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可投資資產3000萬”,激起千層浪。一如即往,大多數網友懷疑,也有不少人認可。事情的真相,特別是一個素不相識人的財富,實際和我們無關,爭論當然沒有結果。
感興趣的是一位網友用AI判斷,新思路。至少我知道“騙子”是如何引人上鉤的。AI最後的判斷也很有意思:這人不久就會不經意的提起一個投資機會,然後您一旦開始把錢投進去,騙局就開始了。我稱為“你想高回報利息,他要你本金”。投資騙局最基本,最常見的就是貪利息,輸本金。
為何上當?貪。如何做到不貪,幾乎不可能,貪是共性,褒義詞就是追求高回報率。我現在等待電腦開機時候,都會瞄一眼桌上的牌子:退休保本為主,投資為輔,是為不貪的警告。
感謝投壇網友,也讚歎AI大數據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