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xAI聯創Igor Babuschkin官宣離職創業!
在xAI的最後一天,他用一篇長文回顧了2023年初見到埃隆的那天——
我們暢談數小時,探討AI的未來與無限可能。我們都認為,世界需要一家肩負著不同使命的新型AI公司。
xAI又一位聯創官宣離職了!AlphaStar之父Igor Babuschkin發長文告別,回憶曾帶隊爆肝120天造出全球最強超算,老馬親自下場致謝:沒有你就沒有xAI的今天。
剛剛,xAI聯創Igor Babuschkin官宣離職創業!
在xAI的最後一天,他用一篇長文回顧了2023年初見到埃隆的那天——
我們暢談數小時,探討AI的未來與無限可能。我們都認為,世界需要一家肩負著不同使命的新型AI公司。
另一位聯創Toby Pohlen,則盤點了他們那些曆曆在目的難忘瞬間:
-
剛來第一天,就直接飛去奧斯汀;
-
為了搞出Grok-1,大家一起玩命衝刺;
-
一天之內,瘋狂審核了整整一萬五千份申請;
-
還有那個跟Kyle和Lilly一起在酒莊的周日,上線了Grok-1的開源網站和代碼庫……
「非常感謝你在2023年初的時候打電話邀請我上船,對此,我將永遠心存感激。」
Igor Babuschkin本人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他在xAI期間參與了哪些核心貢獻?
在創辦xAI之前,Igor曾在穀歌DeepMind任高級研發工程師。
在職期間,他主導了AlphaStar項目,一款開發用於「星際爭霸」的AI係統,通過強化學習訓練,最終擊敗了人類選手,實現了Grandmaster級對戰水平。
他還參與了WaveNet語音係統開發,顯著提升了語音合成的自然度與質量。在穀歌任職兩年後,Igor加入了OpenAI,曾參與了GPT-4等ChatGPT背後核心技術的研發,隨後又轉戰回到穀歌。
Igor在穀歌DeepMind和OpenAI的工作經曆,讓其具備了豐富的深度學習和架構設計的經驗。
他本身還有物理學的強大背景,曾在Large Hadron Collider工作,後處於對大模型與AI熱情轉而投身這一領域。根據個人信息資料顯示,他曾獲得了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在xAI期間,Igor主導了孟菲斯超級計算集群——Colossus的構建,為Grok大規模訓練提供了支撐。
此外,在模型方麵,他還領導支持了Grok從初代到多版本迭代的研發,如今Grok 4已經成為能與Gemini 2.5、GPT-5叫板的頂尖模型。
Grok 4發布會上,老馬曾預告,未來幾個月上新計劃。
接下來,xAI未來更多曆史性發布,再次少了關鍵一員。
打造能夠推動人類進步的AI,是我一生的夢想。
蘇聯解體後,我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們尋求更好的生活,離開了俄羅斯聯邦。
作為移民,生活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但盡管曆經艱辛,父母始終堅信人類價值觀的無價:勇氣、同理心,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孩提時代,我無比崇拜理查德·費曼和馬克斯·普朗克這樣的科學家,他們為理解宇宙而不斷拓展物理學的邊界。
作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一名粒子物理學博士生,我曾為能投身這一使命而激動不已。
然而,探尋新物理學的道路愈發艱難,對撞機越來越龐大,新發現卻寥寥無幾。
於是我開始思索,解開宇宙奧秘的關鍵,或許不是更大的對撞機,而是超級智能。
AI能否發展出統一的量子引力理論?AI能否證明黎曼猜想?
到2023年初,我已然確信,我們正接近創造超級智能的秘訣。
我預感到大勢所趨:很快,AI的推理能力就將超越人類。但我們如何確保這項技術向善而行?
Elon多年來一直警示強大AI的風險。我和Elon意識到,我們對利用AI造福人類抱有共同的願景。
因此,我們招募了更多誌同道合的工程師,啟程創建了xAI。
xAI的初創時期充滿挑戰。
有人唱反調,說我們入局太晚,從零打造一家頂級AI公司是天方夜譚。但我們堅信,我們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從零到一需要大量的親力親為:
-
起初,我搭建了公司內部用來啟動和管理訓練任務的許多基礎工具。
-
後來,我又負責起了公司的大部分工程項目,包括基礎設施、產品和應用AI。
xAI的每個人都懷有極大的熱忱。我們的團隊嘔心瀝血,以驚人的速度建成了孟菲斯超級計算集群,並以史上最快的速度交付了前沿模型。
我從Elon身上學到了兩條寶貴的經驗:
-
第一,要勇於「擼起袖子」親自動手解決技術難題;
-
第二,要有近乎瘋狂的緊迫感。
xAI的執行速度快到離譜。
行業裏的資深人士都說,在120天內建成孟菲斯超算集群絕無可能。但我們堅信,我們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我們的目標是盡快讓訓練設施在孟菲斯集群上全規模運行。
在120天期限將至時,我們被各種機器間的RDMA通信問題困擾。於是,Elon決定親自飛往數據中心,我們緊隨其後。
我們的基礎設施團隊半夜抵達孟菲斯,隨即投入工作。
在逐行排查了數萬行lspci輸出後,我們終於定位到了一個錯誤的BIOS設置——這正是問題的根源。
Elon一直陪著我們工作到深夜。當訓練任務最終成功運行時,埃隆在「淩晨4:20」發帖宣告了我們的勝利,引得我們放聲大笑。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夜晚腎上腺素飆升的興奮,以及那種我們所有人同舟共濟、休戚與共的情感紐帶。當我們上床休息時,我們感覺自己正活在一生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我深愛著xAI這個大家庭裏的每一個人。
我們的團隊是如此特別——你們是我共事過最專注、最敬業的夥伴。能如此迅速地追趕至行業前沿,實屬不易。
這一切都歸功於每一位成員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團隊精神。
感謝每一位與我並肩踏上這段征程的人。你們的貢獻、時間與犧牲,都無比珍貴,我謹在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會永遠銘記我們一同奮鬥到深夜、挑燈夜戰的日日夜夜。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付出與犧牲。
今天,當我驅車離開時,感覺自己就像一位驕傲的家長,目送孩子奔赴大學後,緩緩駛離。我的內心百感交集,既有喜悅的淚水,也為公司的成長與成熟由衷喝彩。
在開啟人生新篇章之際,我常常從父母為了給後代尋求更美好世界而移民的故事中獲得鼓舞。
最近,我與未來生命研究所的創始人Max Tegmark共進晚餐。他給我看了他小兒子的照片,問我:「我們該如何安全地發展AI,才能確保我們的孩子能茁壯成長?」他的問題深深觸動了我。
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曾擔任DeepMind Alphastar星際爭霸智能體的技術負責人,親眼見證了強化學習在Scaling後的強大力量。
隨著前沿模型在更長的時間維度和更廣的任務範圍上變得越來越具有「智能體」的特性,它們將擁有愈發強大的能力。而這,也使得研究和推動AI安全變得至關重要。
我希望繼續我的使命,致力於創造對人類安全且有益的AI。
在此,我宣布成立Babuschkin Ventures,用以支持AI安全研究,並投資那些推動人類進步、解開宇宙之謎的AI及AI智能體係統的初創公司。
奇點將至,但人類的未來一片光明!
2023年7月13日,馬斯克高調官宣xAI新公司成立,以探索宇宙本質為終極目標,打造一個能夠理解宇宙的超級AI。
當時,公開主頁顯示,新公司的團隊陣容超豪華。
不僅有穀歌DeepMind、微軟老牌巨頭的大牛,還拉來OpenAI頂尖實驗的研究人員。關鍵是,這批成員中,1/3比例都是華人。Igor Babuschkin本人排在了馬斯克之後,足見其重要性。
去年,xAI聯創Kyle Kosic離職後,重返OpenAI。今年5月,另一位聯創Christian Szegedy離職後,加入了一家Morph Labs初創公司。
加上Igor,原始12人初創團隊,如今剩下了9人,華人學者占比超1/5。
Igor長文下,一大波xAI員工與他告別,向他以往的貢獻致敬。