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牛兄的質疑不無道理,居士自己也說過,人微言輕,所以要把自己的財務細節暴露出來增加他的文章的可信度,大家才會跟著買定投買VGT。但是:
1. 定投靠的是時間來產生複利。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份(或者夫妻兩分)好工作,生活上盡量節儉,完成原始積累。資金到了一定的平台就是躺著賺錢的。比如10萬刀一年10%就是1萬。1千萬10%就是1百萬。1千萬之後,工作的收入就沒有那麽重要了。居士從來沒有具體說過他家的年收入,而是重點強調定投。本大叔覺得這個有點誤導。
2.定投不是沒有風險,居士力推的VGT,2004年才開始。到2025年這20年間,大跌的年份隻有2008和2022,完美錯過了2000的泡沫。要是再遇到2000年那樣連續3年-30%,那麽跌幅也很可觀。居士非常牛氣,覺得自己能活到90+歲,工作到65歲,直接進入億萬富翁。本大叔覺得這個是天命而不是自己說了算。這個家庭的基因最最重要,不是嗎?
3.財務自由,每個家庭不一樣。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Reddit上麵的FIRE論壇,有比較詳細的介紹。但是本大叔覺得如果單純追求財務,人生到了最後可能就隻剩下錢了。人生的幸福需要love 和被love。而錢是買不來這些的。就像Buffet老人家說的,“You can't buy $x amout of love". 而且本大叔覺得,人一輩子前幾十年最重要的還是學業,事業,給社會做貢獻,追尋人生的purpose和passion。有了好的專業/事業,加上自己的努力,不財務自由都難。不能為了錢而本末倒置。
4.最後重申本大叔的觀點:財務自由的路,最重要的是原始積累,有了原始積累,定投大盤指數是一條較容易的長期實現資產升值的路。但是比較boring,而且要能有楊先生和Buffet的壽命。定投也不是唯一的路。比如段永平就敢於bet big網易,實現百倍的收益。直接進入billionare的行列。如果一味強調我的方法是最好的,本大叔就隻能說這個不是邪教就是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