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植榮:“天價薪酬”必須叫停

來源: QQQ? 2012-12-20 04:55: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61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QQQ? ] 在 2012-12-20 08:48:5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劉植榮:“天價薪酬”必須叫停
2012-12-20 10:57:27  來源:網友上傳



  【導語】國企職工月均公積金6389元,普通職工卻僅11元。相差600倍的隱性收入,導致經濟陷入“濟富不濟貧”怪圈。中國高管平均薪酬是最低工資的82.3倍。不可忽視隱性收入、和天價薪酬的安排下,公務員們還有多少“福利”沒有曝光?
  =========全文閱讀=========

  早在2004年,我國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就已經開始啟動。但作為收入分配改革核心的《工資條例》卻遲遲難以問世,了解情況的人士稱,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難以推進,壟斷行業抵觸成為最大的改革障礙。近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再一次明確提出,將在今年第四季度製定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筆者認為,收入分配改革必須落實憲法規定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製度,努力實現全民共同富裕。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打破公務員的“金飯碗”,取消特權階層的各種超國民待遇,限製壟斷行業和企業高管的薪酬。
  不可忽視隱性收入
  2012年11月27日的《中國青年報》報道稱,山東2006年度審計報告顯示,中國網通山東省分公司職工月人均繳存住房公積金6389元,而濟南一家普通企業職工月人均繳存隻有11元,二者相差600倍。作為一項社會福利保障製度,公積金的設計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補貼,中低收入者較少補貼,最低收入者較多補貼”,從而讓普通職工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買得起房、住得上房。但它在現行製度安排下,卻陷入“濟富不濟貧”怪圈。
  住房公積金從理論上講也屬於薪酬範疇,因為從個人工資裏麵提留多少,單位就要給補貼多少,發工資時扣3000元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上就有6000元進賬,換言之,住房公積金就是用於購房的工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隱性收入”。
  其實,隱性收入包括廣泛,一切與職務有關的便利得利都屬於隱性收入。例如,給個人配置的專車這也是一筆很大的收入,因為連車帶司機,加上燃油、維護、保險等費用,一年下來也要十幾萬、幾十萬。
  再例如,在中國,企業高管職位本身就是一筆財富,高管可以利用此身份獲得更廣泛、更多的利益。根據2012年12月19日《今日早報》的報道,在2012年12月12日招商銀行官網一份可下載區的名單中,400多名應聘者中,有45人後麵都備注著“某某行長親戚關係、某領導關係、客戶關係”等。高管利用自己的身份,輕而易舉地讓自己親屬進入壟斷高薪行業,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長期收入。如果沒有高管這層關係,親屬就可能長期失業或在低收入企業工作。
  “天價薪酬”拉大收入差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部分行業工資過高導致拉大收入差距,尤其是部分企業高管收入增長偏快,水平過高。“十一五”期間,公司高管人員年薪水平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的29.1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66.8萬元,平均每年遞增18.1%。部分行業企業高管年薪已經上千萬元,2007年時平安公司總經理年薪即為6616萬元,是當年全國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751倍,相當於農民工平均工資的4553倍。根據全國總工會2010年的一項調查,有兩成企業職工5年間從未漲過工資。一邊是高管拿著天價薪酬,一邊是職工可憐的一兩千元的工資5年不漲,這種鮮明的收入分配反差告訴我們,對中國企業高管薪酬製度進行徹底改革刻不容緩。
  不對企業高管薪酬製度進行徹底改革,企業高管就會與公務員展開永無休止的漲薪競賽,普通勞動者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收入遠遠落後於前者,不僅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更有可能激化各種社會矛盾。
  中國企業高管在為自己的天價薪酬辯護時,往往拿幾個發達國家的頂尖的幾家公司的高管薪酬做比價,而且隻比較薪酬貨幣絕對值,卻對發達國家的整體經濟水平視而不見。因此,目前國企高管在麵對公眾質疑時的“漲薪說”,不僅單一片麵,更帶有極大的誤導性。
  攀比外企高酬不可取
  由於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我們與發達國家高管比薪酬絕不能參照貨幣的絕對值,因為某些國家窮人吃救濟的收入水平也比我們的“中產”收入還高。例如,美國一個四口之家年收入在24343美元或以下為貧困人口,相當於年收入人民幣15萬元就要被政府“扶貧”。而在我國,國家統計局不統計收入的中位數,我們姑且用美國2008年的工資模型,即平均工資高出中位數31%,得出中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為27727元,也就是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家庭年收入應該在11091元和44363元之間,與美國“貧困線”都相差甚遠。科學的薪酬對比應是比較相對薪酬,即高管薪酬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與法定最低工資的比值、與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比值。對比這三個參數就是考慮到各國的國情,即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富裕程度。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中國GDP雖位居世界第二,但平均到13億人口頭上後,就排到第102位了。中國高管薪酬如按每年遞增18.1%計算,2011年高管平均薪酬為79萬元,而同年人均GDP為3.5萬元,中國高管平均薪酬是人均GDP的22.6倍。
  筆者曾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已經推算出,2011年全國7.642億從業人員的平均年工資(收入)為20415元,中國高管平均薪酬是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38.7倍。目前,中國法定最低工資江西最低,二類地區為每月800元,也就是年工資9600元,中國高管平均薪酬是最低工資的82.3倍。
  以上是中國企業高管薪酬在國內的現狀,如果與外國同行相比,又是處於什麽水平上呢?
  根據美國勞工部2012年5月發布的工資統計數據(下麵各國工資統計數據均來自各國統計局或勞工部),2011年,美國全國各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年工資為45230美元。企業33類經理人的平均年薪為107410美元,隻有13類經理人年薪超過10萬美元。薪酬最高的首席執行官(CEO)平均年薪為176550美元,市場經理平均年薪為126190美元,計算機和信息係統經理平均年薪為125660美元,總經理(運營官)平均年薪114490美元,銷售經理平均年薪為116860美元,財務總監平均年薪為120450美元,人力資源經理平均年薪為108600美元。美國企業高管平均薪酬是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2.4倍。2011年美國人均GDP為48442美元,高管平均薪酬是人均GDP的2.2倍。美國聯邦法定最低小時工資為7.25美元,約合年工資15080美元,高管平均薪酬是最低工資的7.1倍。
  2012年7月,英國全國平均工資為每周471英鎊,私營企業為468英鎊,政府公共部門為485英鎊。企業高管和政府高級公務員的平均工資為每周776英鎊,企業高管工資是普通百姓的1.6倍。2011年英國人均GDP為25231英鎊,高管年薪約合40463英鎊,是人均GDP的1.6倍。英國法定最低小時工資為6.08英鎊,約合每周243英鎊,高管薪酬是最低工資的3.2倍。
  2010年加拿大全國企業高管平均薪酬為71000加元,是全國平均工資的1.6倍。2010年加拿大人均GDP為46129加元,高管薪酬是人均GDP的1.5倍。加拿大法定最低工資最低的省是阿爾伯塔省,為每小時9.75加元,約合年工資16626加元,高管薪酬是最低工資的4.3倍。
  2009年法國私營企業和有政府參股企業高管平均年薪為95666歐元,全國從業人員工資中位數為20107歐元,高管薪酬是全國工資中位數的4.8倍。2009年法國人均GDP為29460歐元,高管薪酬是人均GDP的3.2倍。法國法定最低月工資為1425.67歐元,約合年工資17108歐元,高管薪酬是最低工資的5.6倍。
  2008年瑞典人均GDP為365267元(本節將瑞典克朗換算成人民幣元),法定最低年工資為264000元,全國平均工資349200元,國企高管的年薪為578400元,是人均GDP的1.6倍,是最低工資的2.2倍,是人均工資的1.7倍。
  2008年挪威人均GDP為644474元(本節將挪威克朗換算成人民幣元),全國平均工資為480564元,企業高管年薪為760236元,企業高管薪酬是人均GDP的1.2倍,是最低工資的2.1倍(挪威的最低工資標準由勞資雙方談判確定),是人均工資的1.6倍。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西方幾個發達國家企業高管平均薪酬均未超過人均GDP的4倍,未超過法定最低工資的8倍,未超過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5倍。如果這樣科學對比,中國企業高管薪酬實際上已經高出外國同行十多倍,中國高管們以“與國際接軌”為借口為自己加薪的依據根本就站不住腳。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在歐美發達國家,拿天價薪酬的高管並非年年如此,因為他們企業高管薪酬構成與我們的不同,他們的高管薪酬可不單指工資,還包括短期績效獎、長期績效獎、各種福利、養老金和保險等所有形式的有價值報酬的現值,而高管薪酬的主體部分是獎勵的股權。而中國企業高管薪酬幾乎都是實打實的現金收入,養老金等福利性收入還沒有計算在內。
  還有,外國個別企業高管雖然拿著不菲的薪酬,但他們的開銷也大,不像中國的企業高管住房、用車等消費都可以從公司報銷,他們的這些消費一般都要自己掏腰包。
  另外,外國企業高管如被股東起訴,其訴訟費和敗訴後的賠償,均要從自己的腰包掏錢。1933年,美國煙草公司股東起訴總裁喬治.華盛頓.希爾,股東認為他的130萬美元薪酬過高。官司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必須接受司法審查。後來,世通公司和安然公司董事們也是自掏3300萬美元與股東打官司。
  如果把以上因素考慮進去,中國企業高管薪酬比外國同行高出得更多。

  因此,國有企業或政府控股的股份製企業職工的薪酬不能超過其他職工的薪酬,企業高管的薪酬要參照公務員的工資製度。其實,我國很多國企高管都有行政級別,並在政府部門和企業交叉任職,這更應該參照公務員的各項管理法規管理國有企業或政府控股的股份製企業高管。

所有跟帖: 

這沒辦法。沒有工會沒有民選,下層利益無從代表,全靠恩賜。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12 postreply 07:18:11

就應該把國企拆了變成真正的股份製企業 -熊牛聯盟- 給 熊牛聯盟 發送悄悄話 (47 bytes) () 12/20/2012 postreply 07:20:13

回複:劉植榮:“天價薪酬”必須叫停 -392- 給 392 發送悄悄話 392 的博客首頁 (231 bytes) () 12/20/2012 postreply 07:25:53

這就是階級! -laborlaw- 給 laborla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0/2012 postreply 07:44: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