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大量程序員工作被取代了吧,我現在一個人的PR的代碼量起碼是以前的三倍

用了cursor,GitHub copilot,Codex之後,基本上代碼都是AI生成的,自己提一下需求,最後測試一下。看看周圍的公司,今年基本上已經不招人了。

所有跟帖: 

我的經驗是AI不能取代程序猿 -槍迷球迷- 給 槍迷球迷 發送悄悄話 槍迷球迷 的博客首頁 (327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0:56:02

Google did a test -越王劍- 給 越王劍 發送悄悄話 越王劍 的博客首頁 (144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0:58:49

嗬嗬,穀歌AI自己就不同意 -槍迷球迷- 給 槍迷球迷 發送悄悄話 槍迷球迷 的博客首頁 (5972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02:37

AI也要會用,善於把問題分解成AI可以解決的小問題,而且最近AI編程發展極快,越來越聰明 -丁丁在美洲- 給 丁丁在美洲 發送悄悄話 丁丁在美洲 的博客首頁 (192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02:04

大部分研究就是把不同領域知識鏈接起來,AI超過大部分博士叫獸。除了不能做實驗,理論/計算類的工作以後大部會被AI取代。 -mobius- 給 mobius 發送悄悄話 mobi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07:28

你說的是灌水式的“研究”,真正的研究是創造新的知識 -槍迷球迷- 給 槍迷球迷 發送悄悄話 槍迷球迷 的博客首頁 (328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18:24

知識都是觀測來的,創造的是神學。 -mobius- 給 mobius 發送悄悄話 mobi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20:12

嗬嗬, 觀測結果本身不是知識,基於觀測得出的理論都是創造 -槍迷球迷- 給 槍迷球迷 發送悄悄話 槍迷球迷 的博客首頁 (199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27:42

知識是想象出來的,觀測可能發現問題和驗證,解決問題要想象 -cfbingbuzy001- 給 cfbingbuzy001 發送悄悄話 cfbingbuzy00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45:45

目前的AI寫程序,depend on你給它的描述,功能描述差之毫厘出來的代碼謬之千裏。一時半會還取代不了人 -60MPH- 給 60MPH 發送悄悄話 (27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06:03

但是大大提高了熟練工程師的編程效率,基本上不需要新手了,老手也可以一個人抵兩三個人用 -丁丁在美洲- 給 丁丁在美洲 發送悄悄話 丁丁在美洲 的博客首頁 (111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12:26

-60MPH- 給 60MP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44: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