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兩名學生,是隻有兩名學生及格畢業,並獲時任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

來源: insight777 2012-12-26 03:22: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78 bytes)

1886年孫中山持喜嘉理博士的介紹信,到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學堂習醫學,結識日後的革命夥伴鄭士良。隔年1887年轉學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西醫書院和及香港官立技術專科學校後來合並進香港大學,但是嚴格來說孫中山不應該認為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為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孫中山曾回憶:“予在廣州學醫甫一年,聞香港有英文醫校開設,予以其學課較優,而地方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學校肄業。”[參 19] 而當中提到的這所“英文醫校”便是香港西醫書院。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有問到孫中山於何時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說:“我之此等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至於如何得之,則我於三十年前在香港讀書,暇時則散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宏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事絕無僅有,此與中國情形正相反。”[參 20]

孫中山與其三位暢談革命的友人,清末時被稱為四大寇。前排左起為: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後立者為關景良。攝於香港華人西醫書院

就讀香港西醫書院的五年期間,孫中山結識許多日後對其革命襄助甚多的友人,包括恩師康德黎陳少白楊鶴齡,並經楊鶴齡介紹認識尢列[參 21]1892年7月,孫中山以首屆成績第一名畢業(但是該班隻有孫中山和江英華兩名學生) ( 江英華回憶錄:1892年,餘與孫先生同時畢業於雅麗氏醫院,餘年廿一,孫先生年廿六。同班三十餘人,僅吾二人及格而已 ;非兩名學生,是隻有兩名學生及格畢業),並獲時任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其後,孫中山於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不管是就學或在廣州行醫期間,孫中山都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故當地人將此四人名為“四大寇”。 Wiki

所有跟帖: 

wiki上也有這麽多自引自證的東西:都出自這兩個畢業生之筆 -laborlaw- 給 laborla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6/2012 postreply 04:53: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