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戰略上藐視 (長期信心): 相信美國資本市場長期而言具有韌性和增長潛力(“藐視”短期的恐慌和波動)。這支持長期持有優質資產的策略,不被市場短期噪音所動搖。
例子: 盡管短期市場出現回調(如熊市),但對美國整體經濟和優質企業的長期增長保持信心,堅持定投或長期持股。
戰術上重視 (審慎操作): 認真對待每一次具體的投資決策和市場分析(“重視”個股或行業的風險和細節)。這意味著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謹慎的風險管理。
例子: 在買入一隻個股前,仔細研究其財報、行業競爭、管理團隊和估值(重視戰術細節),而不是盲目跟風。設立止損點,控製倉位。
2.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深入研究基本麵: 投資前必須進行徹底的“調查”,即深入分析投資標的(公司、行業或宏觀經濟)。不要基於傳聞或表麵現象進行投資。
例子: 投資科技股時,不僅要看它的股價漲了多少,更要研究它的核心技術優勢、市場份額、未來的盈利增長潛力等“實際情況”,確保自己的“發言權”(投資決策權)基於紮實的信息。
3.“一切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在金融市場中,“群眾”可以理解為市場參與者、分析師觀點、市場情緒等)
集中市場智慧,做出獨立判斷: 首先要“從群眾中來”,即廣泛收集市場信息、專業分析師的報告、投資論壇的討論等(收集分散的、不係統的“群眾”觀點)
係統化和驗證: 接下來需要集中和提煉這些信息,形成自己的係統化、經過驗證的觀點,並轉化為投資行動(“到群眾中去”並付諸實踐)。
例子: 觀察到大量散戶或媒體在追捧某類概念股(如 Meme 股),利用這些信息分析市場情緒。但不盲從,而是通過自己的研究來決定這波熱潮是否有基本麵支撐,最終做出與大眾情緒可能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資決策。
4.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集中投資於高確定性機會: 不要將資金過度分散到平庸的標的中,而應將大部分資金(“優勢兵力”)集中在經過深入研究、具有高增長潛力或高確定性的少數幾個行業或公司上。
例子: 在確定了人工智能(AI)是未來十年美國股市的“主戰場”後,將大部分資金配置給在AI領域具有明顯領先地位和護城河的幾家頭部公司,而不是將資金分散到幾十個平庸的標的上。
5.“在任何過程中,如果存在著許多矛盾,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
識別驅動股價的核心因素: 在分析一個公司或市場時,要找出那個決定其未來走勢的“主要矛盾”。
例子: 對於一家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其“主要矛盾”可能不是當前的營收,而是其某項突破性藥物的臨床試驗結果。對於一家周期性公司,其“主要矛盾”可能是宏觀經濟的利率或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投資策略應圍繞解決或預測這個主要矛盾的走向來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