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認識的圈子不大,也就是鄰裏鄰居,菜場,小百貨店。外婆最崇拜的是菜場裏賣肉部的班長屠一刀,因為那個年代,物質貧乏,什麽都要憑票供應,什麽糧票,油票,布票,肉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四個輪子一把刀,白衣戰士紅旗飄。這一把刀就是那把賣肉刀,所以賣肉的很吃香,因為肉不但要票,還有肥有廋,全憑那把刀切在什麽部位。屠一刀可是個能人,別看文化不高,隻有高小水平,可賣起肉來,你要半斤,刀下去就是八兩,從不需要第二刀。這是祖傳的,一刀的爹是老一刀,爺爺是老老一刀,祖上從雍正八年就在北京城天子腳下以賣肉為生。因為會做生意,技術又好,所以漸漸地遠近施名。
後來,到了乾隆六十年,因為要辦千叟宴,廣招廚子,也需要殺豬切肉的,屠一刀的曾曾曾曾曾曾曾曾祖父進了宮當起禦廚房的切肉師傅。之後的幾代都是好日子,不光老爺子在宮裏當差,兒子在京城開肉鋪,好幾個呢。又在京城買了幾個四合院,最大的一個自己住,其他的出租,靠著老爺子的公務員身份,買賣是越做越大。老爺子死了,兒子進宮繼續當差,因為廚房是皇家的重要部門,需要根正苗紅,牢靠的人家來做,那孫子就接城裏肉鋪的生意。隻有一件事有些不順心,那就是代代單傳,隻有一個兒子,還生不出閨女,香火不旺。好在每代有一個兒子,香火總算保住了。
這樣一代一代地傳到了同治年,已經是屠一刀的曾曾曾祖父老老老老一刀當差的時候了。那同治皇帝登基時還年輕得很,雖然有皇後,妃子,可都是部下的女兒,一個個循規蹈矩的唯唯諾諾,時間一長,沒勁。小太監看出了些眉目,怎麽辦呢?自己是保定人,京城也不是很熟,不過跟廚房裏的屠一刀倒是蠻熟的,屠一刀可是個老北京了,人也爽快,有時候趁一刀出宮采辦東西也偷偷地跟著上了幾回街。北京城那個繁華,熱鬧啊,皇上要是去逛逛,肯定喜歡。小太監把這個想法偷偷地跟屠一刀說了,一刀那個高興,說小公公,你好聰明啊,要是把皇上伺候好了,咱們可是立了功了,你升總監,我升總廚。兩人偷偷地笑了一通。沒多久,小太監趁著有一次皇上為了後宮妃子發脾氣摔東西,小聲的把他和屠一刀商量的跟皇上說了,同治一聽:“好啊,小凳子,朕快燜死了,快給那個一刀說,讓他快快安排,明天下午就出去逛逛。”“紮”小凳子回答道,一溜煙向禦廚房跑去。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