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七條對“韭菜”聽起來特別有道理、讓人忍不住點讚轉發,但實際上根本無法有效操作的“投資建議”。每一條都洋溢著“成功學”的味道,表麵上金光閃閃,實則空洞無物,堪稱割韭經典:
1. 不要追漲殺跌,要逢低布局、高位兌現
聽起來像是巴菲特親授,問題是:你怎麽知道哪裏是“低”,哪裏是“高”?
等你覺得是低的時候,它能繼續跌三輪;
你剛兌現“高位”,它還能翻倍讓你懷疑人生。
2. 投資是一場馬拉鬆,考驗的是耐心和定力
聽著好像你在跑波士頓馬拉鬆,但實際上你連起跑線在哪都不知道。
耐心是好事,但在一隻腰斬再腰斬的票上耐心,隻能變成“長期持有廢紙”。
3. 把握大趨勢,不糾結短期波動
這句話牛市、熊市、震蕩市都能說,誰反對誰“短視”。
問題是你連今天尾盤要不要割肉都糾結半天,談什麽“趨勢”?
4. 做好資產配置,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
聽上去簡直理財教科書原文。
但你賬戶上就三萬塊,買五隻股每隻跌15%,你是“均勻地破產”。
5. 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人雲亦雲
然而你的“判斷”是根據昨晚的抖音熱評和今早的雪球熱帖。
你不跟風,但你也沒方向,那叫“隨緣”。
6. 賺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
巴菲特名言,聽起來智慧無比。
可你認知的範圍,就是“昨天漲的今天還能漲”,結果今天就跌停。
7. 真正的高手,賺的是趨勢的錢,不是情緒的錢
高手當然賺趨勢的錢,但韭菜隻看得見K線和新聞標題裏的情緒。
你連個像樣的交易係統都沒有,趨勢隻是“感覺今天會漲”。
這些建議都是“投資雞湯”級別的金句,既能贏得點讚,又能洗腦新一批韭菜入場。它們最大的問題是:說得太對,但根本沒法用,因為它們模糊、抽象、不可量化——聽著像真理,做起來全是謎。
需要我給這些建議配點表情包或者“成功學風格”文案包裝,方便你發朋友圈/社交平台吸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