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胃藥的“胃病”(ZT)

來源: TBz 2014-05-04 11:50: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76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TBz ] 在 2014-05-05 18:02:2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無需胃藥的“胃病”

作者:lw56102

上回說到大多數胃病隻需要兩種藥,然而每個消化科醫生都會遇到很多不管
怎麽用藥都無效的病人,或者剛剛換一種新藥管用兩三天,之後馬上又無效了,
先前的有效幾乎可以認為隻是一種心理效應。無數這樣的病人,每年要輾轉於多
個醫院多個專家求醫,直到對整個地區的醫院都失去信心,然後再求助於更高級
的醫院,以至於停止了正常的工作,影響了家庭生活。

我前麵也說過,這類病人往往都伴有比較明顯的精神心理症狀,比如言語非
常囉嗦,經常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毫無條理,一個問題要問好幾遍,非常容易受
到暗示。以前在醫院工作,門診秩序差點,經常一個病人看病的時候其他候診的
病人也在旁邊等著。有這類病人,在聽到了前麵病人描述的症狀之後,突然發現
也有人家的症狀,等輪到他(她)的時候,就把人家的主要症狀當成了自己的主
要症狀,而原先自己的主要症狀倒忘記了。關於這種病人的解釋,醫學界主要有
兩種解釋。

第一種認為病人的胃腸道症狀其實是精神心理障礙的軀體表現。我們知道嚴
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會有各種各樣的幻覺,比如看到根本不存在的物體和人,聽
到別人在談論他,準備陷害他,而實際上都是沒有的事情,甚至能夠“聞”出菜
裏麵有人下了毒藥。既然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夠感覺到不存在的聲音、物體,那說
他們能夠感覺到不存在的症狀也是合理的。基於這種觀點,對很多普通藥物治療
無效,心理症狀又非常明顯的病人,有些指南推薦抗焦慮或抑鬱藥物治療,並且
可以取得部分效果。

還有一些解釋,雖然並非一定認為病人有精神心理問題,相似的是同樣認為
症狀的基礎不是胃的病變,而是感覺的異常,比如內髒敏感性增高,認為不是病
變刺激了感覺,而是感覺更加敏銳,對於普通人不會有感覺的刺激,而部分人則
會感覺不適。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每個人對相同的刺激感覺是如此千差萬別,有些
人因為消化不良痛不欲生,攪得全家人不得安寧,半夜裏要吃餃子,餃子煮熟隻
吃一兩口就不吃了;有些人即便是癌症晚期,依然不願打擾別人,反而因為疼得
睡不著覺,把床鋪讓給陪床的親屬,自己趴在床沿忍受著。

這第一種解釋雖然都認為胃不舒服不是胃的原因,但仍然傾向於用另外的生
理異常來解釋病人的症狀,並且使用相應的藥物治療。

另外一種與第一種相同之處是同樣認為所謂的胃不舒服並非胃的原因。然而
所不同的是持這種觀點者不再試圖尋找其他的生理異常,而是從心理學和行為學
的角度出發。因為心理學和行為學不是本人的專業,本人也沒有專門花時間去研
究這方麵的知識,所以僅根據自己的理解簡單描述,希望熟悉心理學和行為學專
業的網友能夠批評指正。我們每個人對待困難,包括身體上的不適都有自己的特
殊的心理應對方式,有的人大驚小怪,有的人逆來順受,有的人得過且過。國外
的調查資料表明,像我前麵描述的那些沒有胃病的“胃疼”病人,學名叫作功能
性消化不良的,還有沒有腸炎的“肚子疼、腹瀉”的病人,學名叫作腸易激綜合
征的,在出現不適的時候更喜歡求助於醫生,而同樣的情況在多數人可能隻是忍
一忍就過去了。同時,對於自己的症狀,這些人更多的會認為自己再也無法好轉
了。也許病人的身體沒有任何異常,但應對疾病和不適的能力降低了。另外,病
人的社會關係也對病人的應對能力存在影響,幼年時被父母過度關注者容易在成
年後應對能力下降;離異者、夫妻感情存在危機者因為缺少非常關鍵的支持,也
更容易出現各種功能性的不適。

對於這類病人,很顯然前麵所說的兩種藥物效果都不好,因為不管是鹽酸刺
激還是壓力刺激都與病人的發病機製無關,抑製胃酸和促動力治療自然都不會奏
效。而長期服用抗焦慮抑鬱藥物,第一患者依從性比較差,恐怕沒有幾個人會願
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吃“精神病人”的藥物;第二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安全性還
有待研究。但如果是一些精神心理症狀比較嚴重的病人,已經明顯的影響到病人
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生活,權衡利弊,這類藥物還是值得推薦的。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對於什麽樣的病人,包括這裏所說的沒有胃病的胃疼,
醫生都不應該隻是處方書寫者。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同樣的藥物,由不同
的醫生給病人服用,效果存在不小的差異。獲得病人信任,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者,效果要比病人對醫生存在懷疑的情況下好得多。第一個原因,病人信任醫生,
醫囑的依從性提高,不管是生活習慣的改變,心理狀態的調整還是服藥都會按照
醫生的要求進行,反之醫生的話不聽,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照舊,給開的藥不
取,取了也不吃,我想多數情況下至少對病情是沒有積極影響的。第二個很重要
的原因,醫生獲得了患者的信任之後,醫生的專業知識非常有利於幫助病人應對
身體的不適,這當然是在醫生詳細的向病人解釋了自己不適的原因之後。這不是
什麽非份的要求,而是循證醫學給醫生的建議,對於功能性的胃腸道疾病患者,
向病人詳細介紹疾病的情況,甚至和病人分享自己專業內最新的醫學進展,對於
很多病人來說,是治療是否有效的關鍵。也許有的醫生覺得很難,因為有些東西
即便醫生自己也未必完全明白,但是病人的明白和醫生的明白有時候不是一回事。
病人隻需要明白自己的不適隻是一種常見的情況,目前看來不會對壽命造成影響,
雖然不適確實存在,並且能夠影響生活質量,但經過病人自己的調整和適當的治
療,絕大多數是可以恢複的。不管你用什麽方法,什麽語言,隻要能夠讓病人明
白這些就行了。因此我們不必奇怪中醫對很多功能性胃腸病人居然也有效,首先
本來這種病安慰劑也有一定療效,其次在中國特殊的文化裏,一個篤信中醫,或
者對中醫半信半疑的人,經過大夫一番寒熱虛實的辨證,隻要病人明白了沒什麽
大礙也能夠起到一樣的效果。

雖然如此,對於這類病人,一旦對某個醫生產生了信任,醫生也要做好被
“纏上”的心理準備,因為同時這類病人的依賴心理很強,一旦他(她)對某位
醫生產生了信任,無意中就把醫生當作了自己應對能力的一部分,而不管醫生作
為個人是否願意。拚命擠占其他病人的門診時間,索取醫生個人電話是最常見的
行為。也許限定每個病人的就診時間,同時限定醫生的門診病人數是解決方法,
但在大多數醫院人滿為患,專家號難求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



所有跟帖: 

精神疾病的人有很多是大便不通導致的. 瀉藥一上精神就正常了. 這還是腸胃的問題 -ephd- 給 eph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5/2014 postreply 06:58: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