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9時33分,位於橙縣約巴林達東北方約兩哩處,發生芮氏規模4.5級地震,地震深度八公裏。美國地質調查所(U.S.Geological Survey)一度下修至4.1級,隨後又上修回4.5級。隨後在上午9時51分,又發生規模3.4級地震。
而就在該地震發生十個多小時前,7日晚間11時23分,同一地區,才發生規模4.5級,地震深度達11公裏的淺層地震。
住在鑽石吧的朱小姐說,7日晚間正要就寢,突然「一陣劇烈晃動」,腦子剛反應「地震」後,很短時間便停止,上網一看,「臉書」上全被「地震」的訊息洗版。沒想到8日上午正準備出門,「又晃了一下」,「這次感覺上下晃動更厲害」。
住在橙縣的黃太太說,兩次地震雖然很短暫,但晃得很大,地震發生後,她趕緊到賣場添購緊急救難包,同時把家中「會摔碎」的鍋碗瓢盆櫥櫃上鎖,以防萬一。
兩起地震,鄰近震央的城市安那罕、約巴林達消防局第一時間察看市區內受損情況,安那罕迪士尼樂園雲霄飛車等設施,也一度因安全因素暫停使用,所幸並無發生人員傷亡,建築物未聽聞受損。
位於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地質調查所專家Kate Hutton表示,從7日晚間至8日上午,共發生至少30起地震,但隻有三起有感地震。Hutto指出,同一地區短時間內發生幾乎同樣震度的地震,已多年未出現在洛杉磯盆地,專家正積極研究。
「兩起地震值得關注」,南加大地球科學教授、美國國家地震研究中心研究員酈永剛表示,通常一個主地震之後,會根據Omli定律(Omli Law),也就是餘震發生的震級大小,隨時間以倍數遞減。他說,7日晚間震後,儘管隨後發生2.7、1.6級餘震,然而8日上午卻又出現另一個4.5級地震,顯得「有些不正常」。
他舉例表示,2010年紐西蘭發生7.2級地震後,餘震的震級始終停留在5、6級左右無法下降,果然幾個月後,基督城隨即發生造成人員死傷的6.3級地震。
然而,僅兩次同規模地震,還無法得出「大地震前兆」的結論。他說,未來48至72小時密切注意,若餘震震級持續下降,便屬正常,但若又出現一個4級左右地震,代表地殼內部應力很高,「民眾就要非常警覺」。
除此之外,專家也密集監測,這兩次地震是否會誘發其他斷層。酈永剛說,這次地震發生在El Sinoie斷層,該斷層為東南西北走向,東南起點在美墨邊境,向西北一路走來進入洛杉磯盆地,並在科洛納一帶分為東、西兩分支,東部分支向北進入奇諾岡,西部分支便向南進入約巴林達等地,7日、8日兩起地震便屬於該分支斷層。
他說,由於大洛杉磯盆地有幾十條斷層,El Sinoie斷層與貫穿聖蓋博穀地區,過了2000年大震週期的朋地丘(Puente Hills)斷層平行,相關人員也密切監測誘發該斷層7級地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