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務部回應中方宣布針對美對華造船等行業301調查限製措施實施反製
為維護國內相關產業利益,中方有關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等有關規定,對涉及美國旗、美國造、美國公司擁有、參股或經營等美國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上述措施將於10月14日美方針對中國相關船舶征收港口費的措施實施同時正式實施。
2、中國商務部連發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製法》等有關法律法規,10月9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對超硬材料、稀土設備和原輔料、鈥等5種中重稀土、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措施的公告,將於11月8日正式實施
不到48小時,從稀土技術到船舶特別港務費,再到高通公司被立案調查,給人一種感覺,這有點兒像攻堅戰,在最後一刻,火力全開,然後“總攻”開始了……
中國對美貿易戰,突然掀起大反攻了。
一是,中國對高通立案,發起反壟斷調查。高通在手機芯片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幾乎不用說了。除了蘋果、華為以及三星外,全球幾乎其他所有主流手機芯片,都被高通壟斷了。其中,華為、三星也是高通的核心用戶。三星隻是為了高端化,自研了一款“獵戶座”芯片。但“獵戶座”芯片無法取代高通,三星的核心機型還是搭載高通芯片。華為呢?原本也是走“麒麟”與“高通”雙芯片路線。直到被美國製裁後,才放棄高通芯片,被迫轉向了“麒麟”芯片。
比如一台手機賣5000塊,為了獲得高通專利授權,就按整機價格的3%到5%,對高通繳費。這就意味著,每賣一台5000塊的國產手機,高通就要拿走150到250元的專利費。可很多國產手機,單機利潤都沒有100塊錢。最低的時候,平均單機利潤僅幾塊錢,隻能靠互聯網增值服務,來賺取額外的利潤。
二是,中國對稀土出口發起全麵管製了。這種管製有多強大呢?簡單地說就是,全麵照抄美國對華芯片封鎖策略,實施全產業鏈出口管製。
三是,中國對美國船隻授權“進港特別服務費”。隻要是懸掛美國國旗,注冊在美國國籍,或者在美國製造的所有商船,停靠中國港口,都要額外收取進港費。為什麽呢?因為這是一種對等反擊。是特朗普先對中國商船,收取“進港特別服務費”的,中國隻是自衛反擊,對美國實施對等征稅。
中美貿易戰,打到這一刻,是真的攻守易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