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大學時代讀過的閑書之一,對我“世界觀”的形成有重大影響。這類型的書都需要一定的人生經曆才能讀懂的。而我因早年生活比較曲折,大學時代讀就能引起共鳴。當年英文功底差,讀的是中文板。早期中譯的這些名著其實很不錯的。讀這些名著,對照自己,可以更多地理解和懂得他人,也了解自己。
毛姆的“人性的枷鎖”讓我懂得了人生本來就該是充滿迷惘、失望、挫折和痛苦的,正好印證了我們中華名著“紅樓夢”關於人的命運是先天就定好了的哲學;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讓我真正理解了人生來是平等的真正含義: “雖然我貧窮、低微、不美麗,但當我們的靈魂穿過魂墓站在上帝麵前時我們是平等的。我站在這裏,並不是用習俗、慣例,甚至不是用凡人的肉體——而是用我的靈魂告訴你,我們是平等的!”多麽的回腸蕩氣!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又把我帶進了一個陰沉窒息的世界,讓我理解了人性的貪婪和占有欲的永無休止,讓我學會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人性和理解他人;讓我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當數雨果的“悲慘世界”,從那裏終於領會了人生曆經艱辛,要追求的Happiness其實就是看到他人的笑臉,並從中體會自己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