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曾經是上海最恐怖的地區,一個人口密度很高的棚戶區(Slum), 上世紀七十年代才通了自來水。 小時候,因為裏麵犯罪率極高,從來不敢踏入那片區域。 記得大學時去過唯一的一次,那家人住2層樓, 卻沒我人高,躬著背進屋子,一層是底下室。 屋內不見陽光,白天看電視不用拉窗簾。
今天氣溫稍微低到30攝氏度,昨天是35攝氏度。 出於好奇,踏入虹鎮老街,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現在除了有大批新蓋的瑞虹公寓住宅,還有了shopping mall月亮灣。
九年前還開啟了更新更大的有18萬平方米的shopping mall太陽宮。
逛了逛太陽宮裏麵的第五、第六層的餐飲層,幾乎家家餐館都爆滿,估計也是因為國慶節日的關係。
離開太陽宮後,繼續向北外灘行走,一路看到已經被搬空了的老舊住宅。可以想象過去窮人的艱難日子。
談到窮人,那天在一家咖啡店裏,看到一位領班一步步地教一位四十左右的大嫂使用咖啡機。 感覺那個大嫂隻有小學文化水準。 突然領班冒出一句“你咖啡機上麵的字都認識嗎?”,我大吃一驚。
就是這部咖啡機
後來與一位餐館老板娘聊天,談起如今還有人不識字。 她說她店裏就有一位來自安徽的,也是四十歲左右的,幹洗碗工作。 老板娘說知道她不識字,在工作群裏發指示後,還得另外單獨給她發語音短信。 那個人也不時拿著收到別人的短信來問,上麵說的是什麽。
一個社會有窮人和富人共存,才有工作的動力,消費者才能得到便利。 就好比美國要是沒了老墨幹活,美國人的生活會是多麽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