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學點新東西的精神,俺最近致力於研究多倫多的CONDO房價,看了N篇文章,大致看出幾點意思,總結出來供各位大老批判
我拿多倫多的CONDO與蘋果比較一下,對蘋果產品,人們的評論褒貶不一,喜環蘋果的人買好幾個,不喜歡的人說“我幹嘛要花500刀買一個蘋果,窩麻特裏麵類似的產品隻要60刀”,這樣的人通常沒有擁有過蘋果產品。
據我的觀察,凡買過第一個蘋果產品的人,基本不會說不好,60%都會再買第2,3個。
多倫多的房價一年比一年高,芝麻開花。從理論上講是沒有道理的,比如從負債能力,每尺均價,回報率等等角度看,多倫多的CONDO價絕對不應該這麽貴,現在買房的人假如用來出租的話,租金剛剛夠所有開支,能落袋100刀已經算好。那麽,記得富爸爸是怎麽教我們的吧?他說買房出租一定要正現金流。
從我十幾年的觀察看,租金與房價是有一定比例的,十幾年前我的同事買一個CONDO大概12,3萬刀,mortgage是低的,不過那時候她的租金也就是1100刀(當年的市場均價),交了mortgage什麽的剩下100刀落袋。當時的down payment要求大約是10%,mortgage rate大約是5%-6%之間。
現在在downtown買一個condo,均價320000,down pay要求20%,就是carry26萬的mortgage,按浮動利率可以拿到2.6來算,每月償還1200多點。目前downtown的租金已經到了1700,也就是說交完了一切苛捐雜稅還能落下不到100。明年房價如果再漲,租金還會跟著漲,總之水漲船高。
那麽什麽原因會跌下去呢?我想有三個:
1,利率升高,比如到5%,260000的償款就變成了每個月1500,當然,隻要carry得起,這也還不算什麽
2,downown很多人失業,美國房價一直沒起色主要原因是失業率高
3,沒有出現大量失業,但是幾年連續不加薪。downtown的年輕人(就按年輕金融從業員吧),一年薪水5萬是均價,每個月到手稅後3000,現在如果交了1700房租,剩下的錢勉強能活著而已,要是房租再漲,這些人不可能負擔得起地
1會發生,但是會不會double值得商榷,除非通貨膨脹失控;2不會發生,多倫多城裏的這些企業不會大量裁員,因為近一年來基本都沒舍得多請人,再說加拿大銀行業如果玩完,整個經濟垮掉一半;3是最有可能的,不過這個可能對房地產的影響是平緩的,最多是下滑,不會泡沫。而且這些人永遠攢不夠買房的down
pay,永遠當租客,對於地主們難道不是一件好事麽?嘿嘿
今年九月政府提高down pay數量的要求,各大銀行嚴格貸款條件,對多倫多的房價起到了冷卻作用,其實是件好事,避免了加國房產象美麗肩一樣發生泡沫。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房價冷卻是政策導致,不是市場自控行為。
評論房地產的文章很多,跟評估AAPL股票的一樣,看多了讓人糊塗,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麽看。我覺得房價eventually會升的,因為紙幣長期來看是貶職的,那麽不動產相對就是升值的,這就是房地產跟股票的不同。
從房地產賺錢有兩個渠道:一是資本增值;二是租金
資本增值就是低買高賣,但是房地產不是股票,動作起來很慢,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一次上下。加拿大房地產在80年代暴漲過一次,到90年代初我來的時候大跌,多倫多平均房價跌25%-30%,我不是很清楚到底什麽原因,隻知道當時利率是兩位數;94年95年跌到穀底,之後平緩,到2001年開始take off, 現在多倫多很多地方的房價比90年代初已經翻了一番。
在大跌的時候買進的機會,人一生中最多會有一兩次的,其他時候就靠運氣了。跟股票一樣,在牛市中也有人輸錢,在熊市中也有人賺錢。我們現在就處於靠運氣的時候。
向往做地主或收租婆,現在看來比較simple和naive。多數多倫多人是炒新樓,這是香港人開始玩的,叫做買“樓花”,花=畫,就是先買圖紙,等幾年後蓋好了地盤升了,立刻出手。一般持有不超過5,6年。出租是最原始最繁瑣的方法,回報也是相對低一些的,但也不是沒有回報。不過炒圖紙這個方法隻能在房地產向上的幾年裏玩,它的弊端有:一如果房地產下跌,樓蓋好的時候不一定能馬上出手;二,房地產下跌時,地產商可以隨時取消項目,推遲起造,那麽你的定金就不得不押在那裏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