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AI,另外一個投資熱點正在出現。隨著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的量產,不用再強詞奪理了,油車已經看到自己的末日。鈉離子電池的成本隻有磷酸鐵鋰電池的十分之一。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用新的國標,穿刺測試做到了“無煙、無火”。同時具備5C超快充能力,僅需5分鍾即可滿足520公裏續航,即使在零下30°C,也能半小時從30%充至80%。其實據說日企和德企都已經取得了相似的進展,但是日企和德企都比較低調,因為他們都是油車大佬,當然不願意自毀長城,他們隻是在悄悄的做技術儲備,如果有一天油車轟然倒下,他們還可以鳳凰涅磐,東山再起。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有病樹沉舟,都有新秀脫穎而出。當年日本的數字相機就把柯達打垮了,LCD革命葬送了Sony,讓三星異軍突起。從投資者的角度,現在似乎又到了一個決定今後幾十年的曆史進程的十字路口。
從更廣的視野上去看,今後十五年世界將會經曆一場技術,工業,經濟,乃至於國家實力的重新洗牌的世紀巨變。中國在取得了釷基熔岩發電的成功後,最近浮出了今後十五年的雄心勃勃的把釷基熔岩發電標準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的計劃。縱觀世界前兩百年的曆史,每次能源革命都給世界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計劃用十五年的時間分三步走,多管齊下,頭五年要建數座示範堆,優化釷的回收和廢料的處理,同時全麵規範化產業化釷的提純,管理過程,規範化產業化發電站設計,運行管理,之後還要進行多次極端事故處置模擬,全麵建成全產業鏈。其重中之重是要花大力氣建立國際合作,目前全球有上千萬人在以化石燃料有關的職業中工作,從探油,采油,運油,煉油到汽車等等,無所不在,新能源的出現對這些現有的工業,集團甚至國家無異於是釜底抽薪,斷了別人的財路,砸了別人的飯碗,所以大家必然群起而攻之,中國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中國現在想拉上一夥人一起幹,逐漸形成一個團夥,一個critial mass,印度出現在了雷達上,印度缺油少氣,但是釷儲量全球第一,印度早已把釷基發電定位今後幾十年印度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這些工程,技術上的革命必然要引起世界財富的重新分配,國家勢力的重新組合,進而造成國家關係,國家集團的重新整合,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希望大家洞察秋毫,把錢袋都賺得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