有個小漩渦,我讓朋友幫我壓陣,我遊了進去,果然費了些力氣才遊出來。所以,沒人壓陣/同行的情況下,我還是獨自不敢渡河的。
夏天跑船的時候,我總想橫渡水庫湖,掌櫃的不同意,怕有人酒駕看不到水裏的人。我說了幾次讓他護航,他嫌麻煩,太費時,而他又不能同時釣魚,會很無聊,想想隻能作罷。
如果我注意動作的標準性,能感覺到速度明顯快很多,但是不能勻速持續,一會兒就累了。這麽多年來一直保持25碼池,50圈,2500碼,一個小時完成的速度。反正就是看著掛鍾,慢了就快遊幾把,快了就偷偷懶,基本算是勻速吧。
鎮上公園的遊泳池好像早就關了。還是希望有機會去青島一浴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