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在我所接觸的投資圈中,許多投資者傾向於在股市快速上漲時及時鎖定利潤,並將部分獲利資本轉移至房地產市場,作為對股市係統性風險的對衝工具。而在股市進入熊市或波動加劇時,也不乏資金被動撤離股市、流入房地產以尋求避險。無論是主動的資產配置策略,還是出於防禦性目的的被動調整,房地產曆來是對抗通脹和對衝股市波動的重要資產類別。
目前房地產市場處於階段性滯漲狀態,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其一,當前高利率環境持續壓製購房需求與房地產開發投資;其二,AI技術的加速發展對產業崗位構成結構性衝擊,進一步加劇了就業市場的不確定性,進而影響市場信心。這兩大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市場呈現出觀望情緒。
不過,從基本麵來看,當前市場對剛需購房者而言,正處於一個相對理想的買方市場。對於投資者而言,隻要能夠維持正向現金流(positive cash flow),當前同樣存在較好的入場窗口。在大西雅圖地區(Greater Puget Sound Area),優質房源往往在上市一周內即進入“pending”狀態,顯示出強勁的基本麵支撐。
的確,把握進場時間點始終具有挑戰性,無論是“買房買在低點”還是“抄底股市”都極為困難。此外,關於灣灣回家或股市十年周期、房地產十八年周期的預期,仍具一定參考意義。然而需要強調的是,相較於次貸危機時期,如今的金融監管、借貸結構與市場風險敞口已有明顯改善,因此房地產市場出現係統性崩盤、房價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已大幅降低。
展望中長期,隻要利率逐步回落至5%左右,房地產市場有望重新煥發生機。更為關鍵的是,現任總統擁有深厚的房地產從業背景,從其政策邏輯與政治資本角度來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勢必會對其施政成果構成不利影響,因此他大概率不會允許房地產成為其政治生涯的“滑鐵盧”。
在此背景下,若配合未來美聯儲的潛在降息、財政政策邊際寬鬆等宏觀調控工具的適時介入,房地產市場的修複與複蘇具備較強的確定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